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教育已经开始从初级均衡阶段向优质均衡阶段迈进。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学校转向内涵式发展,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实现异质性、多元化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特色办学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校从特色探寻到特色培育,再通过特色提升,最终实现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2011年“两基”目标全面实现为标志,西藏教育整体进入了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内涵、从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从基本保障转向提升水平、从传统管理转向改革创新的全新发展阶段,工作重点将从“有学上”转刮“上好学”,将从“普及”转向“提高”和“均衡发展”,深层次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教育民主化和公平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应有之意。因此,农村中小学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由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资源均衡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优质均衡;二是由外延式均衡发展转向内涵式均衡;三是从同质发展到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的建设对促进薄弱学校发展和教育基本均衡(一些地区推进“优质均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办好每所学校、培养好每个学生、发展好每位教师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旨归。区域教育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每所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同时,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在“教与学”中走上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已经成为区域推进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专业引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杨小微 《中学教育》2008,(12):10-13
义务教育的“免费旋风”令人欣慰地从贫困县刮到农村再到城市,可以预期,当所有未成年人都能无困难、无障碍地接受义务教育之时,公众的视线将转向每个人所受教育的质量是否均等。如果说,保障教育公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那么,着手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则是学校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职责。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从“起点”到“过程”直至“结果”的分步推进,每前进一步则意味着公平内涵的递进。均衡发展理念中的“均衡”,是有差异的均衡,是追求优质的均衡,也是动态的均衡。就东、中、西不同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来看,大致有如下类型:(1)不断提升底线的“成长性均衡”;(2)强势弱势不断互动和共建的“分享式均衡”;(3)将差异不断转变为发展资源的“有效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6.
跨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老年教育要运用均衡化思维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老年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相对于当前现实存在的学习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均衡、教育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差异过大而提出的发展模式。老年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保障机会均等、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脉络,在“时间-空间-技术”维度框架上注重老年教育均衡化实践的动态性、生态性和能动性,以保障老龄群体终身学习权建立政策目标,以扩大老年教育服务供给为重点内容,以优化老年教育发展手段为补偿工具,以促进数字化赋能发展为技术共融,实现老年教育从“学有所教”走向“学有优教”,落实保障全体老龄群体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论教学均衡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外延转向内涵式,发展的焦点由外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转向内部教育教学均衡。教学均衡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个体特点为基点的促进学生自然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这种教育理念旨在促进学生自然发展,体现学生差异性;这一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公平的本质诉求。  相似文献   

8.
对话视野下教育的内涵式均衡发展揭示了教育系统内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要素平等互存、共生共享的关系。在当前形势下,教育的内涵式均衡发展就是要重新探索对话、共享、合作的内涵,使学生都能找到合理的生存与成长空间,达到和谐的共生状态,最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季彬 《湖北教育》2010,(2):19-19
2009年11月6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两个“重中之重”,并对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社会各界对此充满了关切和期待。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发展阶段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阶段转变,内涵式发展将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2001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提出到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已走过了10多年的时间,在这10多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实现了六大转向:即从基础型均衡走向优质型均衡;从均等化均衡走向差异化均衡;从外延式均衡走向内涵式均衡;从意向性均衡走向标准性均衡;从依赖型均衡走向自主型均衡;从效率式均衡走向公平式均衡。  相似文献   

11.
陈涛 《四川教育》2007,(6):18-18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学校办学特色与均衡发展的关系,是均衡发展的难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两基”人口得到全覆盖,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日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师资均衡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均衡发展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由“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我国仍面临涵养义务教育质量文化生态、精致化城乡教育资源积极差异配置、农村学校优质师资可达性以及农村学校信息化赋能教育等方面的多重挑战。为更好应对现实挑战,我国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案。要推进认知更新,涵养质量导向的教育生态;要体现积极差异,实施尊重多维特征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要打通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三个课堂”融入性应用模式;要坚持全员关注,建立增值教育评价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13.
马瑗 《甘肃教育》2011,(19):30-31
当前,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作为基层小学校长,在这样良好的发展氛围中,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学校层面上实现均衡发展。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是学生、教师、校长和课程。其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有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个层面。外延式发展的路径主要有经费支持、政策保障、师资建设、民生工程等几个方面。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政府主导营造"重教、兴教、支教"的文化氛围,促进教育共生式发展;学校主导强化校本教研,提升各阶段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的重点由外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转向内部教育教学的均衡。教学均衡发展是教育者蕴藏在教育活动中的以学生个体特点为基础促进人的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还是一条教育均衡发展、课程改革、教育公平实现的途径,但作为一种状态其应然与实然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发展重心转移到注重内涵、提高质量上来。但农村薄弱初中内涵式发展困难重重,学校管理者难以进行有效的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教师无力承担内涵式发展重任,教育管理者急功近利与教育发展的长期性矛盾突出,教育资源缺乏制约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造成这些困境主要是缘于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缺失,农村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教育评价机制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有限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的建设对促进薄弱学校发展和教育基本均衡(一些地区推进"优质均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办好每所学校、培养好每个学生、发展好每位教师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旨归。区域教育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每所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同时,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在"教与学"中走上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已经成为区域推进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专业引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内生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县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逐步均衡,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必然发生转变,必须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依赖政府推动的外源性发展转向注重自我发展能力培育、依赖学校主体作用发挥的内生发展。内生均衡要求在尊重不同实践环境和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强调以学校为实施主体,依靠学校的自身资源和优势,通过培育学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发展逐步走向内涵发展。本文将以辽宁省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对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必然走向及其保障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应定位在教育质量均衡;教学质量差距是导致教育质量不均衡的现实因素;要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教育政策的重点应转向教学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制定切实地促进城乡教学质量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