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数学第六册     
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本单元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系统讲解,出现有中括号的式题。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应用题教学是在学生已学过用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三)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以及会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小数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应用题共2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计算中能使用一些简便算法;学会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分数、小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在学过带有小括号的三、四步四则混合式题和用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中括号的用法,熟练地掌握带有中、小括号的五步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及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新教材与通用教材相比,加强了文字题的教学,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分析,增加了数据整理的知识。 本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在前面已学过的三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与原来的三步式题相比,不同的是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重在说明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而三步计算的文字题,着重让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的思考方法,以便巩固运算顺序,熟悉数学语言,提高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复习要点是: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根据有关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调整运算顺序进行简便计算;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3.解答典型应用题——相遇问题;4.解答稍复杂的倍数应用题。一、掌握运算顺序,训练运算技巧通过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一方面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另方面要求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并通过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训练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1.对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可用“画线法”标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以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顺序。如:  相似文献   

6.
在一、二年级学过的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本单元安排了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式题和应用题。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迅速地计算两三步的混合运算式题,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节。这两节内容都是对前四年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步骤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高,为下一步学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应用题打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编排上有如下主要特点: 1.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明确的概括总结。通用教材只在开头说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部分。本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在第五册学过的三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已学过的三步式题相比,着重说明乘除法连在一起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并从带一个小括号发展到带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的重点仍是混合运算的顺序。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是第一次出现,重在结构特征的认识和解题思路的训练,而正确使用括号应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的应用题在编排上仍同前几册一样,把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应用题编在一起成组出现:例1、例2是第一组,是乘除法应用题常见的  相似文献   

9.
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来说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带小括号算式的解法。其中例2很有代表性,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结构,将算式转述成语言,在语式互译中,了解小括号的"优先"地位和作用,进而理解"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这一册的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三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混合运算、应用题、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三部分。本单元共有10个例题,8个练习,需要16课时完成。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学生进一步研究较复杂的混合式题和三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混合运算(一)教材分析学生在第六册学习的混合运算是小括号中只有一步计算的题目,如:(440-280)÷(300-260),本册学习的是小括号中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如例1:100-(32+540÷18),在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内的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然后,出现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即例2:4…  相似文献   

11.
三、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例 1、例 2引导学生回忆并计算 ,将例题补充完整 ,例 3是应用已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时启发学生说出算法 ,想一想简便方法 ,放手让学生试算。通过做一做和练习 ,提高计算能力。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关键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 ,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 ,再进行计算。例 4是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例 5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例 6是分数和小数相乘时 ,可先化简再计算。教材最后说明根据题目的特点 ,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  相似文献   

1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其中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落实教学重难点,笔者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如下——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机会.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相比,在运算顺序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数的表现形式不同.这样的知识适宜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对…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求两个积(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应用题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它对今后应用题的学习将起着至关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步混合运算是在第四册的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里主要是解决同时脱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数学第九册二单元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小节。其中,混合运算包括无括号、只有小括号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三种式题;应用题包括三、四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和归一应用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1.  相似文献   

15.
一、单元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内容分三部分:1.混合运算;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3.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二、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初步掌握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理解连市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两类应用题;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对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检验,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  相似文献   

16.
多步复合应用题的解题过程有一定的顺序,把密切联系的系列有序的分步计算写成综合算式,就成了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混合运算来源于应用题,服务于应用题,只是在数学教学体系中,为了加强这项基本训练,才让它独立于应用题之外。混合运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一、把混合运算题翻译成文字题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认识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要点。本单元教材在编写时具有以下特点:1.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直接推广到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去,让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顺利掌握含有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2.充分运用概括、总结的方法,系统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建议 1.关于处理教材的建议。“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个部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数字已到6位,并且带有中括号和小括号,教材在叙述这部分内容时,共安排有3道例题。教学时,可按教材顺序进行。“应用题”包括相向而行的问题与一般的三步计算复合应用题。教材安排了4道例题。教学时,教师可先教例4,后教例1和例2。因为例4的解题原理与例1、例2的解题原理一样,题中的“工效和”较“速度和”  相似文献   

19.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九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这一册教材总的编排是:在第八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小数乘除运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小数四则计算能力;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教学多边形的面积,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代数初步知识方面,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用题方面,在已学的基础上总结应用题的解答步骤,进一步教学解答三步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提…  相似文献   

20.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个小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都是本单元的数学重点。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是本单元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相遇求路程”问题又是相遇问题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认识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并会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