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方荣 《内江科技》2014,35(12):54-55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注塑模具钢自动研磨与球面抛光加工工序的可能性。目前,此项研究已经完成了磨削刀架的设计与制造。对于PDS5注塑模具钢的最佳球面研磨参数而言,其是以下因素的一系列的组合:研磨材料的磨料为粉红氧化铝,进给量500毫米/分钟,磨削深度20微米,磨削转速为18000RPM。如果用优化的参数进行表面研磨,表面粗糙度Ra值可由大约1.60微米改善至0.35微米。而用球抛光工艺和参数优化抛光,则可以进一步改善表面粗糙度Ra值从0.343微米至0.06微米左右。在模具内部曲面的测试部分中,用最佳参数的表面研磨、抛光,曲面表面粗糙度就可以提高约2.15微米到0 0.07微米。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实践中,电火花加工主要用于加工金属模具这种难加工并且导电性好材料。但是,有些模具型腔表面积过大,加工时放电不稳定。导致加工表面粗糙,必须经过后期的手工抛光才能达到要求。混粉电火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具有表面质量高,可以实现大面积光整加工的优点。本文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混粉电火花加工4Cr13模具钢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放电蚀坑的形状和体积,进一步分析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并且对公式进行拟合得出加工效率的数学模型,指导工业生产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童琳 《内江科技》2010,31(4):87-88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注塑模具钢自动研磨与球面抛光加工工序的可能性。而完成这种注塑模具钢PDS5的塑性曲面的加工是在数控加工中心实现的。目前,此项研究已经完成了磨削刀架的设计与制造。其中,最佳表面研磨参数是在钢铁PDS5的加工中心测定的。对于PDS5注塑模具钢的最佳球面研磨参数而言,其是以下因素的一系列的组合:研磨材料的磨料为粉红氧化铝.进给量500毫米/分钟,磨削深度20微米,磨削转速为18000R2aM。如果用优化的参数进行表面研磨,表面粗糙度Ka值可由大约1.60微米改善至0.35微米。而用球抛光工艺和参数优化抛光,则可以进一步改善表面粗糙度Ra值从0.343微米至0.06微米左右。在模具内部曲面的测试部分中。用最佳参数的表面研磨、抛光,曲面表面粗糙度就可以提高约2.15微米到0.07微米。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障高压电器使用的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绝缘类环氧树脂浇注模具的浇筑,然而随着高压电器的发展,其对于所浇筑的环氧树脂浇注模具的质量以及寿命都有了更高,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需要对已有的环氧树脂浇注模具进行有效的改进,利用抛光技术加强环氧树脂浇注模具型腔尺寸的精确度,同时也对模具表面细度进行有效的提升,以此来保障高压电器可以安全的使用。本文就环氧树脂浇注模具抛光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迎宇 《科技风》2014,(19):78-78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使用传统的电火花加工成型技术制造的模具型腔,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水平对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速加工技术应运而生,此技术使得模具制造技术更上一层楼。本文通过介绍高速加工技术来证明其在模具制造中的作用,简单介绍高速加工机床的特点以及NCP系统工艺,以期望能够对行业的发展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多取数注射模具由于其多型腔和一致性精度要求,需要极其复杂的模具结构和特殊的加工方法。本文从模具结构入手介绍设计思路,从特殊加工方法及制品取出方式,着重阐述了每模128腔的多取数模具设计要点和主要事项,对类似模具的设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杰 《大众科技》2010,(11):110-111
简要介绍了在模具制造中应用较多的三种表面处理技术,重点介绍了几种表面处理新技术,并就表面处理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模具表面强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定乾 《大众科技》2008,(11):136-137
表面强化技术是模具热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模具质量优劣。文章从表面形变强化、激光相变硬化、TD处理、等离子化学热处理、离子注入、气相沉积、电火化表面等简单介绍目前研究较多、发展应用较快的几种表面强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它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加工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模具型腔的开粗刀路探究并详细列举各种加工方法对刀路轨迹的影响。利用UG8.5这款软件进行了某壳体模具型腔的三维建模、型腔的开粗、型腔的二次开粗,3D、2D、基于层、剩余铣等二次开粗方法进行比较,生成能让数控机床识别的G代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冲压模具技术现状的分析,找出了与工业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差距,并从模具设计软件、模具检测设备、模具加工设备、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模具工业新模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何照荣 《大众科技》2009,(6):146-147
复杂模具型腔加工过程复杂,其加工参数优化繁琐,为模具加工设计带来不便。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编程技术,开发一套铣削切削参数优化数据库系统,为优化型腔铣削切削加工参数提供便利,缩短模具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模具制造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制造的发展需求,提出将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应用于模具制造,并以汽车配件模具型腔为例,采用SolidCAM软件对模具的高速切削加工方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表面的光滑度与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为表面化学抛光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如今,化学抛光技术在多种金属加工、制备中有了很大的成就。其中,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就需用到化学抛光,此工序能提升铝合金的光反射能力与耐腐蚀性。由于铝材料硬度低、质软,在加工时可能会有一些表面磨损,极大地影响了其外观与耐腐蚀性。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是目  相似文献   

14.
金属模具因为其表面所具有的高硬度属性,其加工过程大多需要通过电火花加工完成。为了提高加工质量、优化加工工艺,详细研究了电火花加工工艺对金属材料表面的影响。通过对比电火花线切割所使用的割一修三法和磨削抛光法,综合分析对金属材料表面粗糙度、微观缺陷相关参数,从而获取电火花加工热应力对硬质合金表面的影响。旨在为未来金属材料加工和电火花加工工艺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健 《科技风》2013,(23):32-32
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我们会与各种曲面类零件打交道,比如说有汽车车身、模具型腔、螺旋浆片、飞机机体等等。因为曲面类零件的表面较为复杂,所以往往采用多坐标联动进行数控铣床加工。根据结构的不同,零件的曲面可分为平坦、陡峭及复合类三种,数控加工方法不同,加工的成本、精度及效率自然也就不同。本文主要就平坦曲面在铣削加工过程的技术问题及工艺对比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手工抛光的模具则很少出现桔皮和麻坑.因此采用手工抛光,虽然耗费劳力和时间,但每次都能得到优良的模具表面,所以重要的塑料模具表面一般采用手工抛光.而如采用机械抛光时则必须使用合适的压力,避免出现桔皮和麻坑.为了提高模具的抛光性能可以采用渗碳、渗鼠的方法提高模具硬度,减少桔皮和麻坑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制造行业也飞速发展,模具制造的发展也是相当迅猛。但是在模具制造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模具表面精加工就是当前仍然存在的问题。现今国内表面精加工依然是靠人工手磨,这样的加工使得模具的制造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模具的生产周期以及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本文将对模具制造中模具表面精加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模具制造行业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采用激光雕刻与辊压成型模具等表面加工技术对普通针头进行了加工,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摩擦试验方案,通过华龙万能试验机研究不同表面形态的试件的减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非光滑结构单元的形态、单元结构的深度、间距以及直径(宽度)减阻性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原材料改锻、预备热处理、淬火及回火、深冷处理、表面强化处理等方面分析介绍了提高Cr 12MoV钢冷作模具寿命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并通过实例表明,采用这些方法和措施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20.
郑滢滢 《大众科技》2012,(6):142-143
文章从汽车工业的基础工艺装备出发,浅析了汽车模具的的失效模式及机理,从模具材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强化技术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汽车模具可靠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