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存在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而文化的不平等关系使平衡的对话根本无法实现。以”陌生化”理论为切入点,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研究认为: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杂合”的必然,文化“杂合”具有抵抗强势文化的积极意义。杂合的译文有利于实现弱势文化的非边缘化和多元共存互补的文化全球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交点就是权力关系问题,基于这种权力关系的差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这种行为中是不平等的,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交锋,胜负关系显而易见。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文化翻译策略,解构翻译中的"文化霸权"行为,搭建后殖民语境下合理化翻译的平台,以便使"失语"的异质文化在与强势文化交往中发声。本文在论述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的基础上,研究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如何合理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黄燕 《文教资料》2009,(28):55-56
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关系与交流。本文旨在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观察分析译者在归化与译化选择方面的文化与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星 《海外英语》2015,(3):136-137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后殖民翻译研究指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平等。该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弱势文化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如何在强势文化的高压之下谋求自身的生存提出建议。指出弱势文化应当在抵制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后殖民翻译研究指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平等。该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弱势文化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如何在强势文化的高压之下谋求自身的生存提出建议。指出弱势文化应当在抵制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6.
赵秀清 《考试周刊》2011,(39):35-37
近年来,翻译研究领域后殖民主义思潮兴起后,许多翻译理论家开始关注和重视隐藏在翻译文本中的权力差异和历史语境,着手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殖民主义霸权之间的关系等热点问题。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对外展示自我的窗口,可是长期以来,处于文化弱势地位的东方只是透过窗口去欣赏西方文化,而自我的展示却处处受制于人。而作为翻译学和社会学等其他人文学科跨学科结合的后殖民翻译研究为此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本土化翻译吸取归化和异化之长,使"他者"文化和本土文化得以和谐共存,为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平等交流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7.
当代翻译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受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辜鸿铭作为东学西传的代表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在将中国经典古籍英译时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源于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的巨大压力。当今作为传播中国文化主体的中国译者在中学西译中,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语境,应采取适度异化的翻译策略,体现中国文本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与强势文化的对话中喊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对少数族裔者的客体他者化现象以及他者化主体自身为寻求主流精神归属的种种模仿行为,可以揭示隐匿在美国文化深层的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为理论视角,以西方译者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和东方译者翻译的西方小说《天路历程》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翻译中的宗教文化差异.分析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处理宗教文化差异时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背后反映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0.
雷祖威的短篇小说集《爱的痛苦》通过观察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撞,揭示出华裔青年内化强势文化(白人文化)后与仍坚守弱势文化(中国文化)的老年一代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从而刻画出处于美国边缘文化的华裔的种种心态。文章在分析指出其所反映的异质文化的冲突与痛苦这一主题后,对其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强调指出:不同文化间的对立和冲突必然将会走向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11.
在《爱米莉,爪哇,1904》中,殖民模仿出现逆转现象,殖民者不再是被殖民者模仿的对象.一些殖民者甚至渐渐放弃自己的原有身份,模仿被殖民者的行为方式,甚至进入他们的文化环境,从此不再返回自己的家园和故国.这种逆转现象显示殖民地的潜藏文化价值,促使人们反思西方的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2.
温旎 《海外英语》2014,(13):188-189
当代非洲文学面临着选择的困境,一是恢复前殖民地时期的非洲本土文化与社会形态,一是模仿殖民者所代表的欧洲文化。作为弱势民族同强势民族文化碰撞下的结晶,非洲英语文学既代表着非洲传统,又反映了外来的欧洲文化,表现了后殖民语境下非洲作家寻根与流放相交织的矛盾心理。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研究者对非洲英语文学的关注通常多在南非,东、西非英语文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寻。该文试图梳理东、西非英语文学的发展脉络,以探讨它们各自的概貌、特点、继承与影响、文化属性和创作表征等。  相似文献   

13.
身份政治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核心议题.萨义德揭示了西方强势的学术、文化和文学建构“东方”身份的策略,斯皮瓦克发掘出“底层人”身份,霍米巴巴从“杂交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殖民者、被殖民者、民族以及散居族裔的文化身份问题,由此说明,后殖民主义文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批判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政策活动中,政策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往往面临许多矛盾和冲突,如结构与功能的矛盾、价值与事实的矛盾、强势与弱势的矛盾、利益与代价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冲突导致形成了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主要价值问题,如政策选择的模式、政策决策的尺度、弱势补偿、政策代价等.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教育政策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世界文化潮流.反之,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要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由弱势文化系统向强势的优秀文化系统转型,做到从心理上摆脱弱国心态和从行动上推行中华文化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7.
程张根  曹琳 《考试周刊》2011,(23):106-107
语言模因依据传播方式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传播过程中形成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本文探讨了模因论启发下的外贸英语函电写作,指出"阅读、背诵、模仿"是提高函电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模仿的对象应选择强势模因,才能做到输出的语言简明、地道且专业。  相似文献   

18.
“山寨文化”的心态层面作为“山寨文化”的核心折射出主体行为者乃至当前大众的社会心理、审美取向、个性彰显等,契舍了人们的心理诉求.文章主要从需要、动机和模仿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山寨文化”出现并流行的心理诉求.文章主要从需要、动机、模仿和集体无意识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山寨文化”出现并流行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9.
陈晓静 《文教资料》2011,(18):70-71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几个时期华夏古乐与外族外域音乐的传播与交流的研究,分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碰撞的结果,即强势文化吸收弱势文化.并消化据为己有;而弱势文化一方随着强势文化的传入逐渐被同化.甚至成为附庸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亡,或是作为边缘文化默默存在。  相似文献   

20.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的强势版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方式,而其修正后的弱势版认为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思维模式,提出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