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向语语言特征及调整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向语是儿童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对儿童的简易化的使用域,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要语言信息输入。文章以儿向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在语言复杂程度上的调整状况为视角,综述介绍了西方心理语言学家对英语国家儿向语的研究,以及中国近十年来在儿向语研究上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成人的话语和儿童的话语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要确保会话效果,成人和儿童的对话就要尊重这些特点。儿向语就是成人同儿童交谈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要语言信息,对儿童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有效使用儿向语是少儿外语教师的应备素质。  相似文献   

3.
成人的话语争儿童的话语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要确保会话效果,成人和儿童的对话就要尊重这些特点.儿向语就是成人同儿童交谈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要语言信息,对儿童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有效使用儿向语是少儿外语教师的应备素质.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西方学界有关儿向语的研究超出了儿向口头语的范围,已经发展到了动作语的层次。本文在对儿向动作语最新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儿向语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评价了儿向动作语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该研究会对儿童早期语言发展、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有重大的启示,对双语、双方言儿童如何顺利度过语言"沉默期"这一语言发展的特殊时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还指出,对汉语普通话环境下儿向动作语的研究有利于全面观察人类语言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更深入地了解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儿向言语是指儿童的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对儿童所使用的简化的语域,它是儿童语言习得初期最重要的输入形式。儿向言语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具有与成人间话语不同的特征;儿向言语还随着儿童语言和认知的发展调整复杂程度;成人文化水平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儿向言语产生差异进而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掌握儿向言语这些特征并能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儿向言语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儿童英汉词典释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英语习得的过程和结果。儿童英汉词典的编纂应该遵循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重视儿童的语言基础和生活经验,更应该尊重儿童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心理认知特点。本文从儿童二语习得的规律入手,探讨了儿童二语习得对儿童英汉词典释义的影响,从而给儿童英汉词典编纂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语块。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模仿能力强,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语块的特点使儿童在初学英语时便关注语言中的语篇层次,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儿童学习英语发现:特定交际对话中简单的句型框架,配以语义性强的词汇可以帮助儿童学习者轻松习得英语,建立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儿童早期形成有利的英语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8.
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母语的习得充分说明了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语言环境有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之分,它们对二语习得有着不同的影响.文章还论述了创设语言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儿向言语是儿童的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成人)与儿童交谈时所运用的一种特殊语域或语言风格.是一种儿童易于理解的简化的语言形式.也是儿童语言习得初期最重要的输入形式之一。儿向言语在语音、词汇、语义等方面有着不同于成人间话语的独特特征.对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提高儿童语言发展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形式,英文儿歌可参照儿向言语的特征来进行选择或编写。  相似文献   

10.
妈姆语是母亲对儿童的简易化的语言使用域,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要语言信息输入;本文以妈姆语的特点与儿童语言习得自然顺序之间的有趣对应关系为视角,综述介绍了西方心理语言学界对妈姆语的研究。本文第二部分讨论了妈姆语研究成果对第二语言或外语教与学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儿童母语的习惯充分说明了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语言环境有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之分,它们对二语习得有着不同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创设语言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雷春华 《海外英语》2014,(20):32-34
该文以二语(外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和牛津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框架为基础,分析和解读了儿童和成人学习者所适用的语言学习策略。该文认为,关键期儿童具有二语习得的天然优势,但智能不够成熟。非关键期成人不具备二语的天然习得优势,但后天智力成熟。语言学习策略如果得到科学处理和灵活安排,能够助推关键期儿童的二语习得优势,改善其羸弱的智能,也能发挥成年人成熟智能的长处,弥补其在天然语言习得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提出来的,儿童能够高效而成功地获得母语的根本原因是儿童拥有天生的语言能力或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产生后被众多二语研究者引入到二语习得领域,其中大量的研究集中在二语初始状态的问题。对普遍语法框架下的二语初始状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厘清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语习得除了受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迁移、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外,也受社会因素、语言输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宁夏回族聚居地区群众因其民族信仰的独特性及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很多回族儿童除了母语汉语(夹杂伊斯兰语)之外,同时学习阿拉伯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使得这一地区儿童的英语学习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运用二语习得"学习—习得假说"理论,研究其学得与习得的独特性,期望能对这一区域的中、小学英语学习及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年龄的差异、语言习得机制的差异、语言习得环境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儿童语言发展源于认知,认知的发展对于儿童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儿童认知语言发展过程的规律,正确看待儿童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影响,探讨在儿童语言关键期培养儿童第二语言习得方法,这对儿童的大脑发育、语言表达以及认知能力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介语作为从语言的初始了解到地道掌握的相对系统的过渡,经常被看作是一种语言习得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生成的语言特征的不稳定组合。中介语的僵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其形成是多种因素引起的。通过对中介语及其僵化现象的探索,临沂师范学院实施"一年集中突破,后续分向提高"英语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新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二语习得过程中“逻辑问题”与“奥威尔问题”同时存在。重新审视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本质差异,认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对世界进行认识与范畴化的过程中认知成果,即知识体系与语言同时建构的内容与形式一致的过程;而二语习得是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相脱离的过程,为二语习得中奥威尔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问题进行探讨。中介语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对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及时纠正习得中的错误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新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二语习得过程中"逻辑问题"与"奥威尔问题"同时存在。重新审视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本质差异,认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对世界进行认识与范畴化的过程中认知成果,即知识体系与语言同时建构的内容与形式一致的过程;而二语习得是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相脱离的过程,为二语习得中奥威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