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丽 《职教论坛》2003,(22):51-52
优等生是指班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大多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在班级中,优等生是学生中的骨干和榜样,老师的得力助手,深受老师和家长宠爱,他们周围充满了掌声和赞美声,而一旦遇到挫折,他们的内心极易发生急剧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并出现一定的心理偏差。一、优等生心理偏差的成因1.“成绩拔尖”容易产生骄傲自负心理骄傲自负主要表现在思维敏捷、成绩拔尖的学生身上,特别是一些长期担任班干部或竞赛获奖的学生尤为明显。如学生陈某在高一时,一直是名列前茅,由于没能正确对待以往取得的成绩,变得骄傲自大,缺乏继续踏实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理今社会虽然十分呼吁素质教育,但在很大程度上考试依然是老师的法宝:分数仍然是学生的命根。分数的高低不可避免地决定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喜怒哀乐,因此,参加了比较重大的考试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会使他们降低自信,缺乏动力;甚至还会引发生一些心理疾患,影响他们一生的正常发展,及时地发现、分析,并及时拿出调整措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合理性教育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中学生,是思想非常活跃的一代,也是知识面较广的一代。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他们中间的一些人时常产生一种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对老师的正确教育往往难以接受,有时还故意顶撞.老师、漫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在他们的心理中厌烦“正统教育”、热衷时髦等。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应正确调整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4.
封建教育意识教师对学生心理研究欠透彻,特别是面对身心急剧变化的中学生,他们心理上要求独立,强烈关心自己本身的存在,逆反心理强,有如小草要顶破土层才能生长一样,时时反抗、抵触老师。这时老师不从根本上去找原因,只慨叹一代不如一代,奉行“黄荆棍下出好人”的信条,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强制压服,扼杀他们的天性,泯灭了他们的创新火花。权威意识教师对学生一味施压,你在我这儿读书,就是我的私有财产,我如何说,你必须如何做,教师对学生享有生杀大权。当今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为管好孩子,同老师签下君子协议,子女不听话,老师…  相似文献   

5.
师生沟通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老师经常抱怨与学生的沟通难:现在有些学生不仅不听话,有时甚至还会公然顶撞老师。这种现象在学校虽不算普遍,但为数也不少,而且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师生交往也日趋复杂,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话已不再是过去的“言听计从”了,他们不仅要考虑老师的话是否正确,还会考虑在心理上能否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要学会把握沟通的心理特点。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analy-sis)理论是美国人伯恩(EricBerne)于1957年最早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状态一般由儿童状…  相似文献   

6.
一、用心关注学生心理,做到知己知彼 现在的青少年是特殊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祖辈和父辈的呵护和关爱中,他们娇生惯养,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和强烈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在情感上关爱他们,在情感上引导他们,在着眼未来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以情作为出发点,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育人的工作其实就是育心.我们常常追求让学生乐学、愿学、会学,同时也常常困惑于此.其实老师们只要在他们的心理上找到原因你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7.
表达不完整,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生疏使得他们不敢自信,压抑的心态产生不良的情绪。这时老师要及时融入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交朋友,从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逐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原因,找出这部分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用他们的优势比别人的不足,鼓励他们建立生活的信心。二、道德意识方面的心理培养在技工院校的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朝晖 《教书育人》2008,(10):62-63
现在的学生更多地思考人生、社会,更多地关注自身以外的社会百态,并企求寻得自认为正确的答案。他们远没有以前的学生单纯,他们生理、心理变化较大,心理发展明显地呈现出脱离父母、教师的态势,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大大提高。思想意识日趋复杂,给他们做思想工作难度加大。在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时,他们不需要你讲大道理,更不愿听到的全是指责,他们只希望班主任与他们坦城相待,实话实说,能听到掏心窝的话。  相似文献   

9.
当前,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关注更多的是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给初中学生带来了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中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烦恼。我们必须调查、了解、研究这些压力和烦恼,以便对症下药、正确引导,使他们步入健康之路。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烦恼,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来自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父母一味地要求高成绩,缺少和孩子沟通、交流。2.来自老师。某些老师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对待学生武断、不听学生的意见想法等。3.来自同学之间。同学私下议论、孤立或不被同学理解、接纳;相互…  相似文献   

10.
从事职专学生思想教育多年 ,工作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但乐在其中。在付出中体味着愉悦 ,也使我更深刻地领悟到“这些孩子”们更需要爱。各类学校的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爱 ,而职业中专的学生就更需要教师的爱。从生源上看 ,职业中专的录取分数线低 ,而且学生分数段悬殊较大 ,从三四百分至一二百分参差不齐。这就对从事职专学生教育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也增大了教育的难度。从学生入学后的心理特征看 ,职业中专学生除了具有同龄人的共同之处外 ,心理冲突较强烈 ,心理成熟较早 ,在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几种心理矛盾 :  一、独…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各种教法学法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却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交往、对学生的心理分析。特别是我们初三的化学老师,只与学生交往一年,一般不带班主任,对学生各方面了解较少.导致在教学上忘记去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心理状况。孙子兵法讲“攻心为上”,如果我们能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心理需要,使之对学习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其知识接受的效率将高出不健康的心理许多倍。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不注意阅读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阅读被动粗浅,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学生的阅读枯燥乏味,欠缺应有的灵气与活力。更有一些学生视老师和课文高高在上,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课文讲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很少加上个人的思想和认识,缺乏质疑意识和创新思维,致使阅读教学失去应有的张力与生气。依据教学实际,笔者试从六个方面的教学细节人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灵气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贾淑英 《吉林教育》2005,(11):22-23
1.批评学生要抓住心理状态。做班主任工作,常常遇到一些学生不愿学习,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很多。对于他们的错误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是老师教育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批评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抓住心理状态,因人而异,因事而论,个别学生个别对待,让学生在心灵上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一次下午自习课,两名学生忽然打闹起来,相互扔书本,各自面红耳赤。他们的举动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这时,多数学生把日光投向老师,都认为老师一定会大发雷霆,好好教训他们一顿。可是我很平静地走到他们面前,和颜悦色地说:  相似文献   

14.
孙国海 《教书育人》2001,(23):39-39
在班级中,优等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以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成绩优秀、道德行为端正而受到班主任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的重视和宠爱,他们时常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习成绩的优秀、道德行为的端正与他们心理健康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很出色,师生交口称赞的学生,也可能心理发展是不健康的。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竞争和参与意识的增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空前活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意识日渐增强,导致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成绩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5.
柯青兰 《成才之路》2023,(21):141-144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中职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学校、教师和家庭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心理意识,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优良、健康的心理意识,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中职学生心理意识引导可采用以下策略:加强学生自我意识引导,注重发挥家庭教育职能,积极发挥学校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刚走出校园,年龄与学生接近,教育方法、工作经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往往产生怯场、畏惧心理。特别是现代大学生由于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已经不像中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把老师看成是真理的化身,他们经常持批判观点看待老师,尤其是班主任。  相似文献   

17.
1.让学生的心态好起来 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老师如果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心理感受、负性情感,而这些心理感受、负性情感一旦形成和发展,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生存、个人感受、师生关系和班级管理产生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况发秀 《山东教育》2005,(31):62-62
表扬批评都慎重美国学校的老师表扬学生很“慎重”,很少突出表扬某个学生。老师们认为,突出表扬有两方面不宜:一是重点表扬某个学生,会暗示别人比他差,使受表扬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傲气十足,增加学生间的不平等感;二是担心受到表扬的学生因太过重视“名”,只顾“取悦”老师,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误导,当得不到表扬时就会有失落感和受伤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姑息,美国老师通常会对他们特别“关照”的。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不少学生缺乏自信心,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他们依赖于老师、补习班的帮助、辅导。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形成了不良的依赖心理。他们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具有依赖性格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由此可见,依赖心理危害不浅。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去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呢?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听老师话……”“上课要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把老师上课讲的记下来……”笔者想,只要是或曾经是学生的人,对类似的这些话都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很多家长在与教师交流时也极力表明他们的态度:他们相信老师。在他们眼中,老师对他们的孩子有着不容忽视的管教作用,有着相比家长而言更大的威信,能更好地教导他们的孩子。心理学指出,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赞成或否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自古以来,我国家长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以崇信占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