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观的精髓,“德才兼备”是邓小平选拔人才的标准,对人才的开发、选拔、培养和使用,是邓小平人才观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人才观,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人才观的理论渊源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在“人的培养”问题上的目标和途径。邓小平教育思想人才观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人才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人才观,对当代中国教育在“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要求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人才问题、他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与积累了对人才培养与人才建设较为全面而又独到的思想见解、本文从邓小平同志的“人才观”与“人才战略”两大方面,对邓小平在人才问题上的理论探索及其成果作了初步的分析、梳理与阐释。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人才理论博大精深,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重温邓小平的人才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的人才观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人才战略观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这是邓小平人才观中的一个根本性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人才观的阐述,来展现建国55年来我国人才观的变化;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人才观的比较,来揭示不同时期人才观的内涵及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从而揭示邓小平人才观是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审视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才方略演变的过程,可以发现,邓小平的人才观是这一演变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里程碑作用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的人才观及其实施,当今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就失却了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首创者。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又红又专”的人才教育理论。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提出的“四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学习、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的“四有”思想,有助于加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首创。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又红又专”的人才教育理论。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提出的“四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学习、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的“四有”思想,有助于加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裙带求是”的哲学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观,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他的哲学思想、发展思想以及人才思想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有着一套完整的人才学思想。邓小平同志的人才观广涉人才的深刻含义,人才的基本素质,知人的原则与方法,“善任”的原则与制度,优化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多方面。要高度认识与实践邓小平同志的人才思想,则首先要正确认识邓小平同志一贯主张与坚持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