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语文教材应重视插图○侯振海邵玉霞现行人教版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美中不足的是:辅助于教学的课文插图太少。全套四册教材共有课文192篇,设计插图5幅,真正属于课文插图的只有3幅,占1.6%;而现行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全套六册共有课文149篇,插图42幅...  相似文献   

2.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  相似文献   

3.
陆海霞 《考试周刊》2012,(19):38-38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插图是结合课文中叙述的事物描绘出的具体形象。插图在语文教材中具有形象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因此,在工作实践中,作者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具体形象,直观性强,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和启迪性,非常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5.
课文插图足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常态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插图的运用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和课文密切联系,相得益彰,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助课文插图阅读,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插图,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引导小学生通过插图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或感知不熟悉的情境,让课文插图切实为小学生理解课文服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引导小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  相似文献   

9.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我们的常态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会教材的编排特点,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没有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王定红 《考试周刊》2011,(14):20-21
课本中的插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课后练习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翻开现行的苏教版语文课本,一幅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插图令人浮想联翩,让师生爱不释手。插图不仅是课文内容的直观再现,而且是课文重点、难点的体现。细致传神的插图不仅美化了教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朱瑛 《辽宁教育》2010,(4):33-35
一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发挥小学语文插图作用之浅见□陈增信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一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我们的常态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会教材的编排特点,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没有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是低、中年级教材,基本上每篇课文都安排了一幅、两幅甚至多幅彩色插图.这些彩色插图的凸现,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发展思维能力等提供了极好的平台.那么,如何紧紧依靠插图,灵活运用插图,为口语交际服务呢?  相似文献   

17.
<正>打开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课文插图却正越来越被忽视,越来越边缘化。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课文插图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轻描淡写、一语带过。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进入语文教学之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有效地使用插图,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稗益。一、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适时地使用插图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教学《三只白鹤》时,可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画面描绘的是湖边柳树下三...  相似文献   

19.
在新编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形象而生动的插图.在教学实践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感兴趣.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明显提高.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李君 《教育艺术》2009,(8):12-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的感兴趣,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