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赵玫的随和     
在文坛,赵玫是一个知名度高的作家,因为她从事文学批评、小说和散文多种文体的写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图书市场,赵玫是一个颇有号召力的名字,因为她的作品拥有相当多的读者。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赵玫的散文集《一本打开的书》发行量已达10万册;《文学报》连载赵玫的长篇小说《高阳公主》,印数大增;坊间常有小说选集出售,其中若选有赵玫的作品,封面作者署名往往是赵玫等著。从1986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赵玫除发表大量中、短篇小说外,已出版了6部长篇小说。其中3部合为“女性三部曲”。另外三部是《武则天》、《朗园》、《高阳公主》。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气味     
近日读到青年作家迟子建写的一篇文章,名叫《小说的气味》,她说我喜欢有气味的小说,有气味的 小说,总是携带着浪漫的因子,使人读后有回味的余  相似文献   

3.
张颐武说赵玫是优雅的,说她的想象力和日常生活都灌注着对优雅品位的追寻。说优雅对于赵玫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风格,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似乎是对赵玫以及赵玫作品的一种恳切但流于时尚的评价,然而却失之深刻。的确,“优雅”一直被赵玫奉为写作的一种理想状态.在她的世界里,优雅的风度、浪漫的格调、高贵的气质一直占据着不可思议的中心位置。可以说“优雅”是赵玫的艺术的情怀和关切的焦点,也是她生活的寻求。  相似文献   

4.
2010年新年伊始,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询问卡夫卡一篇名为《掉到井里的人》的小说。我一时茫然,在我的印象里《卡夫卡全集》中似乎没有这篇小说。于是,我找出《卡夫卡全集》小说目录重新翻检一遍,果然没有见到这样一篇小说。难道是《卡夫卡全集》有所遗漏,而所遗漏的恰恰就包含这篇小说吗?记得数年前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叶廷芳先生:他主编的《卡夫卡全集》是否收录了卡夫卡所有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两年多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全部由著名女作家参加撰写的,以反映古代女性命运为主题的四部长篇历史小说。其独特的女性视线、富有魅力的题材和充满女性特色的叙写手法,使各部小说连同“花非花历史小说系统”这个丛书名,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十分明丽别致的印象。如今丛书新推出三种小说,再次以强大的作家阵容、引人瞩目的题材、富有现代意义的立意、耳目一新的表现手法,呈现给钟爱历史小说的读者。这三部作品是:王小鹰的《吕后·宫廷玩偶》、赵玫的《高阳公主·长歌》和蒋丽萍的《柳如是·柳叶悲风》。以创作《我们曾经相爱》、《你为谁辩护》、《丹青引》等著名小说的王小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含蓄深挚、铺陈跌宕。《吕后·宫廷玩偶》是她的第一部历史小说。这位对历史题材创作神往已久的女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5)
《小哥白尼》:小朋友喜欢你文/军文“我要爸爸给我订《小哥白尼》。”这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我爱看《小哥白尼》,她上面有课堂上没有学过的好多知识。”这是一位初中二年级学生读后的感觉。显然,该刊的吸引力起码覆盖了七八岁到十三四岁的年龄层次。笔者...  相似文献   

7.
我上大学的时候,交过一个女朋友,她是个文学女青年,中国文学她喜欢张爱玲,能找到的张爱玲的书她大概一本没落,通读至少一遍,外国文学中她喜欢《简爱》,那个时代我印象中几乎是个女大学生就喜欢《简爱》,电影《简爱》中  相似文献   

8.
甲:最近看些什么书? 乙:因为牙疼苦不堪言,所以只看小说以转移注意。 甲:看了什么小说呢? 乙:我看小说历来不喜欢依傍名著之作,无沦是“节外生枝”式、“表里映衬”式、“狗尾续貂”式,都不喜欢。但这种不喜欢还没有超过不喜欢牙疼的程度,而手边又只有一部台湾高阳先生所作的《红楼梦断》,因此只得拿起来看。此书全部为四册,现在看了两册,倒觉得有点意思。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我11岁的女儿古立坤因不喜欢学校的传统教育方式,任凭我对她软硬兼施、苦口婆心地劝说,她仍然坚持不想再返回学校继续上学。经过我与她多次的沟通和反思,最后我尊重了孩子对生活方式包括教育方式的个性选择———放弃小学升初中,回家读书学习和当小自由撰稿人。女儿在12岁前自写自画创作了两部不同题材的小说《魔法士传奇》(此书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和《捣蛋天才》。今年7月下旬,女儿的处女作面世,此事经成都新闻媒体披露后,一时便引来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11岁少女志向大,她休学写书》、《正题:11岁女孩弃学写书;副题:家长:…  相似文献   

10.
漂泊北京     
我觉得《垃圾人》是一本自传,至少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这本小说,我的一个朋友也看了,他对我说,你不能因为小说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就认为这些原型真的就生活在她身边,并和她构成一种暧昧的关系,也不能因为这里面流露了那么多情感,就以为作者在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从前王菲     
王菲还是从前的好,在认识小谢(谢霆锋)之前。我的许多朋友都有同感。可又不能怨恨什么,女人离婚,像从前呀从前,在那遥远的山那边。我喜爱王菲的音乐,她的一些歌那么真实。我自认为认识王菲不能从《相约九八》开始,而应该着手《怀念》。里面的两句歌词是经典的,也许喜欢怀念你,多于看见你;也许喜欢想想你,多于得到你。我固执地认为她的这段时期的歌是学院派,看起来有点当年红豆雪糕的味道,但却是纯正的绿茶。《唱游》这盘专辑我没有听过,所以不能评论。  相似文献   

12.
微感悟     
《中国档案》2014,(3):23+73+77
这十几年,从兰台上一路走来,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清静。正是因为这份清静,使我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工作者,成长为《文学月刊·季度版》主编、《纪实半月刊》特约记者、中国访谈网特约记者,并陆续有诗歌、散文、小说在各刊物上刊登。期间,不乏有各种"诱惑"劝我调离档案局,但都被我婉言谢绝了。兰台之上没有经济利益的纷争,有的只是严守机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高尚的工作操守。我愿守着这片净土,迎着兰台上的幽香,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3.
毛姆在《面纱》的自序里说,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于但丁《神曲》"炼狱篇"里的诗句"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这是个丈夫对出轨的妻子报复的故事:皮娅是锡耶纳的一位贵妇,她的丈夫怀疑她红杏出墙,但慑于她家族的背景,不敢动手致她于死地,就把她投入了位于马雷马的城堡,以期让她在城堡里的有毒蒸气中死去。但是她迟迟未能毙命,他最终忍无可忍把她从窗子里扔了出去。这个故事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要为这个故事找一个现代的背景,于是《面纱》是他唯一先有故事情节再有人物形象的小说。  相似文献   

14.
“鲜花开在高高的树上/如同往事的忧伤/青春和太阳传唱我一生的愿望/岁月的打击于我是一种深远的幸福/我写下的诗歌只是回声……”这是瓦当的小说《从白沙瓦到纽约》中引用的一段诗句,是女主人公冯露背诵给她初恋男友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首诗应该就是瓦当本人早年的诗作了。  相似文献   

15.
王文英 《图书馆论坛》2006,26(5):238-240
小时侯,很喜欢读书,可当时的书很少,能借到的书也是残缺不全。记得读过的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道游击队》、《金光大道》、《海岛女民兵》等。《金光大道》还是邻居家夹鞋样用的,没有头没有尾,中间还缺页,我仍然爱不释手的看了又看。因为没能看到赵树理的一本什么小说(书名已记不起来,似乎是《三家巷》),至今都能回昧出当时遗憾的感觉。那时根本不知道有图书馆的存在,直到到长垣县一中上高中时,我才在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夏老师的引导下,走进了长垣一中的图书室。在图书室那幽雅肃静的环境里,那一排排的图书让我眼花缭乱,带给我极大的诱惑,我多想沉浸在这书海中不出来,但当时高考的压力迫使我不能随心所欲的阅读,老师也劝告我,我记得当时他说:“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考上大学,就可以不受限制地读自己喜欢读的书了……”  相似文献   

16.
何满子先生的书上海的何满子先生,我没有见过。但我喜欢读他的书。他对鲁迅先生的评价,给我不少启发。我敬重他的为人。我有何满子先生的三本书:《狗一年猪一季》、《中国酒文化》、《古代小说艺术漫话》。也不知为什么,我看何满子先生的照片,再看书,就觉得清洁、清醒、清爽。现在,混浊、混乱、混沌的人和书,都太多了,就更看重何满子先生的书。而且,不仅自己常翻出来读,也时常向朋友们推荐。我知道年轻人大多有躁气的一面。而真正喜欢读书、沉下心来写作的年轻人,尤其少了。还没有写出几篇像样的东西,就开始自我膨胀;还没有学会建设,就已经在着手破坏了。信息资源多,诱惑  相似文献   

17.
《编辑学刊》2011,(2):53
铭鉴同志:来函收阅。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简述》事,已告知乐黛云同志并嘱她和您直接联系。我自己最近确实没有时间应约。至于时间延后一  相似文献   

18.
我最初见到盖壤这个名字,是在1956年的《文艺学习》杂志上。那时,他大概还没有上大学,便在当时深受文学青年喜爱的刊物上发表了儿童小说《林中月夜》。小说中的小主人公关锁,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由于我当时正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并且酷爱儿童文学,不但买过这本有盖壤儿童小说的杂志,而且一直保存到现在没有散失。这其中的原因是我把这本杂志做为粘贴我的习作和有关儿童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剪报用了。这些心爱的资料几乎把这  相似文献   

19.
永远有多远     
唐聪 《湖北档案》2005,(5):30-30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张歌碟.那张歌碟是红霞送给我的,里面有一首我和她共同珍爱的歌《永远有多远》。红霞是我的堂妹,一个聪明俏丽的女孩子,有着明螺的笑容和坚韧的性格;她是在今年2月份的一次车祸中离开我们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听过那首歌,那首我和她部非常喜欢的《永远有多远》。  相似文献   

20.
微博     
《报林求索》2012,(4):73-73
<正>1、@赵普(央视主持人):武汉"拔楼助长"被指政府授意。开发商称政府希望建成中国第一高楼。客气的说,这是不自信。不客气的说,这是暴发户心理在作祟。武汉是我喜欢的城市,没有高楼我依然喜欢她。喜欢她果敢首义的精神遗存,喜欢她热干面里的市井温度。不喜欢"大武汉"发展旗帜下的竞高攀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