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央视的《东方时空》和《共同关注》两档节目,通过对节目内容设计、编排方式、画面配置、主持人风格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改版后《东方时空》和《共同关注》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2.
杨余泓 《新闻世界》2004,(9):18-19,25
2003年9月、国内媒体爆出一条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元老级人物、《焦点访谈》栏日主持人方宏进,将离开央视加盟上海东方卫视。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十年央视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该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柴静曾担任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主持人。2001年,加盟中央电视台,陆续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及出镜记者;2011年,央视生涯的第十个年头,参与创立专题栏目《看见》,并担任主持人。十年  相似文献   

4.
主题:关于主持人研究整理:王学锋朱光烈(《现代传播》副主编):《南巡谈话》之后主持人节目发展很快。《东方时空》的出现使中国主持人节目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鲜经验,特别是《东方时空》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另一方面,由于一下子冒出了很多主持人,难免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5.
《东方时空》从问世以来几经改版,对于“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这样的赞誉央视人没有沾沾自喜,他们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又进行了改版,虽然改版后毁誉参半,然而作为央视走频道专业化之路的改革先行军,《东方时空》所体现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27日将为中国电视留下一道印痕:酝酿已久的新版《东方时空》从6:00开始播出。如同一艘电视航空母舰,这个长达150分钟的电视栏目一出港就激起浪花、旋涡与议论。新型传播方式轻松活泼却不自然《东方时空》主持人的记者身份和严肃深沉曾经是标志性形象,而新版《东方时空》主持人却笑吟吟地开始和观众“共同开启全新的一天”,并且开始正式主持之前两人还在窃窃私语。也许是为了“轻松活泼”,《早新闻》的总主持人和两个分主持人也是边聊边报。《传媒链接》中四个主持人围坐一桌,你一言我一语“我这儿有个什么新…  相似文献   

7.
《东方时空》的幕后新闻王谨1月2O日,正值星期六。这天从上午9点开始,京城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顺着北京展览馆前“脚印”标志的引导,走进《东方时空》“观众日”联欢现场,同《东方时空》主持人、制片人、编导、记者一起,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纪念《东方时空》开...  相似文献   

8.
点评是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点评的内容,是主持人对新闻价值的准确把握,是主持人对社会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也是主持人语言个性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点评,重在“点”上,不能层层展开,而是三言两语,点到为是,精辟、到位。如央视《东方时空》原四位主持人——敬一丹、方宏进、水均益、白岩松,作为中国新闻评  相似文献   

9.
早间读报节目的勃兴,各地民生新闻的火爆,给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东方时空》的改版并移师晚间是央视针对目标观众调整传播内容,应对收视市场整合播出时段以形成合力,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白岩松直面“东方之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28岁的青年正逐渐为全国电视听众所熟悉并接受,他就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总主持人白岩松。白岩松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先是在《中国广播报》担任编辑,1993年入选为刚开播不久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3年多时间.白岩松以其严谨而充满理性,恬淡而蕴含挑战的主持风格把全国各地各界的精英介绍给了广大观众。《东方时空》也因此名扬海内,一句“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口碑语。主持艺术:准确定位,正视名人,打有准备之仗。《东方之子》是《东方时空》节目的重头戏,它要…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9月1日,开播近十二年的《东方时空》进行第四次改版。从曾经改变中国人收视习惯的早间播出,大胆地调至晚间18:14,即在《新闻联播》播出前首播。与央视一套高收视率栏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共同打造晚间黄金收视的第一战场。此次大调整不仅显示了《东方时空》在央视乃至我国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地位,更体现了央视对《东方时空》寄予厚望。期待曾经带动我国电视改革,每每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创新的《东方时空》,再次引领电视新闻界创新活力的再生。  相似文献   

12.
梁波 《声屏世界》2006,(3):31-32
早间读报节目的勃兴,各地民生新闻的火爆,给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东方时空》的改版并移师晚间是映视针对目标观众调整传播内容,应对收视市场整合播出时段以形成合力,达成最佳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编按]  相似文献   

13.
《东方时空》改版了。从这次改版的酝酿时间之长,前期策划之精,不难看出央视对其寄予的厚望。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已播出一月有余,观众对其评价如何呢?去年12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一篇“《东方时空》:请观众耐心”的文章,透出了些许制作方的失落和观众的不满。然而,在越来越多的频道开办了自己的早间新闻节目,各种媒体纷纷争抢早间市场的今天,观众凭什么要耐心地去适应一个栏目呢?《东方时空》该以怎样的面貌去直面激烈的竞争?本文试图以新版《东方时空》为例,探讨电视早间新闻节目的创办规律。 一、《东方时空》的发展 从…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创办人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认为,央视以1993年《东方时空》开播为标志,开始扭转新闻节目语态,即从传统的新华体转向中新体。  相似文献   

15.
曾鸿 《视听界》2001,(3):14-15
《东方时空》改版了。从这次改版的酝酿时间之长,前期策划之精,不难看出央视对其寄予的厚望。如今,改版后的《东方时空》观众对其评价如何呢?去年12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一篇“《东方时空》:请观众耐心”的文章,透出了些许制作方的失落和观众的不  相似文献   

16.
杨洪 《声屏世界》2003,(10):40-41
我国电视媒介的电视节目衍生产品开发滞后电视节目衍生产品就是从电视节目中派生出来的产品。在当前,电视节目衍生产品随处可见,如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组根据《新闻调查》节目编辑而成的书籍《调查中国》;《东方时空》栏目组根据《东方时空》的采访经历而汇编成册的书籍《焦点外的时空》;还有凤凰卫视和现代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凤凰卫视栏目一主持人介绍丛书《现代·凤凰丛书》等等,这些由电视节目派生而来的产品就叫电视节目衍生产品。目前,我国电视媒介在电视节目衍生产品(以下简称电视衍生品)开发中取得辉煌成绩的还不多,常见的也就是几本…  相似文献   

17.
杨鹏 《新闻界》2001,(3):54-54
2000年11年27日,新版电视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早间时段强力推出。同已播放7年多的旧版《东方时空》相比,新版本无论是从播出时间到栏目设置,还是从主持人到制作、播出方式,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在保持原有优势的情况下有不少大胆的创新。这里,笔者拟就新版《东方时空》作简要的评析。历次全国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早晨远非黄金时段,然而这次《东方时空》改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却是这一早间节目由原来的40分钟增加到150分钟,在中央电视台全天节目构成中的份量显著增强。这一步,相较于《东方时空》初次开播之际…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9月1日起央视老牌栏目《东方时空》的播出时间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始进入晚间.并与《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共同构筑晚间强势新闻时段。这不但标志着央视一套节目编排模式上的重大调整.同时也预示着在不断新变中寻求超越的《东方时空》的重新定位与再次变革.作为国内第一个对节目创作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的新闻杂志栏目.  相似文献   

19.
正1987年元旦,广东省在内地电视台中率先开办了早晨新闻和早晨节目,这比央视1993年开办《东方时空》早了6年。早晨节目采用主持人在演播室直播为主的播出方式,突破了过去专题节目事先录制的模式,从而给受众以耳目一新之感。随着《东方时空》提出"让中国电视观众每天早晨一起来就想打开电视机,让中国人一睁开眼就迅速兴奋起来"的电视理念的备受推崇,其他地方台也相继开办早间新闻节目。作为首批"吃螃蟹"的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的早间新闻节目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  相似文献   

20.
看了1月7日(星期天)央视《东方时空》题为《祝福》的“直播现场”节目,使我大为失望与遗憾,甚至禁不住由衷谅讶与气恨:不知这个“祝福”节目的策划人、编导人、主持人及全体制作者,究竞在新世纪的头个“直播现场”要“弘扬”什么?“祝福”什么?我想,任何媒体尤其是中央的电视媒体,在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计划付诸实施的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