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概念.在对"美丽中国"的概念进行深刻学习的基础上,笔者以"美丽中国"的角度和标准,分析了现今校园文化的现状,探讨了将"美丽中国"深入贯彻到高校文化中去的必要性.同时,倡导学生树立健康道德观,提高校园文化层次,发展内涵式校园文化,形成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等,最终使得"美丽中国"理念细化为"美丽校园"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国家旅游局确立了"美丽中国之旅"的国家旅游形象。对"美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战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国家整体旅游形象所涵盖的特性、内涵、形象标识构建和推广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国家未来发展的诗化愿景,特别强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并整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建设结构。"美丽中国"背景下生态文明不仅强调自然生态之美,更突出强调人文生态之美。想象共同体作为具有共通习性、感觉与价值联接的相对自主性的场域,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旅游品牌价值。基于"美丽中国"及"美丽中国之旅"背景的国内外旅游者尽管存在着文化认知、历史认知和旅游体验等层面的差异,但在政治、文化、传媒、影视,特别是旅游互动中,逐渐从"我者"和"他者"视角内生或他构为具有共同认知和理解的"美丽中国"想象共同体,并最终在内生和他构的基础上融合为全面、综合的"美丽中国"图景,使"美丽中国"以想象共同体的形式成为未来中国的国家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美丽中国",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社会总布局。本文从城市规划视角分析美丽中国评价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并结合具体问题,从目标体系、保障体系、反馈体系3个方面提出完善这一视角下美丽中国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在他的自然观、社会观、实践观中,这些思想对构建美丽中国的启示是:构建"美丽中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构建"美丽中国"必须既满足人类利益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构建"美丽中国"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建"美丽中国"必须加强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美丽校园"的提法出自"美丽中国"的国策。美丽校园与美丽中国的关系,至少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丽校园是美丽中国整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建设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二是构建美丽校园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孵化器,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关键机制就是要从青少年抓起,美丽中国的建设缺少了对青少年的唤醒,缺少了来自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宣传教育和筹划配合,就会失去活力和保障。通过美丽校园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而作为当代和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和主体力量,大学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是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却并未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不断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他们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任务。"建设美丽中国"之举,从经济学意义上设定了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生态目标,发出了保护自然生产力的生态要求,同时蕴含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报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校园则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以来,舟山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设美丽海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及"海洋强国"大力支持了海岛建设.对建设中仍存在的规划导向不明确,产业经济支撑单一,海洋特色文化传承滞后问题的分析,提出美丽海岛要通过完善政策、新型产业带动、生态可持续、文化有力传承等才可继续发展建设美丽海岛.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新思想,为中华儿女构筑了一幅心向往之的共同愿景。毫无疑问,这也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教育,美丽教育落脚于美丽校园。我憧憬的美丽校园,应该有童趣盎然的美丽环境,应该有儿童本真的美丽课程,应该有携手儿童的美丽教师,等等。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共同塑造心灵自由、情感飞扬、个性舒展的美丽儿童,因为儿童才是校园里真正的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建设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农用电力线路改造接收作为深化"美丽乡村"电网体制改革重要环节,倍受各级政府和供电企业重视.本文分析了农用电力线路改造接收的背景,阐述了改造接收的主要措施,进一步提出了做好改造接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表征,它是环境美、社会美、文化美和生活美的内在统一,内涵非常丰富。"美丽中国"建设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新精神,它具有坚实的社会现实根基、鲜明的历史逻辑和独特的制度自信。术语创新、文化精神、实践创新和开放创造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动力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开启人类新文明上。深入研究"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社会需要是高校发展的动力,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林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文章基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视角,阐述了林业高校特色办学的现实意义、内涵以及路径,对指导当前林业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来,全国农村普遍开展的积极探索。但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还存在包括思想认识上的刮风跟风,内涵理解上的浅显漏缺,发展观念上的偏激偏颇,建设指导上的重硬轻软,实践行为上的双料模仿,发展模式上的武断推崇等在内的诸多误区,亟待阐明其表象,透视其成因,并提出规避思路。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美丽中国"建设愿景后,加快高校人文地理学专业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文章从人文地理学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出发,结合人文地理学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从个人、家庭、教师和学校角度提出加快人文地理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深化人地协调关系认识,响应"美丽中国"这一民生福祉号召。  相似文献   

17.
要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需要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生态伦理界的热切回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实现永续发展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美丽校园,一种诗意的表达与追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一词激起社会各界强烈共鸣。各种解读赋予了"美丽中国"新的内涵,发人深省。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自然联想到一个词:"美丽校园"。"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那么,美丽校园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国家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十九大报告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高职大学生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力量之一,其职业方向大多是生产一线,其生态素养将直接影响"美丽中国"建设,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本文以上海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态素养现状调查为依据,指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把培育学生的生态素养纳入培养目标,夯实高职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厚育绿色文化,最终提升生态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何景毅 《文教资料》2013,(16):75-77
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