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入广告饱受诟病,却鲜有法律层面的回应。广告表现手法的变换不是植入广告游离于《广告法》之外的理由。植入广告属商业广告,理应受《广告法》的规制。目前,植入广告涉嫌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部门应就植入广告出台专项规定,从植入广告的内容、形式、数量、时长、运作以及违法制裁等方面加以规制,整肃植入广告存在的乱象。  相似文献   

2.
《广告法》调整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包括个人。而在《食品安全法》的规制下,个人被列入虚假广告的责任主体范围。广告保荐人被课以严格责任和连带责任,成为民愤之宣泄口。保荐人的地位和经营者大不相同,在广告中也不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其权利、义务统一于合同行为之中。广告保荐人和消费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立关系。法律就不应当课以比经营者更重的严格责任,也没有理由让其承担所谓的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3.
依据最新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向虚假广告的经营者依法追究责任时,亦可要求虚假广告的代言明星承担连带责任。文章通过检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探讨完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连带责任的路向,希冀能更有效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当前,企业为了营利,选择利用明星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来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出现了不少起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事件,而我国《广告法》中没有规定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由于法律上的缺失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消费者的信赖利益得不到保护,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律对房地产虚假广告的责任分配做了初步的规定,各责任主体都要对自身的虚假广告行为承担责任。仔细考量现有的法律责任分配体制,明确具体案件中法律责任的分配,完善现有的分配体制,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虚假广告对广大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侵害。近年来,虽然不断有虚假广告被曝光,但虚假广告却禁而不绝,究其原因,我国现行《广告法》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本文在阐明虚假广告及其法律特征以及当前法律对广告活动主体相关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对广告活动相关主体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用以防范和治理虚假广告,从而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我国《广告法》对名人代言广告没有规定,因此,关于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问题倍受关注。为了完善我国广告立法,规范名人广告,进而明确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必须明确名人在代言广告合同中的法律地位,厘清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负法律责任的法理基础,进而明确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现今大量虚假广告,虚假服务充斥着媒体,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不切实际的宣传。对产品及服务天花乱坠的夸词,不仅对其他合法经营者造成损害,破坏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使得整个市场净化度不够,最重要的是模糊消费者的视野,损害其利益,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造成了侵害,从而对整个市场和社会造成危害。本文通过分析虚假广告现状极其存在原因,为有效防治打击虚假广告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荐证广告是指广告主以外的第三人,包括个人或者机构以自己的意志通过各种形式对产品进行推荐、证明的一类广告。近年来,虚假荐证广告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明星代言虚假广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明星虚假荐证广告行为的规定存在较大缺陷,明星该如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告业的不断成熟,人们消费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普遍增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倍受社会关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和《食品安全法》第55条对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有所规制。但实际中仍缺乏一定的操作性。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目前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相关法学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的实现,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更好地完善,促使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大量存在,不仅挫伤了人们对广告的信任,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正当的竞争关系,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虚假违法广告泛滥,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名人广告一旦存有不实内容将对消费者造成损害,但目前我国法律对此尚未作出明确规定.本文认为应对名人在广告中的应尽义务加以明确规制,以杜绝广告中的虚假成份,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其中不乏虚假广告。虚假广告的盛行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可以说虚假广告已经成为威胁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大社会“公害”。我国应当完善广告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广告经营者的素质,并实行广告行业自律以加强对虚假广告的规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明星代理虚假广告的事情屡有发生,明星代理广告因内容虚假而损害消费者权益。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改明星代理广告的连带责任为与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并列承担法律责任,提高惩罚的力度;同时,明确规定任何公民或组织都可以对执法机关提起渎职的公益性诉讼,是增强执法机关依法监管责任,减少或杜绝虚假广告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必须真实、合法、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广告的限制规定。广告侵权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必须依法确认广告侵权的责任构成,确认侵权行为主体和索赔主体,并视具体情节对广告侵权行为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一现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危害性。本文从侯耀华代言十则虚假广告案例出发,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分析大众消费者选择明星代言产品的原因,通过对现行法律规范的阐释与借鉴国外相关的法律,指出明星做虚假代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并提出一些相关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告真实性原则与大众媒介的广告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广告法》将广告真实性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然实践中虚假广告行为却屡禁不止,尤其是此类案件中对媒介法律责任的认定及追究仍存在较大的问题。该文对媒介的广告法律责任责任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另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即媒介消费者的法律定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虚假广告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不仅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同时也对市场管理秩序及其他合法经营者的权益造成损害,特别是在呼唤诚信的今天,对虚假广告的规制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9.
虚假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但是虚假广告罪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极少,究其原因,是虚假广告罪中"虚假广告"界定不清,虚假广告罪侵犯的客体认识错误以及虚假广告罪的行为犯属性被忽略。"虚假广告"是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做出错误判断的广告;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法益是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其行为性质是行为犯。基于此才能准确界定大量存在的虚假广告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并准确地对行为人施以刑罚。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在其产品或服务中邀请明星担任证明者、推荐者或形象代言人。由于某些利益的驱动,明星在商业广告中,传达虚假信息,甚至欺诈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已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潜在社会危害性不可低估,众多消费者因明星效应而屡屡上当受骗,司法实践中也曾出现状告明星的现象,但明星对此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该问题还未引起法学界足够的关注。本文在对明星虚假广告的法律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明星虚假广告有悖诚信原则、属于共同欺诈、构成侵权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