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煤矿开采中开采技术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采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煤炭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煤炭工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能源,而我国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煤炭,占国家能源的70%以上。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煤炭工业的成就巨大,举世瞩目。全国原煤年产量由解放初期的三千多万吨上升到1990年的10.9亿吨。我国煤矿的生产技术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统配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1%,其中综采机械化程度达到33%。已建成8个现代化局,66个现代化矿,原煤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煤炭的开发开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近年来煤矿事故的频繁爆发,严重威胁着生产工作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煤矿生产中,煤层开采自燃火灾无疑是困挠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大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煤炭作为湖南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0%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省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对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促进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就要按照国家提出的“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三步走战略,在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开采、违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矿井,并通过整治整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变煤矿过多、过乱、过散的状况,进一步减少矿点数量的基础上,强化矿井安全管理,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煤矿整体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湖南、和谐湖南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炭开采工业进入现代化,一方面开采技术向着机械自动化、集中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煤炭这种化石能源的紧缺和国家对回采率的要求等,迫使煤炭企业不得不开采地质条件较差的煤层;为了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煤矿的开采技术正是其核心问题。如何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新方法和高新技术,解决煤矿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解决采矿科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结合,是当今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论提高“采煤概论”教学质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煤概论"是一门让非采煤专业学生学习有关煤矿专业知识的课程,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较少的时间、精力,让学生去全面了解煤矿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煤矿的主要开采技术及与煤矿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工作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教师应掌握完备的科学教育体系,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采煤工程实践,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时,组织学生参加煤炭科技创新学习小组.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发展,我国采煤方法已趋成熟,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对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逐步面向国内市场,在矿井开采方面实现日产万吨的超大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核心的生产工艺.因此立足于煤炭开采的前沿科技,考察多方面矿山生产中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优剥采优化策略.采用地质模型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实现更好的精度和速度.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  相似文献   

8.
淮北是一座有着悠久煤炭开采历史的城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一首《石炭诗》记载了淮北找煤、用煤的历史。明代时期淮北是两淮流域规模最大、煤窑最多的采煤区。近代这里出现了官商合办的煤矿有限公司。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在淮北经济结构中一直居于支柱产业的地位,成为支撑淮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经过近50年的大规模开采,淮北市的煤炭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是该市今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城市转型的路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矿第一井”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但在古代都是手工开采的煤窑,其第一井已不可考。近代煤矿指以使用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采煤企业。中国的近代煤矿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煤矿第一井是1876年6月开始开凿的台湾基隆煤矿的八斗子矿井。今天开滦唐山矿的1号井不是“中国煤矿第一井”,也不是中国近代煤矿第一井。但它在中国煤炭发展史和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从18世纪末叶到现在的近二百年问,世界煤炭工业经历了这样两个发展阶段:近代——兴起和全盛时期;现代——由盛而衰时期。这两个阶段的中分年限大致为1913年。关于近代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概况,笔者另有专文,这里主要论述现代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前景。一、主要发展趋势——由盛而衰现代世界煤炭工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发展缓慢,由盛而衰。1913年,全世界采煤13亿吨,比1860年增长约7倍。这一时期发展较快,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它在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面对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的发展要求,面对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煤伴生矿物未有效利用等严峻形势,着力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现代煤矿生产发展要求的煤矿主体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西安科技大学地矿学科优势显著,煤炭行业背景突出,肩负着为煤炭工业发展、为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在对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现状、煤炭工业产业链及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西安科技大学提出了优化煤矿主体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实施校企合作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中的头等大事,而安全技术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安全技术培训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培训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方法。不仅要改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而且也要加强学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真正将安全生产的思想贯穿于日常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钱家营矿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析了深部开采的基本特点以及矿井地质勘探的基本任务和各种勘探手段的技术特点,提出大采深矿井地质勘探技术的基本思路,通过加强井下钻探工作,实施精细地质探查技术,为矿井保持稳定均衡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煤炭高校担负着服务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为了解决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满足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矿业"对环境学科人才需求,煤炭高校应该对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矿业特色"的环境学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现少人、无人的自动化采矿是当前国际采矿界研究的热点,我国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了解到最新的采矿前沿技术,并推广应用到煤矿企业中,特在采矿工程专业2008版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无人开采技术"专业选修课。在定义无人开采概念基础上,探讨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井下自动控制与通讯技术、露天矿山无人开采、地下矿山无人开采、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开采等,为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将来从事矿井开采、安全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陷区的工矿业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在东北,在"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对经济进行了全面的统制;"满铁"、"满业"两大会社对工矿业实行了高度的垄断。在华北和华中:日本政府把经济划分为统制事业和自由事业两种,统制事业由两大"国策会社"经营,自由事业通过"军管理"、"委托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五种方式占有。日本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造成了中国工矿业的畸形发展,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绝境,也截断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当前,矿山开采,特别是我国的井工煤矿开采因重大事故频发、从业人员总体知识水平低下已经成为"低技术"的象征。本文以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借鉴,以钱鸣高院士提出的"绿色采矿,科学采矿"理念为指导,对煤炭科研院所教学、科研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实现诸如数字煤矿、智慧煤矿、无人采矿等高科技采矿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英国福公司为首的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深入河南,攫取了焦作煤矿的开采权,把河南封闭的经济纳入了世界经济大市场中.由于特殊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使河南绅士阶层发生很大变化.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河南绅商领导了社会各界收回矿权的斗争,并积极投入到兴办近代新式工矿企业,谋求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中国社会能否稳定地发展。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国情,高度关注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提倡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极端落后的面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煤炭作为主体能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因人类社会的长期过度开采,世界上许多煤炭矿区开始面临枯竭现状,资源型产业延伸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严重,由资源枯竭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到了煤炭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当前国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顺应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未来我国煤炭企业应该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煤炭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我国煤炭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对策建议的提出进行了发展路径选择,未来我国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