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艳 《辽宁高职学报》2014,(1):90-91,109
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界定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内涵的基础上,从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四方面阐释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出政府与高校应为高校辅导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注重自身的学习并加强自身的实践的路径选择,以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建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了理性剖析与建构,同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专业素质以及辅导员专业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赖青 《教师》2012,(5):15-16
本文探讨了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质,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对教育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的基本思路,认为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局面,培养和提升辅导员审美素质是实现辅导员全面发展,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将着重对辅导员审美素质及其结构问题展开讨论,并进一步论证辅导员审美素质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旨在推进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审美素质的认同,不断加强自我审美教育,全面提升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域,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了理性剖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推动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辅导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增强辅导员育人实效,进一步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自2012年开始举办,现已举办了八届。大赛比赛内容是辅导员实际工作的缩影,符合辅导员素质发展要求。大赛的举办为高校辅导员构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较好地实现了以比赛促学、以赛代训、以赛代练的办赛宗旨。基于素质能力大赛的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构建为提高辅导员专业化综合发展和素质能力提升提供支持。本文通过探讨辅导员"专业化"目标体现和共同体构建的影响,对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构建作用作出了反思,并就加强平台建设、动态学习规划、持续自我探索等方面对基于素质能力大赛的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突显出其问题。当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越发关注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辅导者和具体实施者。为了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建构科学完善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和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012-2020年共八届全国大赛370名获奖选手的数据采集与挖掘,梳理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发展脉络与特点,归纳了大赛的模块设置与能力考察,从区域、高校和选手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发展现状,并从分类指导帮扶、开展竞赛评估、创新赛制构建三个方面对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强队伍内部人员间的素质传递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主题,是实现辅导员队伍科学发展的关键。构筑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资质、结构、实践、理论、制度和发展等传承性,能进一步强化队伍内部的素质传递有效性,为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提供重要的辅助。  相似文献   

10.
黄宝玲 《文教资料》2008,(1):181-183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辅导员的任务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体系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青年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因此,不断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