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唐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十年前的那场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秒,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部震亡,4204人成为孤儿,百年城市毁于一旦。西方媒体曾预言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三十年过去了,唐山人民在抗震精神的指引下,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唐山从废墟上崛起,创造了人类同自然灾害斗争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是现代京戏《智取威虎山》里的一号人物——杨子荣的著名唱腔,二黄导板。这句唱腔,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大都耳熟能详。我第一次被深深震动,却是1976年8月7日.在唐山。那是我第一次去唐山.听一位姓郭的师傅唱的.  相似文献   

3.
采访唐山大地震虽然已经远去 了20余年,可每当回忆起来,依然让人心跳不已。它是我采访生活中十分难忘的一段。 1976年7月28日,地处我国华北的工业重镇唐山爆发了7.8级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力之大,可说是史无前例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整个国家都动员了起来。 7月31日中午,上海接到指令,迅速空运10吨压缩饼干至唐山,以解燃眉之急。我奉命随机护送,稍作整理后,便快速赶往虹桥机场。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又是执行非常任务,去往举世瞩目的地方,一路上既紧张,又亢奋。 空旷的停机坪上,早已停泊着一架波音70…  相似文献   

4.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发生举世罕见的强烈地震。震级7.8级.震源深度11公里.震中烈度11度。顷刻之间.唐山人民百年间辛勤建设起来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大地震造成242419人死亡(含京津地区).164581人重伤.7218户家庭断门绝烟.  相似文献   

5.
邸兰  淑英 《中国广播》2008,(9):38-40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的消息震惊世界。有着同样经历的唐山人顿时回忆起32年前的一幕幕。1976年7月28日凌晨,里氏7.8级大地震突袭唐山,24万人罹难、16万多人伤残,4000多孩子成了孤儿。废墟、瓦砾、喊声、哭声……然而,唐山人刻骨铭心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永远不会忘记30多年前,在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并不富有的那个年代,各族同胞给予唐山的无私援助。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是英勇无畏的解放军和各地医疗队给予了他们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纪念抗震30周年是唐山的一件大事,沉淀在民间的情绪浓郁而深厚,因为地震给唐山人带来的伤痛几乎触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对灾难都有切身或间接的体验.“灾难让唐山人从外貌和精神上都有残缺感”,而这残缺正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任何城市的厚度,这残缺中蕴涵着没齿难忘的生离死别和巨大恐慌,还有被无私救助的感恩,个人奋斗的艰难。一场地震结束了,它留给人们精神世界的余震却在绵延,30年之后再次检阅唐山人坎坷的心路历程,无疑是对人间挚情的重新掂量和回味.该让那些久久埋藏在心底的人和事走到这个城市最显著的位景,大家拿出珍贵的记忆互致问候。  相似文献   

7.
陈晔 《档案天地》2017,(8):30-32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1周年。唐山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都踊跃支援唐山的抗震救灾,其中石家庄派出多批医疗救护队。位于石家庄市东郊的石煤机厂,当年归属煤炭部,派出了五人组成的医疗救护队,还有一支几十人的电工组成的队伍到灾区帮助唐山矿恢复生产。41年过去,救护队的人在哪儿呢?当偶然听说还能找到他们,出于敬意,我就想拜访这些参加过抗震救灾的煤炭人。在石家庄市煤机街一个老旧的生活区,见到了今年88岁的救护队队长王德印。  相似文献   

8.
我和唐山的缘分开始于2004年。那年我随省妇联前去采访,听那些女人用韵律悠扬的语言讲自己的故事,觉得唐山话是最有色彩的方言,唐山人多有口才。那年也住在唐山饭店,一楼餐厅伴着早餐在拍卖字画,唐山的文化底蕴可见一斑。去年为了做一个抗震30周年的专题去采访韩溪老师和作家关仁山,虽然来去匆匆,但曾驻足抗震纪念碑前,那个阴着天的清明节让我满怀悲壮。而这次,当承载着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的祥云火炬来到的历史时刻,我得以和美丽的凤凰城一起翩翩起舞,一起彻夜无眠,深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张广友 《传媒》2000,(8):23-25
在我30多年记者生涯里,所采访的重大事件中最使我难忘的就是1976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 当时,我在新华社总社当机动记者。地震发生后,我是首批于当天到达唐山地震现场的记者之一。第二次地震(7.1级)发生时,我就在唐山市内。从那以后,直到毛泽东主席逝世前夕(9月8日)的50多天中,我一直是在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1976年的大地震与现在相隔整整30年了。30年来.唐山人始终没有忘记解放军的深情厚谊。唐山大地震发生不久,人民解放军十万官兵从全国各地来支援唐山。其中沈阳有个师,他们行了300多公里,在到滦县滦河东岸时发现公路桥被震垮,师长李德章迅速来到车上,自己开车通过多年未用的数百米铁路桥……某师装甲步兵团3连。在7月28日中午路过受灾严重的唐山新华旅馆时,听说里面被压了很多人,连长、指导员立即指挥战士们扒救里面的人,三班长牛玉柱首先冲了进去。他往返3次救卅了3名幸存者后,而他自己却晕了过去……在地震前线。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战士,怀念他们,成了唐山人心中解不开的“结”。  相似文献   

11.
“唐山人当知恩图报,特别是震后遗孤,最知失亲之痛,备感灭门之苦,虽然有些人仍困难重重,朝夕为衣食而争,但人之爱心不会磨灭。望诸位量己之力,伸爱心之手,解赢弱之难。无多有少,多多益善,让四川的孤儿们有一点温暖,让我们的心灵不再发生余震。”汶川地震后,唐山孤儿张有路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募捐帖子。2008年5月20日,300多名唐山孤儿汇集,不到一个半小时,共捐款95111元钱。 汶川大地震不仅激起了“同命相怜”的唐山孤儿的同情心,也提醒社会激活对“唐山孤儿”的记忆——32年前的那场地震,造成4204名孤儿。那些孤儿的安置以及日后的成长,无论经验和教训,都可以成为今天我们面对汶川地震孤儿时的一个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12.
1976年7月28日凌晨,曾创造了中国的诸多第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一瞬间,20多万人丧生,4千多人成为孤儿,成为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30年来,唐山经过10年重建、10年振兴、10年快速发展,从废墟上建起一座现代化新城。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我们把目光也聚焦到当地媒体——《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尽管我们只能管中窥豹,以此了解他们是以怎样的笔触、怎样的激情,在记录这一非同一般的主题、非同一般的时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刘翠红 《中国档案》2007,(11):48-49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一场罕见的7.8级大地震,把唐山夷为平地,给世人尤其是唐山人留下了难以泯灭的记忆。地震30年来,唐山人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在一片废墟上重  相似文献   

14.
64年前的1949年6月4日.唐山解放不到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正式宣告成立.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聂荣臻、黄克诚、杨成武、黄敬等同志陪同下.专程来到北方工业重镇——唐山.先后视察了唐山铁路机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唐山电厂、唐山陶瓷厂、启新水泥厂和唐山钢厂。  相似文献   

15.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大批伤员亟待救治。全国各地纷纷在第一时间派出医疗队赴唐救灾。作为河北的近邻,山东省派出871人组成的14支医疗队赶赴唐山。30年后的今天,烟台、临沂两地当年参加援唐的医疗队员们,怀着对唐山人民的深切挂念和对震后新唐山的深深祝福,重走了当年的援唐路。  相似文献   

16.
"重温感动,激励生者",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以此为主题,在今年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推出特别节目《唐山1976》,节目通过一个个普通地震亲历者"讲述"地震发生后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对唐山大地震进行全景式、立体式的展现,深刻地体现了亲历者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生日这回事     
每年一到年初,我就和个小喇叭似的,四处广播:“生日了嘿生日了嘿。”被骚扰到的人,算是耳根受伤。更有眼睛耳朵一起伤的.是我可怜的家人,因为我索性在家到处贴大头贴:某某生日还有多少多少天——整个一个倒计时.弄得全家人心惊胆战,夜不能寐。这一拨折腾,总要过了生日那天.才偃旗息鼓,然后养精蓄锐,等待下一拔的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18.
做记者要细心、敏锐。一次,与朋友聊天时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出于关心,自己的孩子而经常翻看女儿日记,一天,母亲却在孩子的日记中读到了孩子留给她的话:“妈妈,请别看我的日记……”其实,这不过是朋友随口一说的小事,但我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父母沟通的范例,于是.我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写出《妈妈,请别看我的日记》,刊登在2005年5月31日《唐山晚报》的头版头条。  相似文献   

19.
8月20日是我的生日。在我度过的生日中,大多平淡无奇,荡不起半点涟漪。然而,我绝没有想到,我的第53个生日,居然那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从那时起,每到自己的生日,我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过第53个生日的情景。那一年,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民主德国。8月19日,我们代表团一行6人,离开世界博览中心莱比锡市来到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次  相似文献   

20.
No.1唐山大地震专题档案收集工作正式启动新华社7月29日消息:7月28日是唐山抗震30周年纪念日,上午,河北各界干部群众1000多人集会隆重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据唐山市档案局官员介绍,我国将着手收集整理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专题档案,其中包括24万多名遇难者的系统资料。目前唐山地震档案虽然已保存了一些,但还没有形成较系统完整的专题档案。根据国家档案局和河北省档案局的安排,目前唐山市档案局已开始唐山地震专题档案的收集工作。征集内容将包括唐山地震预报、震前自然情况、伤亡损失、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等情况,每个主题、每个阶段都将有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