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注重乡里教化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时期,不但政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化手段,就连乡里本身也有其自成体系的教化途径,这些对西汉政权的巩固与乡里秩序的维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伟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0):105-108
明初,朱元璋在天下州县设立里老人,让其管理乡里基层社会。而里老人在乡间履行了督种、理乡间词讼和掌民间教化等方面的职责,对明初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徽州县官在乡村治理中处于重要位置,是沟通上级官府和乡村民众的枢纽,其选拔和任用深受官府的重视。徽州县官的日常事务主要涉及教化乡里、化民讼牒、催征赋役、缉拿盗匪、劝民农桑等,在乡村治理中多有远见卓识,为徽州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可否认,徽州县官群体中亦有德行失范和徇私枉法者,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董钟舒教化思想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待教而善”的人性论及“无人相通”的天道观是其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形上根据;古代帝王和秦亡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及汉朝以来的现实,是其提出教化思想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教民性成善是教化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独尊儒求”、“三纲五常”是教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兴太学、置明师是教化的基本措施和途径;以身示教、以乐达教、因材而教,是其教化的基本方法。董仲舒教化思想囿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既有槽粕,也有精华,应批判地加以继承。  相似文献   

5.
古代统治者历来重视“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兴学办校。但由于朝代不同,对学校的称词也不尽相同,于是便给我们阅读古籍造成障碍。为此,特简释常见的一些学校称词如下:校、庠、序:三代(夏、商、周)的地方学校。《汉书·儒林传序》:“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即夏代称地方学校为  相似文献   

6.
《袁氏世范》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含丰富的家庭伦理教化和社会教化思想,尤其在阐述主要家庭成员问的伦理关系,以及居处治家、持家兴业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等方面均有精辟的论述,它将中国古代家庭伦理教化和训俗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袁氏世范》的家庭伦理教化思想,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及社会道德教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召公奭为周文王的长庶子,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建立、巩固西周政权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与周公分陕而治,巡行陕间乡里,舍于甘棠之下,决狱于阡陌陇亩之间,深受群众爱戴。百姓赋《甘棠》之诗,敬其人而爱其树。召公之德政教化,被称做“甘棠遗爱”。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就有重教化的传统,在长期的教化实践中,总结了诸多规律,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我们今天进行德育教育的借鉴之资。  相似文献   

9.
“教化”含义初探教化思想萌芽于周代,至战国末始形成理论形态,到汉代,教化作为统治阶级的治民术而全面推开。教化是一种政治、道德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统治术,它的基本要点有:(一)强调各级统治者、管理者本身的道德典范作用。(二)强调统治人民的策略基点在“得...  相似文献   

10.
墨子的教化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化过程中墨子倡导的教化内容,遵循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的教化手段、组建的教育团体都有鲜明的特色,就一定程度而言,这既铸就墨家一的世辉煌,也埋下千年中绝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潮州名贤薛侃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及第高徒,在他所建立的宗山书院传授阳明心学,造就潮州成为研习王学的重镇,名声从岭南遍及全国。薛侃故里薛陇村的《薛氏族谱》记载,他有着“行义在乡里,名节在朝野”的美誉,对于乡里族人的善行义举包括,行乡约、立祠训、兴教化、浚溪、建桥、修路、捐田地等。目前挂在薛氏家庙里的《薛侃家训》,为薛侃用来教育族亲所立下的祠训,其中内容为启蒙后代族人的教育思想。本文通过中国哲学之工夫境界理论,对于《薛侃家训》进行剖析,提升为一种家庭教育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在温州书院发展史上,明代承前启后,其地位显著,形成了以地方官府、士绅、乡村宗族为主兴建与维护的主要力量,在空间上涵盖府、县、村都的三级书院体系。三类书院在建院规模、培养理念、教学与管理上呈现出各自的特征,有效弥补了地方官学教育的不足和弊端,培养了大批经世人才,起到教化乡里的功效,推动了明代温州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梅山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出了梅山婚育谚语,梅山婚育谚语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既有积极的教化功能,也有消极的教化功能,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教育人们要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家庭观和生育观,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宣扬了男权主义思想和唯心宿命论思想。我们要辩证看待,科学扬弃。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中国古代复杂的教育机构。从举办者看,或个人举办,或宗族兴建,或乡里修造,或官方建立;从教育功能看,或静修德业,或举业考课,或精研学术,或宣讲教化;甚至从名谓称呼看,也有许多不同,或称书院,或称书堂,或称精舍,或称学塾。历史的漫长,地域的复杂,使得书院错综纷繁。至于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书院与学术思想的发展、书院与教师群体、书院与  相似文献   

15.
论唐代乡村社会中的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乡村社会中,社与官方的乡里组织相互补充、相互依托,一方面,乡里政权希望通过社这一组织来弥补自己统治中的不足,以此约束民众,稳定一方局势;另一方面,社也需要乡里组织的支持.社有成为乡里政权在经济、思想、政治、组织上控制人民的辅助手段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明初教化剧盛行,其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明初教化剧中的女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良家妇女,另一类是风尘女子,她们在剧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教化受众。这些女性形象传达了当时的男权意识。这种现象与明初的文化政策息息相关,又与中国文学内部的传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叙述与倾听:试论道德教化的对话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的道德教化是基于生命的叙述与倾听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就个体生命的存在本身来显现个体生命的伦理关涉。传统道德教化突出教化者的威权性,是独白性的道德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追求个体生命价值与尊严的凸显,对话性乃是现代性教化的基本特征。培植对话性道德教化理念的关键问题是:生命世界的凸显,个体性话语的培植,自由自主的交流情景,开放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塾师业外活动收入及其原因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塾师的业外收入主要由耕田、从医卖药、卖文、卖字、卖画和相卜说媒等获得的收入构成。卖文、卖画和卖字是塾师获取业外收入最为常见的方式。明清时期塾师从事业外活动的原因有为家计所迫,有对财富的追求,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难以逃避的应酬等。这些业外活动一方面改善了他们窘迫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影响到了教育质量,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有些业外活动达到了教化乡里的效果,但还有一些被当时的社会所鄙弃,严重地影响了塾师教书育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统教化的理论基础与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书光 《教育学报》2005,1(4):21-27
儒家教化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教化思想。探讨这一主流教化思想的复杂人性依据,剖析其独特的伦理政治诉求,感悟其严密的组织运行系统,对于当代道德教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中期,南赣社会动荡加剧。为保持地方稳定,王阳明对基层乡村管理进行了系列实践,如通过"十家牌法"完善乡里社会管理体制,订立《南赣乡约》规范社会秩序,实施惠民政策践履民本善治,这些措施在当时取得了显著成效。王阳明乡村管理思想与实践对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基层政府要突出党的领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基层监督管理机制,并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提高乡民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