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潇湘”意象群,包括潇湘、湘妃、斑竹、屈原、贾谊、渔父、桃花源等意象,这些词汇都潜藏着一种内涵,抒发着一种情感。结合文学史上的部分诗歌,分析"潇湘"意象群的内涵,对理解中国文学特别是潇湘文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在今传最古老的经典<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等六大系文献中.在西汉时期汇编的<列女传>中,湘妃故事被列在105篇传记的首位,称为"元始二妃",在发生的时间和编载的时间上都是最早的.从最初的记录开始,湘妃故事就包含曲折复杂的多层情节,具有明显的爱情因素,视为两性关系的正面典范,在中国文化中占据正统的重要地位.文章在对潇湘意象试作界定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相关问卷并对答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潇湘"作为审美意象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历史相当久远。至唐宋时期,"潇湘"意象出现于传奇之中。一方面,湘城与帝都作为两种对立的文化符号在作品结构中起到了转换叙事地点的作用;与此同时,湘女与帝都才子的爱情传奇更构成了故事的主干情节;而大量的湘景描写则为浪漫爱情营造了神秘凄幽的叙事氛围。它们共同构成了"潇湘"意象的丰富内涵,为唐宋传奇增添了幽渺凄婉的一脉,并对中国和汉字文化圈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呜呼!三千年来,以一古老神话而演绎成哀艳悱恻之文化意象,进而印记湖湘,流传华夏者,其惟二妃故事乎?夫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寻赴,捐乎秋水之波,泪洒斑竹,瑟鼓湘灵.<尚书>、<山海经>等典籍言之凿凿,宜乎千秋怅望矣.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的"霸蛮"、"火辣"特征互补结构,有一种灵泛、灵动、灵性的文化基因。表现为船山美学在审美生存态度上的"灵泛适性美";审美观照活动中的"灵动洒脱美";审美意象创造时的"灵性潇湘美"现象。  相似文献   

8.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典籍中关于舜帝葬于九嶷以及二妃寻夫的记载为湘南的永州地区提供了丰富的传说资源,此地与舜和二妃相关的遗迹可分为:祠庙(舜帝殿、潇湘庙、夔龙庙);山川(舜岩、舜水河、娥皇女英峰);陵墓(舜陵)等几类。2009年9月5日至8日,作者随陈泳超导师在永州市区及祁阳、蓝山、宁远三县对舜文化相关遗迹进行了初步调查,不仅访查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更加深刻地感知到永州地区舜文化底蕴的丰厚。札记乃据每日笔记写就,旨在记录材料,整理线索,稍后当进一步网罗资料,与方志、碑记相互参照阐发,并另属文。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雨"作为一个具体的意象,往往被诗人赋予多种多样且浓郁的情感,因此"雨"意象具有多样性。根据诗人所赋予"雨"的主观情感,将"雨"意象分为喜雨、愁雨两类,并进一步探讨"雨"的意象群,分析"雨"及其意象群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萧祥是符合解放区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一个党员典型,是一个完美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萧祥却远离"浑圆",接近"扁形",呈现出"静""硬""同"的审美特征。"党的代言人"萧祥是"作为一种民族战争、革命战争的文艺形态"延安文学的产儿。  相似文献   

12.
蒋三立是一位潇湘诗人,在中国诗坛上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作家。二十余年来,他相继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刊物上推出数百首高水准的诗歌作品,并连续十余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选本。蒋三立的诗歌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和心灵的坚守,充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有一种浓厚的忧患意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追求,通过新奇的语言,传情达韵,可称为情、志、美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困难很大,电影却越拍越好。潇湘电影制片厂最近几年的发展是比较好的,经验是:艰苦创业,盘活资源,坚持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生产具有浓郁湖湘文化特色的影视艺术佳作。电影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困难很大,电影却越拍越好。潇湘电影制片厂最近几年的发展是比较好的,经验是:艰苦创业,盘活资源,坚持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化优势,生产具有浓郁湖湘化特色的影视艺术佳作。电影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5.
Boudoir Lament is regarded as a distinctive subgenr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This essay argues that some of Dickinson's poems are replete with the sensi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Boudoir Lament poetry.The Boudoir Lament resonance of her poetry,along with her seclusion and love story,activate Chinese readers' cultural memory to re-imagine her and re-mold her image with the Chinese flavor.Rewriting Dickinson in the way of Boudoir Lament is interwoven with the contemporary reconfirmation and reexamination of...  相似文献   

16.
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审美意象,“水-爱情”的书写模式更是值得关注的。文章以《诗经》中的爱情诗为例,分析了水成为审美意象的成因,并探寻了水与爱情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墙"作为一个意象出现在中国古典戏剧中,它的涵义已超过纯粹意义上的地理空间的内蕴,而是作为阻隔与约束的象征包含深厚的文化意蕴,成为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一道障碍,对他们的自我个性及命运产生了很大影响。逾墙相从,翻墙私奔成为打破封建礼教,追求健全人格,实现个性解放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关雎》的主旨都离不开婚恋这个主题。《关雎》全景描述了"君子"与"淑女"的婚恋过程,树立了一种"中国式"的婚恋理想。这种婚恋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对于完美婚姻的愿望,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鱼"的生殖意义,"水"的婚恋意义,使本就不分的"鱼水"意象与女性、爱情紧密联系起来,这在侗族情歌中表现尤为突出。侗族情歌中"鱼水"意象是侗族社会自然环境、时代环境、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思想倾向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20.
南宋遗民词人“清”、“空”的隐居生活环境造成了创作主体心境的“清”、“空”,山林云水之境使创作主体的心境也类似于道家隐逸之士,这种心境上的清空闲适,很容易接受道家隐逸哲学思想的影响,从而刺激他们选择了清闲幽静的意象,构造出其词清新空灵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