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出版广角》2021,(18):90-92
我国乐理教材的编写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乐理教材以曾志忞、丰子恺、刘质平、萧友梅、吴梦非为代表的国人译介的外国乐理教材改编而来,这些乐理教材的编写以西方音乐知识体系为框架,向我国介绍了西方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大量的乐理教材出现,呈现多样化趋势.乐理教材的编写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对弘扬民族音乐、推进美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慧平 《大观周刊》2013,(5):34-34,81
20世纪60年代,西方音乐学研究者首开始了对城市音乐的研究,既而产生了人类学的另一个新的分支城市音乐人类学。伴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发展和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学者也不再局限对民间音乐的研究,而是逐步开始了融入到了对城市音乐多元化的研究中。本文章主要对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的现状,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了总结,另外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希望中国省市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更加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王君  张晓锋 《传媒观察》2023,(12):114-120
无线电是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最早表现形式是无线电报。本文聚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人对无线电技术引进的历史,试图探讨:无线电技术是在何种社会环境下传入中国?引入后国人是如何认知与接受无线电?研究发现,无线电最初是被国内报刊当作一门时下新兴的、具有多重功能的西学先进技术予以介绍。待至1905年,清政府为防西方列强“阑入”,主动引进无线电报设备,并小规模地应用在军事领域。无线电旋即从一种西学观念转变为传递军事信息的手段。辛亥革命之际,无线电技术在战争中发挥出重要的情报传递作用,并从军事信息向新闻信息领域扩散。至此,无线电成为报刊报道新闻消息的“中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闻传播的速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为研究文本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该报对中国音乐的报道.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加之西方乐迷的音乐审美倾向使中国音乐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创作既可以融入当代国际文化潮流又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时代音乐.  相似文献   

5.
许颖慧 《大观周刊》2012,(13):22-22
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研究和认识达到理解,而非纯粹的技术分析本身。我认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音乐技术分析的层面上,而必须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史实和文本进行意义的阐释,从而达到探究其音乐本体背后的人文精神。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学术取向应是“融历史研究与音乐分析为一体的音乐批评(criIicism)”。  相似文献   

6.
一 佩里·安德森是英国第二代新左派代表人物、英国马克思主义代表理论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1](本文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西马”两个范畴,使用上存在明确区别,详见注释)研究的权威专家,其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被视为西马研究的开山之作、经典之作。安德森的“西马”研究曾一定程度上介入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更对中国本土的“西马”接受与研究产生重要影响[2],早期阶段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抱一是中国早期西方油画艺术开拓者。他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西洋绘画,并发表多篇油画艺术的文章,促进了国人对于西洋绘画的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时期,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歌舞音乐成为人们的重要休闲方式。清末民初我国的早期钢琴创作,就是国人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心理在钢琴作品上的体现,是对民族变迁的真实记录,蕴含了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钢琴艺术起源于西方,在进入中国短短的两百余年时间里,尤其是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不断吸收西方钢琴音乐的形式与技巧,同中国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不仅是对古代音乐进行延续,更在传统单音体系上发展出复音思维为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我国钢琴艺术得到了不断丰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寄簃文存》来看,沈家本主要通过比附与辨异两种方法贯彻了"会通中西"的法制改革思想。沈家本以中国传统法制比附西方法制,尽量拉近了国人与西法的心理距离;对西方法治主义与传统法家法治主义进行辨异,尽力消除了国人对法治主义的顾虑。  相似文献   

11.
近代教会医院出现之前,西方医学卫生观念在我国的传播屡屡受阻。西方传教士为利于传教而创办教会医院,开启了西方医学卫生观念在华传播的新局面。由此,近代教会医院作为新型的知识空间媒介,促进了对于西方医学卫生观念这一新思想的结合与转换,同时重组了中西方医学卫生观念的转化,在重构中国传统医学卫生观念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了国人的思想启蒙。在这一场中西方文化知识观念的“对话”中,讲究现代医学卫生观念逐渐成为近代中国国人的新常识。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部作品中,西方音乐色彩的独特性与西方传统文化相融合,有助于读者了解欧洲传统历史文化,以及欧洲传统音乐在历史上走过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主流音乐舞台,并使之发扬光大,是广大音乐人孜孜以求,努力探索的。我们发现将中国的音乐理念、音乐元素,运用西方音乐的最新表现形式来体现,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方式。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中西方音乐元素的堆砌,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建立者主要是来华传教士,因传播教义所需,博物馆的教育属性亦随之而起。济南广智院是近代山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其馆内的藏品与展览等让当时大批国人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新思想观念以及世界较为前沿性的新闻动向,为国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广智院针对不同群体施以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如此拓展了近代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为我国博物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15.
谭丽 《新闻春秋》2023,(6):71-79
20世纪20年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市场和资本力量的强势崛起使得中国的现代性从早期对民族国家的想象日益嬗变为对都市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想象,带有现代性印记的“摩登女郎”女性形象应运而生。她们所引领的都市流行风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成功地在中国动荡年代风靡了整个社会,建构起“摩登时代”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也投射出国人对现代女性以及现代生活的想象。但随着国内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摩登女郎”及其构建的消费文化遭到官方政府和社会舆论不遗余力的围剿,“摩登女郎”被冠以“帝国主义的推销员”与“时髦的叛国者”的罪恶头衔,为都市女性群体的时尚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强加上一层民族主义的色彩。但“摩登女郎”用消费时尚的行为和言论斥责,对官方政府和社会舆论的规训发起了有力的反击与挑战,洋货入超的贸易数字出现了不降反增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MBA教育的引入,该理论方为国人知晓,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则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与建设而逐步深化的。进入90  相似文献   

17.
早在鸦片战争前夕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新闻纸略论”一文就将西方的新闻自由概念介绍给了国人。19世纪末,著名翻译家严复又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书译成中文,即《群己权界论》(20世纪初出版)。然而,这一时期的国人并没有对新闻自由的意义给予更多的关注。直到爆发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尤其是经过新文化运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新闻自由思想及实践的意义才为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与从西方输入的民主与科学思想颇为相似,新闻自由,无论就其思想认识或是社会实践而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一百年的时间中,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坎坷与艰辛的追逐。本文将对这一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特  相似文献   

18.
余玉  吴琴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1):91-107+128
近代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在早期国人译报实践中萌芽,在国人自办报刊中历经“耳目”与“喉舌”之间的“统一——偏移——强化——统一”的循环过程,从而在近代报刊实践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嬗变轨迹。具体而言,报刊“耳目喉舌”功能孕育于早期国人报刊实践,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辩证地提出报刊“耳目喉舌”论并逐渐向“喉舌”功能偏移,清末革命派报刊不断强化“喉舌”而轻“耳目”功能,民初随着新闻业从“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向,报刊“耳目”功能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向“耳目喉舌”功能回归。在报刊实践语境中辩证考察近代报刊“耳目”与“喉舌”功能的关系,探寻其独特演进轨迹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畸轻畸重的现实表征,对当下新闻业有效发挥其功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大批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强国富民之策。李善兰在他们当中堪称近代中国科技先驱。他以科技为先导探索西学之路,并在此过程中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向国人系统介绍了西方先进成就,大开了国人眼界。  相似文献   

20.
李杰 《大观周刊》2012,(28):49-49,47
基督教音乐是西方音乐艺术的源头和精髓,赞美诗是基督教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运用民族的语言、通俗易唱、和声丰满、灵性充盈而普及到全世界,在各国的基督教教堂中扎下根基,得到传扬。自t904年,英国牧师党居仁在赫章、威宁传教途中招收彝族入教以来,黔西北彝区的基督教活动一直延续不断。基督教文化在黔西北彝区一百余年的侵蚀与渗透,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当地彝族原有的文化样式,特别是赞美诗音乐的传播,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信教彝区的民间音乐文纯椿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