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自明末以来,学界一直把《四时宜忌》视为瞿佑著作。北京图书馆藏明佚名辑《居家必备》本之《四时宜忌》即署名瞿佑,《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四时宜忌》称:"明瞿佑撰,佑字宗吉……此书记十二月所宜、所忌……虽博,究不免伤于芜杂也。"清顺治间《说郛续》、清《逊敏堂丛书》、清《得榭楼杂录》均  相似文献   

2.
《涵芬楼烬馀书录》著录的张隽刻本《近思录》为“正德刊本”,实为明崇祯九年刊本.《贩书偶记续编》著录的李文炤集解《近思录》为“乾隆间四为堂刊”,当为雍正十二年四为堂刻本.江永《近思录集注》嘉庆十九年王鼎校刊本,《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的著录不妥.江永《近思录集注》同治八年江苏书局刻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著录为“清光绪八年应宝时特刊本”,有误.蔡模《续近思录》十四卷,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著录的书名、卷数皆误.  相似文献   

3.
诸多材料对祁刻本《说文解字系传》所附《校勘记》撰者的著录不一致。或为承培元、夏灏、吴永康,或为祁隽藻。或为苗夔,而只有第一种才是正确的。不论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统一《校勘记》撰者的著录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唐代司马贞在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作的《索隐》中曾三次提及《文翁孔庙图》:“唯《文翁孔庙图》作七十二人。”①“如《文翁图》所记,又有林放、蘧伯玉、申枨、申堂,俱是后人以所见增益,于今殆不可考。”②“《文翁图》作‘国选’,盖亦避汉讳改之。”③ 《文翁孔庙图》,应该就是《隋书·经籍志》中著录的二卷《蜀文翁学堂像题记》。这本书在新、旧唐志中均有著录,但  相似文献   

5.
《六十种曲》本《赠书记》传奇题为无名氏作,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未予著录,《重订曲海总目》、《今乐考证》、《曲录》均著录,为无名氏之作。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亦均列为无名氏之作。经考证,本人认为《赠书记》即《检书  相似文献   

6.
(八)史评1.“史评”类目的设立与史评体史书评论、考辨史事与史书的专门著作,称为史评体史书。“史评”作为史部类目,是南宋晁公武私撰书目《郡斋读书志》首先设立的。类内著录图书二十三部,视其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评论著作,如刘知几《史通》、吕大忠《吕氏前汉论》、杨桔甫《三国人物论》等;二是考辨著作,如刘放《东汉刊误》、吴旗《唐书辨证》与《五代史纂误》等;三是注释著作,如司马贞《史记索隐》、窦苹《唐书音计卜等。晁氏之前,注释类著作,大都随本书著录;评论与考辨著作,或随本书著录,或著录于“杂史类”。如《…  相似文献   

7.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手抄本《西游记记》,作为晚出的《西游记》评点本,颇耐寻味。本来《西游记》的评点本极多。明末署名李卓吾评点的“李评本”往往借小说情节生发点染,“以痛哭流涕之心,为嬉笑怒骂之语。”(《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凡例》)其中不乏对作品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精彩处的点睛,也不乏对《西游记》美学价值的肯定。清初康熙间汪象旭的《西游证道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8.
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题为“夏天桔《正思斋文集》”的稀见元人别集。二书只有卡片著录,其中一部在普通古籍馆,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8册。”另一部在善本部,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4册,10行21字,无格。”但未见于《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可能是近年来从普通古籍中提取的善本。  相似文献   

9.
欧阳山“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沙汀“三记”三部曲:《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梁斌“红旗谱”三部曲:《红旗谱》、《(?)火记》、《抗日图》。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非书资料著录规则(修订报批稿)》及《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对中西文非书资料著录的著录项目、著录格式,“一般文献类型标识”与“文献类型”,责任说明,制作情况,以及载体形态项等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类书类存目二:“《事物考》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傅岩撰。岩字野清,义乌人。”按:此书《浙江省第五次曝书亭呈送书目》云“明傅岩著,四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刊本,明御史义乌傅岩撰”,即《四库总目》所据之本。《安徽省呈送书目》亦著录,唯不记撰人。知当时浙江之外另有安徽呈本。检诸家目录,题傅岩撰之《事物考》八卷未见著录,访之南北各馆,亦未见有藏。唯明代王三聘《事物考》八卷颇见流传,计有:明嘉靖四十二年何起鸣刻本、明隆庆三年王嘉宾刻本、明隆庆四年金陵书林周氏刻本、明万历间钱塘胡文焕刻《格致丛书》本(作  相似文献   

12.
万历刊本“三刻五种传奇”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四十年代,郑振铎自陶氏处得署名“李卓吾先生批评”字样的“传奇五种”,其中《浣纱记》卷首附《三刻五种传奇总评》,自是始知有“三刻五种传奇”之说.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刻“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后又有《琵琶记》、《幽闺记》、《玉合记》、《红拂记》四种,是为“初刻”五部;此后三四年内又相继刊刻《荆钗记》、《明珠记》、《玉玦记》、《绣襦记》、《玉簪记》五部,和《浣纱记》、《金印记》、《香囊记》、《锦笺记》、《鸣凤记》五部,是为“二刻”和“三刻”.“初刻”五部时,书坊也许并无刊刻十五部规划,因销路好,才继有“二刻”与“三刻”,合计十部此谓广义上的“三刻五种传奇”.所含十五部传奇皆非李贽亲批,伪托者可能为叶昼一人所为.  相似文献   

13.
《隋书·经籍志》在著录体例上的创新之一是注明书籍的存亡。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 ,加之《隋书·经籍志》修撰时面临特殊的客观条件 ,《隋书·经籍志》通过“有”、“等”、“各”、“并”等体例的运用著录亡书。  相似文献   

14.
罗健雄 《图书馆论坛》1992,(4):29-32,44
1961年10月,巴黎“国际编目原则会议”就著录标目与著录用词发表《原则声明》以来,现代文献编目标准化在检索性款目编制领域,逐渐由著录正文(主要指著录格式)标准化向检索标目选择及其著录形式标准化发展。日本于1977年根据《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ISBD〔G〕》)修订出版的《日本编目规则预备版》第73~74页刊载标目选定表;1978年12月分别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问世的《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AACRⅡ》)第一部分为“著录”、第二部分为“标目、统一题名和参照”;1985年1月31日发布、10月1日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以附录形式首次作出关于标目和参照的统一规定。上述各国文献编目标准化的发展表明,实现完善的编目标准化必须将检索标目和著录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关于改革“图书馆目录”课程的初步设想》(发表于《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年第2期)一文中,我们以GB3792系列国家标准中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与《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为基础,对比了中、西文文献著录中的相同之处,提出了“图书馆目录”课程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中,我们仍从GB3792系列国家标准和《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出发,分析中、西文著录中的某些不一致现象,再次讨论“图书馆目录”课程改革的可能性,并就文献著录标准化的一些基本原则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潘祖荫、叶昌炽与《滂喜熹斋藏书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滂熹斋藏书记》一书的作者、编纂过程及其解题著录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记节前夕,《燕赵都市报》刊登了一篇署名黄山的时评《中国记八大“病”》。这“八大病”是:手质增“伸”病、软骨病、富贵病、膨胀病,懒惰病、谎言病、势利病、虚荣病。同一天的东方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刊登的同是黄山的时评,却成了《解析中国记十大“病”》。这一下,可把我闹糊涂了:作为中国记的一分子,我到底是患八种病,还是惠十种病呢?  相似文献   

18.
论著录信息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论述现代文献著录基本要素之一“著录信息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对各类型文献著录的重要意义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9.
科技论文中“标准”著录格式的探讨《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顾泉佩郑美莺随着参考文献引用范围的扩大,各种“标准”被引用的数量也日渐增多,但国家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中却并未对“标准”的著录格式作出规定。为此,文献[1]就标准的著录格式作了规范,给出以下...  相似文献   

20.
王志 《新闻三昧》2004,(6):44-44
笔给全国很多报刊社当过特约记和通讯员,现在是《中国化工报》特约记和《工人日报》通讯员。通过十几年的“业余记生涯”,我认为,当好报刊社的特约记和通讯员必须具有“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