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行政救济实为有权机关在行政机关首次适用法律之后所实施的第二次适法行为,其本身亦符合“上诉审”之性质。故刑罚中的“上诉不加刑”应当逐渐援引至行政救济程序中,以防止对受处罚者的二次伤害。只是在行政法论域中,“上诉不加刑原则”被修辞成了“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基于保障公民寻求救济之基本权利、限制处罚权之滥用、维护政府信用的需要,无论是行政处罚程序,还是行政处罚复议程序,亦或是行政处罚诉讼程序,有权机关均不得因当事人的申诉或抗辩而加重该当事人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2.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论述了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如何把握该原则的精神实质,使其真正起到维护司法公正和被告人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势变更原则宗旨在于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失去平衡的利益关系恢复平衡。鉴于我国《民法通则》和《经济合同法》只隐含了其精神,尚无明文规定的现状,拟从确定情势变更原则不仅具有深远的立法理论基础,而且是实践的必需等方面,论述情势变更原则能够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正义和公平,极大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彬 《邯郸大学学报》1999,12(1):42-43,23
情势变更原则宗旨在于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失去平衡的利益关系恢复平衡。鉴于我国《民法通则》和《经济合同法》只隐含了其精神,尚无明文规定的现状,拟从确定情势变更原则不仅具有深远的立法理论基础,而且是实践的必需等方面,论述情势变更原则能够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正义和公平,极大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认罪认罚案件中被告人的上诉权与反悔权呈现统一分立的复杂关系,上诉审查机制应将上诉行为是否具有反悔性质作为审查标准,并坚持对实体公正的追求。以该标准为出发点,对被告人的上诉行为进行细分,将其中并不具有反悔内容或与实体公正具有紧密联系的上诉理由列为绝对允许上诉的范围,包括程序违法型上诉、期待利益受损型上诉、事实不清型上诉以及情势变更型上诉四种。将其他上诉理由统一划入相对允许上诉范围,由法官对是否允许上诉进行自由裁量。同时对认罪认罚从宽上诉程序中的审查机制适用范围、审查法院、审查方式进行细致规定,以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平衡统一。  相似文献   

6.
上诉不加刑原则因其体现了对被告人的关怀和宣示正义的独立价值而走进各国的刑事诉讼法,然而作为外源型的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不仅患有水土不服的痼疾,而且找不到生长的理论支撑。文章通过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析其根源,点析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之缺陷。  相似文献   

7.
行政复议作为相对方获得救济的重要制度,在我国并未设立不利变更禁止原则.为此,通过与外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比较以及对行政复议法立法定位和理论模式的考察,从而探究不利变更在我国行政复议中存在的缘由,探索现状之下不利变更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8.
情事变更原则是现代民商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我国立法至今未予明确规定是一大缺憾.现代社会,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不断变化,导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需要运用情事变更这一法律原则维护合同正义和交易秩序稳定.本文分析了情事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的联系与区别,阐明了情事变更原则的构成要件和适用效力,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立法应尽快完善情事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9.
上诉不加刑(No Aggravating Punishment on Defendants from Appeals)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审程序的特殊原则,由于第二审案件在案件类型、所判罪名、刑罚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复杂性,加上刑事诉讼对上诉不加刑这一原则规定得比较简单,所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这一原则的理解和运用都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认为,上诉不加刑原则应该加以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贯彻上诉不加刑原则,杜绝变相加刑。  相似文献   

10.
小额诉讼立法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纯禁止上诉,另一种是分化出专门的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强化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程序设置原则化有着长期影响,司法活动并不适宜程序分化所要求的精细操作,民事诉讼法修订中采纳了第一种模式,在简易程序中作出禁止上诉的特别规定。根据我国民事司法发展的阶段性,今后完善小额诉讼的重心不是案件处理过程的专门程序体系化,而是围绕小额案件的确定标准以及当事人的选择权、救济权保障等展开符合国情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刘琳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121-124
上诉权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基于上诉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我国民事上诉条件的宽泛化等缺陷使得对民事上诉权予以法律控制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构建我国三审终审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诉制度是司法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担负着多样化的司法功能,并且需要在不同的价值目标之间进行平衡与取舍。由于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许多国家的民事上诉制度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实际运作上均面临着种种问题,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司法制度的有效运行。我国现行两审终审制存在诸多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本提出改革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基本思路,论述三审终审制对审理范围、提起条件、程序规则等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审级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时半个多世纪后,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存在的许多固有缺陷日益凸显。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提高司法权威性、终局性和全面实现诉讼效率和公平原则,我们应当立足于国情,在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现行单一的两审终审制进行改革,实行有限制的三审终审制度,以实现诉讼资源的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上诉制度在功能设定上存在着错位,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上诉制度应有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为上级法院干涉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重新界定上诉制度的功能,发挥该制度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诉制度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对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合法救济;二是实现法律适用和解释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保障意志自由、完善民法体系、更大范围解释物权变动现象等理由,应该承认我国立法上采取了独立的物权行为。在这一背景下,登记不仅仅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而且是包含物权合意的物权行为的生效要件,是一事实行为。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不法原因给付,世界各国均作出了“不得请求返还”的规定,我国民法没有类似规定,司法实践中有的判决给付违法无效、财产返还,有的由人民法院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给予没收给付财产的民事制裁措施。这里从不法原因给付的概念、构成、“给付”的效力、国外“不得请求返还”的立法理由及其争议,以及对无效返还和没收充分处理方式的评述,探索合理的解决途径,同时对我国民事制裁制度提出置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立案工作特点,结合对诉权的尊重和保护,通过我国的起诉和受理的现状,探讨关于初审立案的两种不同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方面,巴西有拉丁美洲最现代化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巴西的民事诉讼法律在这个有大陆法传统的联邦制国家得以普遍适用。巴西的民事上诉制度在拉丁美洲是很有特色的。巴西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类民事上诉途径,即普通的上诉途径和特别的上诉途径。巴西的诉讼制度允许如此之多的上诉,特别是中间上诉,导致诉讼当事人可以恶意地将诉讼程序拖入冗长的程序中,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诉讼迟延。  相似文献   

19.
民事赔偿责任优先规则最早规定于1993年公司法中,相继有9部部门立法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规则,这些部门立法主要集中在商事法律和侵权类法律之中。通过对法律条文和立法目的等的理解,归纳总结出民事赔偿责任优先规则的适用条件。同时,也通过不同法律条文规定的差异,指出该规则在适用时存在的一些困惑,也解决了法律适用中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20.
为何要对司法程序进行救济,这是在研究具体救济制度之前应当考虑清楚的问题。对民事上诉审的价值定位有助于更好的设计具体制度,同时我们从具体的救济制度中也可看出其价值取向,本文通过比较各国上诉审制度中的异同,对上诉审的价值以及价值实现进行分析,并指出我国上诉审制度在实现这些价值目标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