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讽与悖论——张天翼小说讽刺艺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英美新批评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反讽与悖论的本质作用是制造"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所以也可借用来分析张天翼的讽刺小说。张天翼善于选择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他笔下四类讽刺对象的思想实质和精神面貌,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反讽和悖论,由此产生的场景反讽、情节反讽、叙事者悖论和悖论式语言情境成就了张天翼小说独特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2.
反讽是文学创作者表达思想的必须途径。多丽丝·莱辛在《好人恐怖分子》中对人类生存的现状及未来做出了寓言式的解读。同时,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充满矛盾和讽刺意味的母性,也是莱辛对女性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3.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赞美沉默》是一部采用第一人称外视角进行叙述的小说,它以无名叙述者的讲述勾勒了非洲流散者在英国的生存状况,其讲述中包含了大量的讽刺话语。在讽刺的呈现方式上,叙述者通过言语反讽对英国文明进行嘲讽,并运用情境反讽和戏剧反讽,显示了爱玛话语的功能障碍与疏漏;叙述者也对刻板印象及帝国叙事进行戏仿,揭示其虚假本质;同时,叙述者既以悖论语言获得文本的讽刺效果,又在历史维度展现了悖谬特征。这三种技巧在运用的过程中相互交织,隐含着叙述者与英国社会在文明与话语上的疏离。在含蓄的戏谑背后,蕴藏着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透过其精湛的讽刺艺术,可以窥见这部小说中古尔纳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何朝辉 《文教资料》2010,(11):29-31
当代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叙事基调是反讽的,它的叙事中充满了“创造性的讽刺意识”。在小说中作者将词语反讽、情景反讽(戏剧反讽)和结构反讽等叙事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巨大的反讽张力.旨在揭示这样的主题:人性的黑暗具有普遍性,人类的暴力与杀戮源于人类自身中的人性之“恶”。  相似文献   

5.
哈代对于诗歌的巨大贡献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对其主题诗歌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反讽是哈代用诗歌探索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对哈代诗歌中反讽手法的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哈代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陶莉 《文教资料》2007,(29):29-30
哈代一生创作了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这些诗反映了哈代的战争观及他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的控诉。本文试图从他内容上只写战争结果、用多重视角分析战争对人类影响、机智巧妙地借助反讽、诗风的朴实自然几个角度来分析哈代战争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文学反讽与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作为一种辞格,早在古希腊喜剧中就有妙用,但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及文学批评手法,则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蔚然兴起的。文学反讽命题的建立,在对一些重大而棘手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上展示了独特的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学批评的思维和视野。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中,不仅在微观语言修辞范围使用了反讽辞格,更主要是在小说的结构上,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及主题的揭示与展开上,把反讽作为一种宏观意味的文学创作原则,妙用命运反讽、戏剧反讽、浪漫反讽等诸种文学反讽手法,使这部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斐然,因而奠定了哈代在世界文坛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符蓉 《考试周刊》2011,(81):23-24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生态意识,他通过对动植物的灵性描写,以及对人与动植物亲合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其生态整体观。作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了哈代的"威塞克斯",哈代对自然的关注是他对人类生存状况关注,以及人类生存的意义的一种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哈代的小说中,上帝的存在是缺席的在场。哈代对进化论的推崇,对异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上帝的讽刺和怀疑似乎都证明威塞克斯是一个上帝缺席的世界,但小说中到处可见的十字架却成了上帝来过又离去的证据。哈代笔下的十字架,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作家依然以神性为中心的终极价值依据。虽然上帝已经隐退,但哈代仍然保留了他的席位。  相似文献   

10.
"婚事"是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诗歌中一以贯之的情节,并呈现出悲喜剧交融的特色.婚事寄寓了哈代对人生特殊境遇无可奈何的讽刺,也是作品风格由喜人悲的主要构成.这里的婚事不但有哈代个人生活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婚姻道德的忧思和抵抗.  相似文献   

11.
论反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讽在西方历史上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流变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去把握: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格;反讽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和美学取向;反讽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手段和哲学立场。站在反讽主体的角度上,本文作者认为:反讽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方式,一种思维原则和一种生存策略。反讽应该体现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锐 《陕西教育》2009,(3):67-68
反讽诗学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且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变迁.从最初作为修辞格的反讽发展到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反讽诗学,反讽在本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再局限于作为一种修辞技巧,而是作为一种文学和美学的创作方式,一种人的思维原则和生存策略出现在文艺学界.  相似文献   

13.
讽刺性喜剧是一种以倒错的形式,夸张的手法,诙谐的效果来达到讽刺、批驳和揭露现实中本已是陈旧的生活方式、反动腐朽势力及令人可憎的但又极力掩盖其"丑"且自炫其美的事物。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关于喜剧本质的一些卓越的见解。它认为"滑稽的真正在人,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生活。"并明确指出:"丑乃是滑稽底根源和本质。"但不是在一切情况下现实中的丑都能成为滑稽可笑,而是"只有当丑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丑才成了滑稽"。也就是当丑带有荒唐和自相矛盾的时候,才会使人感到滑稽可笑。本文尝试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芙学喜剧观并列举一些优秀的喜剧作品,从"生活丑是喜剧作品的审美时象","对丑的直接否定是喜剧作品的审美表现","笑声中落幕是喜剧追求的审美效果"三个方面来探讨讽刺性喜剧与审视现实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哈代一生的诗作有900多首,其中与自然有关的就多达100多首。哈代笔下的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受制于生存竞争法则。它们也生长在冷酷无情的环境里,和人类一样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哈代描述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他对自然的关注源于他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哈代在《苔丝》一书中,通过苔丝的悲剧性毁灭这一主题,反映了他的宗教反讽;本文主要从哈代对特定宗教人物的描写、具有宗教意味的重要角色的塑造、对宗教信仰、戒律等的插入性评价,及重要场景的安排,来阐释他的宗教反讽。  相似文献   

16.
奥康纳的小说《善良的乡下人》中,反讽渗透于小说的语言、人物塑造、情节构造、意义生成等方方面面。作者通过言语反讽,描绘了流行于南方社会的罪恶;通过透视女主人公信仰呈现悖逆的情景反讽,揭示了人的矛盾和精神困境;通过对于失乐园故事戏拟式的反讽,反映人之罪产生和人类生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宗教信仰的匮乏。作者通过各种反讽手法说明宗教信仰的缺失导致人类生活在一个罪恶的世界,惟有基督教才能救赎人的罪恶,拯救人的灵魂,帮助人类重建自己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作为18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杰出的文学巨匠,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以在其作品中善用反讽技巧著称。其极具代表性的游记体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就是因此流传至今仍让读者们回味无穷。评析其精湛的反讽技巧,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见识到这一修辞手法是如何在斯威夫特手中变成了巧夺天工的鬼斧神工。该书还借用了拉伯雷《巨人传》的趣味形式,同时受希迪斯和尼安德英法之争影响,对英国文化充满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斯威夫特文笔犀利、讽刺尖刻,以致有人给他冠以"反人类"的罪名,认为《格列佛游记》集中体现了他对人类的憎恶态度。斯威夫特并不憎恨人类。对斯威夫特的思想进行探究,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这位讽刺大师的作品,同时获得对人类社会和人性本质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及贯彻执行给文艺界带来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一批具有艺术探索价值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这就是所谓的“百花时代”。其中,一批描写爱情家庭生活的小说由于运用了“反讽”这一特殊的言说方式而显示出丰富的生活底蕴和审美内涵,使泛政治语境下的文学创作透露出生机与活力。“百花小说”的反讽主要有三种类型:视点反讽、语调反讽、客观反讽。反讽造成了语意的含混,扩大了文本的审美空间,也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反讽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也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与技巧,它根植于人类心理的合理化作用。反讽是"清醒的疯狂",它表明人类个体存在着一种永恒的两重性,即同是自己又是别人。反讽通过自我否定而见出世界的荒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对自我的肯定。该文通过对陶渊明诗文的分析,揭示了陶隐密的内心世界,认为反讽是陶应对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使他获得了某种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从而超越了他的时代和他的同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