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代报人邵飘萍是浙江东阳人,他的报人生涯发端于杭州,从创办《京报》至以身殉职的8年是他战斗的报人生涯的辉煌时期。他为党的新闻事业洒尽了自已的热血,留给我们后人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邵飘萍的新闻活动,是从当业余通讯员开始的。他早年在杭州的浙江高等学堂求学时就向上海的《申  相似文献   

2.
汤修慧(1890—1986),五四时期著名女报人,也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多见的女性报业经营者,后期《京报》社长。她原籍江苏吴县,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06年与邵飘萍结婚后开始协助邵飘萍办报。1916年邵飘萍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汤修慧负责所有内勤编辑和发稿事宜。1918年10月5日,《京报》创刊,她负责该报的出版发行等业务,成为邵飘萍事业上的得力助手。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以“宣传赤化”罪名被奉系军阀逮捕杀害,《京报》被迫停刊。汤修慧继承夫志,于两年后恢复《京报》出版。汤…  相似文献   

3.
程力沛 《编辑之友》2011,(9):123-125
一邵飘萍的生平及其新闻实践邵飘萍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名为振青,字飘萍,笔名有阿平、素昧平生,1888年10月生于浙江金华。l3岁中秀才,17岁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并开始给《申报》写稿。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为  相似文献   

4.
王治国 《青年记者》2017,(23):124-125
邵飘萍,生于1886年,原名镜清,飘萍是他的笔名,浙江东阳人.1912年,邵飘萍在《汉民日报》经理杭辛斋的邀请下,加入了《汉民日报》,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后来,邵飘萍逐渐倾向于革命,于1925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以“宣传赤化”的罪名被张作霖杀害. 本文按照影响客体、影响主体勾勒出邵飘萍的社交圈,并分析作为报人的邵飘萍受到了哪些人的影响,又影响了哪些人,在此基础上总结邵飘萍对新闻事业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926年4年26日凌晨,誉满京华的名记者邵飘萍,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了。人们痛惜、愤怒。腐败黑暗的旧中国,有几个象他这样的“全能记者”?他办过很有影响的通讯社和报纸,采、写、编、广告、管理都十分出色;他对外国新闻事业也有较多的了解,担任过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的顾问;他又是中国最早从事新闻教育的少数人之一,他写的《新闻材料采访法》是第一部中国人写的采访学的著作。曾有半年的时间听过邵飘萍讲课的青年毛泽东,赞扬他是“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全国解放后不久,邵飘萍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县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新闻救国——青年时期即立青云之志  相似文献   

6.
浙江一向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1886年,在这片土地上又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一生追求新闻事业,追求民主自由,追求大众梦想,他就是邵飘萍。"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 ——邵飘萍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名振青。自幼聪颖的他,14岁便考中秀才,19岁考入浙江高等学堂读书。在这期间,邵飘萍第一次接触到了新闻事业,开始给上海《申报》写通讯。1908年毕业后,回到他成长的地方——金华任中学教师。同时继续担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教书育人曾是邵飘萍的理想,但是随着他对新闻事业的了解,他发现从事新闻工作,做一个为大众鼓与呼的记者才是自己最向往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来的先驱——邵飘萍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11月中旬在他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市举行。 邵瓢萍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由中国记协、浙江省记协和金华市记协共同发起,中共金华市委、市政府主办。 邵飘萍生于1886年,1921年始在杭州主编《汉民日报》,不久任上海《申报》驻京记者,后在京创办《京报》。邵飘萍思  相似文献   

8.
"飘萍一枝笔,抵过十万军",冯玉祥对邵飘萍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北洋军阀时期的报人中,邵飘萍的确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他一生从事新闻事业,屡有建树.尤以"敢言"名于时,不畏强暴,为弱者吐不平之气,虽多次遭受风险,直至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也在所不惜.他追求进步,称得上是一个正直的、有正义感的、能代表一代报人风貌的卓绝之士.(一)邵飘萍,原名邵振青,飘萍是笔名.一八八四年十一月一日生于浙江金华(原籍东阳).父亲是清末廪生,以教私塾为业,他幼时颇受父亲的影响,喜爱读书,十四岁中了秀才.后来,他受了戊戌维新思想宣传的影响,不再热衷于科举,抛弃了"子曰诗云"一套,改而攻读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9.
邵飘萍是一个集新闻记、新闻学和新闻教育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新闻奇才。191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邵飘萍在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并开讲新闻采访课。同时,他还在北京平民大学、北京政法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当时在北大聆听邵飘萍讲课的  相似文献   

10.
邵飘萍是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报人,是反帝反军阀的英勇新闻战士。他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占据一席地位,因此,对介绍他的生平以及新闻实践的文章中的遗误之处,进行考证与补遗,使研究工作在史料确凿的基础上进行,是十分必要的。一、邵飘萍的“北京新闻编译社”何年创办?是北京第一家通讯社吗? 1924年3月,邵飘萍在《东方杂志》21卷6号上发表的文章《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写道:“乃于民国七年创办新闻编译社于北京,是为我国人北京有通信社之始。”而在同年6月出版的《新闻学总论》一书中,邵飘萍又否认前说,讲新闻编译社创办于“五年七月”,是“为华人自办通信社之创始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2005,(5):33-33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邵飘萍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杭州光复,与民主人士杭辛斋共同筹办《汉民日报》。他从此进入新闻界,开始了他15年的终身报业生涯。1915年,因发表了著名的反袁时评《预吊登极》而被捕。出狱后只得到日本暂避,在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新闻学者邵飘萍的铜像,由中宣部新闻局、全国记协、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二十六个机关团体和新闻单位发起,金华日报社承办,经过近一年的紧张设计和施工,于1986年7月1日在他的家乡金华市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作为一个报人,邵飘萍(那时叫邵振青)最值得我们肯定的就是他敏锐的洞察力,这一点,他初登新闻舞台就显示出来了。1911年12月18日,他在杭州《汉民日报》驳斥严复所谓"人民程度未至,不适于共和"的国情论。  相似文献   

14.
邵飘萍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著名的进步报人.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锻炼出了非凡的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炼出了一手过硬的采访本领。他在任《汉民日报》主编、《申报》驻京特派员、代理《甲寅》馆务、《京报》社长兼总编辑期间,曾采访发布了许多引起全社会关注,轰动一时的内幕新闻,人们称他是采访独家新闻的大家。邵飘萍认为,新闻记者要密切注视时局的风云变化,作到“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时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随时捕捉重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邵飘萍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1926年,因发表文章揭露张作霖统治的种种黑暗而被杀害. 可以说,“风骨”是邵飘萍的一个标签.1918年10月5日,《京报》创刊,邵飘萍在编辑室写下“铁肩辣手”,勉励同仁“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学会里,我认识了一些同学……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1926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 这是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的毛泽东同志对以"铁肩辣手"著称的名记者邵飘萍的回忆。后来证明,邵当时是中共地下党员、烈士,而不是自由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不了解邵已入党。 邵飘萍为革命献身,为革命开拓报业,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7.
朱世培  沈颖 《新闻世界》2011,(7):149-150
邵飘萍,民国初年著名记者,早年曾经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独资创办影响颇大的《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后人公认的"新闻全才"。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势力,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鉴于目前新闻界和史学界关于邵飘萍的办报实践和办报思想研究得较多,本文从邵飘萍与几位名人的交往这个切入点来分析他的交往与办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邵飘萍是中国报界先驱,曾被毛泽东称为"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全才。他曾任编辑、记者、社长、讲师,《汉民日报》《时报》《时事新报》的主笔,他的文章辛辣、一针见血,使北洋军阀闻风丧胆,而冯玉祥将军则称赞他:"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邵飘萍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者之一。1918年10月,他与留学日本的同学潘公弼一起创办《京报》,自任  相似文献   

19.
江坪  丁锡满 《新闻实践》2011,(10):31-33
今年8月6日,是林白水就义85周年。我们敬仰林白水,一是因为林白水是民主革命斗士,中国报界先驱。他大胆揭露反动军阀,呼唤民众革命意识,不惜以身殉报。这样一身正气、大义凛然、血荐轩辕的前辈报人,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骄傲,值得我们敬仰。二是同我们浙江关系密切。林白水走上新闻从业之路是从创办《杭州白话报》开始的,他同我们浙江的邵飘萍齐名,同样被军阀杀害,可以说是“萍水相逢”。林白水又在杭州创办新学,惠及浙江。  相似文献   

20.
知识与趣味     
我国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新闻编译社成立于1918年7月。它的创办人是邵飘萍。当时正是军阀混战时期,邵飘萍由沪来京任《申报》驻京特派员,当时国内报纸主要采用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通讯社所发的新闻,往往颠倒是非,难辨真伪,使群众受其愚弄。于是邵飘萍在北京南城的珠巢街自办了一个很小的通讯社。取名新闻编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