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是一种结构稳定、整体表义的熟语。它多为四字结构。常用成语有可观的“群众基础”。而广告语为了尽可能地流传,须追求精炼上口,于是想方设法借助成语的“群众基础”。因此,成语型广告精品较多,下面分类举例,一般不分析。其一借义法一毛不拔 (牙刷业)得心应手 (照相机业)口服心服  相似文献   

2.
趣味歇后语     
河里冒泡——目余(鱼)卫星上天——远走高飞上等牙刷——一毛不拔小火烧猪蹄子——慢慢来电视广告上的美人——昙花一现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相似文献   

3.
腔调     
程乃珊 《新读写》2011,(1):13-13
上海人特别讲究腔调,所谓腔调,就是人的言行举止的总体。“你啥腔调”在沪语中是很重的贬义,潜台词就是你的修养太差。“腔调”一词看似着重外相,其实还是取决内涵。  相似文献   

4.
我们注意到,到欧美国家旅行,常常要被提醒带上一把牙刷,甚至“带上一把牙刷”在某种意义上就被理解成“旅行”。但在中国,一次性牙刷却是宾馆旅店的“标准配备”,不带牙刷就出门旅行,是许多国人的旅行习惯。那是否应该带上牙刷呢?  相似文献   

5.
保健牙刷     
“不错,不错!”爷爷站在自选商店里把玩着一把牙刷,这是一把捏一捏牙刷杆就可以从里面自动挤出牙膏的保健牙刷。我看得出,爷爷喜欢得不得了。“牛孙子,你看这牙刷怎么样?”“好呀,您喜欢就买。”我忙着把几大包苏打饼干放进购物筐里,心想,反正是爷爷掏钱。“8元钱,不贵吧。”爷爷自言自语。“不贵,不贵,这才哪到哪呀!”爷爷在我的鼓动下,终于下决心买了它。收银台前,售货小姐居然说食品和牙刷应该分开付账。爷爷很不情愿地为我付了30元的饼干钱,然后又很大方地拿出10元钱递给收银员,付他的牙刷钱。“对不起,老先生,…  相似文献   

6.
前些日子 ,为了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我让全体幼儿都从家里带来了平时使用的牙刷 ,发现孩子们使用的牙刷竟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在使用成人的牙刷 ;有的牙刷毛已弯曲变形向四周张开 ;有的牙刷根部残存着未冲掉的牙膏 ;有的牙刷头部有不少污物……为此 ,我马上打印了宣传材料 ,张贴在“家园联系栏”里 ,引起了家长的普遍重视。有的家长说 :“老师的宣传真及时 ,我还真没有注意到牙刷存在那么多问题。”也有的家长说 :“是啊 ,时间一长 ,我把换牙刷的事给忘了。”看来家长在幼儿口腔保健的问题上确实应该多学习相关的知识。须知不…  相似文献   

7.
笑话笑画     
示范成语一日,已谢顶的语文老师为了示范什么是“垂头丧气”,就低下头,做了一个动作,然后笑眯眯地问同学们:“请大家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刚才的那个动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聪明绝顶”、“一毛不拔”、“地薄苗稀”。  相似文献   

8.
刷牙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有学问。要念好刷牙的四句“要”诀:“牙刷要好,时间要巧,牙膏要优,方法要妙。”1.牙刷要好:要选择合适的保健牙刷,保健牙刷刷头小,刷毛软硬适中,排列疏密恰当,便于在口中转动,容易把牙齿洗刷干净。牙刷也要及时更换,一般说来,牙刷应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以防细茵滞留,影响口腔卫生与健康,必要时,每隔几天应进行一次消毒清洗。  相似文献   

9.
生活宝典     
《中等职业教育》2004,(7):26-26
对某些日常生活用品喜新厌旧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用品还有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习惯,殊不知这种习惯用在某些日常用品上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对以下几种物品的使用人们还是“喜新厌旧”好。牙刷牙刷使用一个月后便会有多种致病细菌,能引起慢性咽炎、牙周炎等口腔炎症。所以应每月换一把新牙刷,最好是准备两把牙刷交替使用,使牙刷有干燥的时间,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相似文献   

10.
“大红大紫”与“红得发紫”常用来形容成就非凡、声名显赫、权势极盛等。它们的感情色彩的基本倾向是“贬义”或“含有贬义”,有时带讽刺意昧。例如:①我看出来,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戏!(老舍《四世同堂》)②唯有鬼手铁佬的打铁坊却是因祸得福,应运崛起,一时红得发紫。(王伯阳《苦海》)例①形容显赫、得意,讽刺意昧较强,表达出一种不满、贬斤甚至嫉妒的情绪。例②形容意外走红、过分得意,倾向于含有贬义。若直接用其贬义,多含有讽刺意味。例如:“她仗着出身好,业务好,红得发  相似文献   

11.
“踢皮球”一词。来源于足球这项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多方把一个“问题”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互相推诿的意思,带有很强的贬义。按理说这样一个词。与教学是毫不搭边的,然而孔礼战老师却贬义褒用,提倡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踢皮球”,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两岁左右正是孩子“第一反抗期”形成的阶段。那么,家长该怎样正确对待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两个例子。东东两岁了,以前他一直是一个快乐、随和、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爱和大人对着干,任何事大人都要依着他,不然他就大吵大闹。早上,东东拿着一把牙刷,一边跑,一边就要把牙刷往嘴里放,爸爸马上告诉他不要那样做。东东看着爸爸,倔强地说了一个“不”字,然后慢慢把牙刷放到了自己的嘴里,让爸爸知道,自己就是要和爸爸对着干。于是爸爸硬将牙刷抢了过来,没想到“风暴”来了,东…  相似文献   

13.
某“核心期刊”曾刊出一篇文章,在评析了几个误用“蔚然成风”感情色彩的例句后指出:“还有一些褒义成语,也常常被误用成贬义的,如‘东山再起’、‘雨后春笋’……”我们正在使用的一本2011年高考教辅书,在谈到“正确使用成语”“从色彩上辨析”“褒贬”时,有这样一段解说:…始作俑者’比喻……含贬义;‘东山再起’指……是褒义;……”  相似文献   

14.
一听到酒店牙刷,我的牙齿就害怕得发出“咯咯”的声响.舌头不停地“抚摸”着牙龈.好让它紧张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因为酒店牙刷的野蛮行为.才导致我的牙齿害怕成这样。我一气之下,状纸一张.就把酒店牙刷告上了法庭。向法官起诉它的几大罪状:  相似文献   

15.
徐越 《中学科技》2011,(7):36-36
贵刊2011年第1期刊登的“二合一牙刷”,我觉得可以再改进。大家都知道,为了牙齿健康,一般牙刷一个月应该换一次,旧牙刷就成了垃圾。我想发明一种用容易降解的材料制造的牙刷,牙刷毛可以整体更换,减少垃圾。另外,牙刷柄里有微型电脑和小型太阳能接收板。  相似文献   

16.
一毛不拔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明·浮白主人《笑林》  相似文献   

17.
直击后脑勺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选把好牙刷可以有效防止牙科疾病。尽管电视上的牙刷一改再改(例如波浪形牙刷、电动牙刷等),可与我发明的“水柱牙刷”一比,它们就相形逊色了。水柱牙刷用水柱代替了牙刷毛,其手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微型压水泵和抽水管。使用牙刷时,只需将抽水管接入水源中,水就会被抽入牙刷柄中,经过压水泵均匀施压,牙刷头上就会喷出整齐的水柱;调节压水泵水压的大  相似文献   

18.
1.她真是个幸运儿。【中式译文】Sheisaluckyperson.【地道英语】Sheisaluckydog.【背景知识】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并会引起不同的联想,“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中国人眼里,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但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只有一小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其余均不含贬义。如: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dogwillnotlearnn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另…  相似文献   

19.
“回来了”是一句极普通的表达,没有什么特定的或特殊的意义。但,同样是指“回来”的“凯旋”一词则是“胜利归来”之意,而同样是指“回来”的“卷土重来”一词则是典型的贬义,是指某种恶势力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吝啬”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如:他吝啬得一毛不拔。“吝啬”一词在现代社会使用的频率较高,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相传后汉年间,咸阳城内有两家殷实富户,一家姓吝,一家姓啬。一天,吝君在街上遇见啬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