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具有双重存在,即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自然存在是生命的实体性存在,精神存在则是人的意义性存在。教育是关照人的生命和精神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这种关照即“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裴斯泰洛齐)。而当下教育对人的关照却失去了“全面和谐”的本然要求,演变成重“知识化生存”轻“意义化生存”的不良倾向,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相似文献   

2.
论精神与精神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探讨“精神”的定义和人的“精神性”存在及其构成的基础上,针对当代教育的深层弊端论述加强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面对日益技术化和工艺化的当代社会,人们在发挥教育促进物质生产的作用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导,尤其要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调适和精神信念的形成,这是当代教育走出唯功利主义误区的重要选择。此外,文章对“精神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关系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的存在是一个完整的金字塔结构,它由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这三个层面构成.自然存在是其底座,社会存在是其中层,精神存在是其顶端,它们在不同的意义上显现着人作为人的秘密.解放区的建立是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全面彻底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广大解放区妇女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解放,她们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了对自身解放事业的更新更高的追求.“公家人”理想的实现标志着解放区妇女作为社会存在地位的确立,我们下面将要涉及的“文化人”理想则标志着解放区妇女作为精神存在更高层次解放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怎样讲出政治理论课的"魂"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魂” ,在辞海中有四种解释 :一是古代人想象人的精神能离开形体而存在 ,这种精神叫做“魂” ;二是指人的全部心灵作用 ;三是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神 ;四是特指崇高的精神 ,如民族魂、国魂、军魂等。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魂”的存在和意义 ,具体事物一旦失去了“魂” ,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政治理论课也有自己的“魂” ,只有找准这个“魂” ,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讲出“魂”来 ,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政治理论课的质量。一、关于政治理论课的“魂”剖析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我们深深感到政治理论课的“魂”就是讲政治。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 ,…  相似文献   

5.
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同时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属性。在人身上,这三种属性是彼此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中同时渗透着社会和精神的因素,具有社会和精神的表现形式;(二)“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但社会的存在又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同时也离不开意识的参与和作用;(三)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但人的意识必须以人的自然存为基础,同时人的意识又是社会的产物和反映。  相似文献   

6.
刘震云的反讽蕴含在他的日常“关系”叙事中。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面和心不和”、事与事之间的“芝麻变西瓜”以及人与自我的“说得着”与“说不着”。“面和心不和”以事实与表象的对立凸显贫困、欲望、权力(秩序、规则)对人的奴役及造成的悖逆存在状态;“芝麻变西瓜”展现出世界的荒诞本质;“说得着”与“说不着”则以“反讽式自我”观照个体心灵孤独。这一反讽显然超越了修辞与叙事层面,是典型的存在论视阈中的反讽。它凸显着作家对悖论式存在状态的否定与批判,对荒诞的体认和对自我精神的召唤,是作家反讽精神的体现。刘震云的反讽拓宽了中国当代文学反讽的维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主义”是humainism的译名。在中国,晚期社会和清朝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曹雪芹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适宜于称为人主义。人主义思潮在当时的中国虽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艺复兴运动,但它是近代明的滥觞。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人主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歧异,有相当多的学把儒家的精神以及中国化的精神总括为“人主义”。本对“人主义”一词作了必要的界定,并有所辨析。  相似文献   

8.
为跳出西方历史上对人存在问题的认识桎梏,雅斯贝尔斯试图用“交往”来解析人存在问题的本质,并对教育交往活动进行论析: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本真的教育即通过主体共在的精神交往促进主体灵魂转向的实践活动。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理论对教育交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未来教育交往史应加强对教育交往中共同体的关注与体认,加深对教育交往中苏格拉底式对话的还原和解读,加大对教育交往中主体共在精神交往活动的挖掘和探究,进而牵引着教育交往史研究者不断深度剖析交往主体中的个体及共同体,解读历史中“精神交往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解析现实中“变革的教育”和“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恩斯特·布洛赫提出了以“尚未存在”本体论为核心的乌托邦精神和希望哲学.希望哲学继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批判精神,力求构建以“人道化的世界”为本质特征的“具体乌托邦”.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对现代人所面临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困境做了深刻的剖析,并通过弘扬人内在的批判性和超越性的乌托邦精神以实现世界的人道化.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和乌托邦精神对我们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向“思想贫乏”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海德格尔走了一条由“存在”到“道说”的哲思之路;“道说”——本质的语言就是存在之家。体现了海德格尔语言观的最大特色,即从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角度揭示语言与存在的本质联系.重新奠定人与存在、人与自然新关系的基础;正确面对和接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挑战,改变“无家可归”的命运,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倾听”自然这个“神圣者”的“道说”中通达存在之真理,进入精神之家园。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认为"去人欲而存天理"只是就心上讲求,"存天理"只在于"去人欲"。其三,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特征,表述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传递了一种“天人合德”的精神,天不仅是自然秩序的代表,也是人间的秩序与价值的根源,人的“仁德”源于天的“生德”,所以天人能够合一,合的基础是德,合一的标志是在对天的体认中,觉解人的精神生命,而仁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通过对人的“仁性”的把握,就可以体认这一超越的价值源头,臻于天人合一之境,在中国哲学中,仁对的把握,离不开对人的心灵心性的探讨,而传统的心性之学所传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与人,宇宙与人生,心性与天道的相互贯通。“天人合德”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中国哲学必然走向一条内探求心性之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种关乎人的活动,是一种“人为”和“为人”的社会性活动。但是,自从教育制度化以后,教育的“人为性”和“为人性”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张力,使得“人为”与“为人”在教育实践中分裂,教育无论从时空、形式、和内容都越来越远离生活世界。因此,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制度化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只有回归到生活世界中,教育才能成为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根据荣格的阴影与面具原型理论,《狂人日记》中“吃人”的深层文化心理是对人类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吃人”是阴影原型的显现,是人的本性吃人,不是礼教吃人,“仁义道德”只是社会所发展的集体面具,与吃人是对立的,只不过仁义道德对“吃人”的过分压抑反而使“吃人”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5.
人文主义的“人”具有纯洁性、自然性、永恒性的内涵,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具有天然的批判性;后人类主义的“人”则主张排出“人”的概念,纳入“非人”,体现为对技术的积极接纳态度。研究从“人”和“非人”的双重视角考察了智慧课堂中“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发现:(1)从“非人”视角看,智慧课堂中的教学主体从永恒的主体转化为流动的主体,从纯洁的主体转化为混合的主体,从自然的主体转化为增强的主体;但从“人”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也面临着“主体虚无”“非人主体”“主体弱化”的风险;(2)“非人”打开了“人”的空间,这种对“人”的解构正是智慧课堂人性论建构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3)在构建新的教学主体时,可以打开“人”的概念,接纳更多的“非人”,但对“人”的弱化并没有获得伦理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网络现象。但是由于未能区分事实层面的“人肉搜索”与规范意义上的“人肉搜索”,导致当前人们对“人肉搜索”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作为法律规制对象的应当是“人肉搜索”中的具体行为特别是搜索后行为而不是“人肉搜索”本身,将“人肉搜索”在立法上予以规定是一个伪命题。“人肉搜索”是否法律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司法问题,而不是立法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完全可以解决“人肉搜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与庄子都讲“人”,孔子眼中的“人”是“仁”与“礼”之中的社会的“人”,庄子心目中的“人”则是脱离一切枷锁的最本性最自然的“人”,两人视域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认识的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才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人”的认识显得丰富而多维。  相似文献   

18.
人性、人情的"合情性"存在是文学的一种内部规律,但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人性、人情被抽象为社会性而贴上阶级性标签,人性、人情的"合情"性遭遇来自阶级性这一"合法"性的挤压,而只能在文学自身审美特征的"自律"性、"合情"性与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他律"性、"合法"性的夹缝中求得一点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实教育中师生冲突事件的频发,学校教育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现象,本文从人的存在性角度出发,阐述教育和存在性的"人"的密切关系;探讨"人"的存在性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勾勒"人"的存在性教学图景,试图在一个教育理念分崩离析、人的理念彻底碎片化的时代里回归教育之本真。  相似文献   

20.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体现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处处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观,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为基本条件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适时地分阶段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