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客家食文化,是在客家先人经历几次的大迂徙之后,与当地畲、瑶等氏族、部落的食文化相撞击、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客家民系的食文化。可以说客家菜肴大都还保留了中原菜肴的习俗,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经过客家人的不断改造,不断创新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廖小保 《百科知识》2009,(22):61-62
客家人是华夏族系中独特的一支。由于战乱,他们历经五次辗转迁徙,从中原来到南方聚居,这些“异乡为客,四海为家”,勤劳质朴、热忱好客的客家人,在南迁的过程中,也将中原的饮食精粹与当地乡土风味相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赣南是客家人较集中的聚居地,极具代表性。故而只有品味赣南客家美食,才能领略到客家独特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客家人传承了中原的根,弘扬了民族的魂,形成了一支充满智慧和特别能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族群。而在客家人千百年来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客家精神,更是博大精深。开拓精神作为客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客家先民来自属于北方类群的中原地区,南迁至属于南方类群的闽粤赣边区.客家先民与客居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了客家群体.对客家人红细胞血型分布研究的结果表明,客家人较多的遗传指标符合我国南方人群的特点,可以认为在血缘上南方类群为主体.目前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客家源流的资料尚不多见,而且现有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14,(18):58-60
正历史上,客家是唯一不以地区界定的汉族支系,不仅在国内,在东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有广泛分布。秉持耕读传家的中原遗风,加上勇于开拓、善于学习、以邻为友的性格特征,客家人在筚路蓝缕、颠沛流离的迁徙、客居中壮大成长,并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大英百科全书》评价说:"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险家,客家妇女是强健的劳动者。"被迫迁徙(战争、灾祸等)的历史记忆、客居他乡的现实处境以及旧年里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警示,使得客家人在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6.
周海燕 《科技广场》2009,(8):105-107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客家文化旅游发展迎合了当前世界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作为赣粤闽边地区客家人居住地之一,龙南是客家文化的集中地。本文分析了龙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7.
2004年的赣州,曾是世界客家人瞩目的焦点,衍播四海的客家乡亲在第19届世客会期间相聚赣州,展示其举世无双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文化摇篮的赣州,在悠悠岁月长河中,为客家文化的存在提供了前提和发展条件。同样的,客家文化在成长、发展中也为赣州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的客家旅游文化资源,为赣州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加速赣州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宇丰 《百科知识》2011,(14):59-60
客家属汉族的一支,古代自中原南迁,现主要分布于我国粤东、闽西、赣南、台湾等地。客家人勤劳进取、尊师重教,其传统婚礼一方面严守始于周代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另一方面又具有浓郁的自身特色。客家婚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像是客家文化之林中的一棵满是繁花的大树,在此只能撷取当中的几瓣花絮与读者们共赏。  相似文献   

9.
正洛带古镇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区以东、龙泉驿区以北、龙泉山脉中段的二峨山麓,是成都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400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有着"西部客家第一镇"美誉的洛带古镇文化底蕴厚重,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名为"万景街",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将其更名为"万福街",并在此大兴集市,后来更名为现在使用的  相似文献   

10.
凸凹 《百科知识》2013,(7):56-57
行走在蜀地乡野,如果看见一些农家大院的祠堂和大坝上香火缭绕、鞭炮脆响,虔诚的祭祀活动之后又在欢声笑语中出现颇有规模的"坝坝宴",不用说,你一定是遇到了客家的民俗活动"蒸尝会"。四川是中国内陆较大的客家集结区,有客家人260余万之众,清代以来,逐渐形成了流布在成都东山、广安、泸州、仪陇、巴中等地的客家聚落。对外界而言颇具神秘色彩的蒸尝会,在这些客家聚落中普遍而热烈地盛行着。  相似文献   

11.
论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与汉族不同的文化。随着客家人的海外迁徙,客家文化也随之传至海外,并基本保持了其文化的本来面貌。客家文化中强烈的认同感等文化特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促进了它在海外实现良性传播,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传承也出现了危机,客家文化不得不开始探寻自我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在世界客都——广东梅州的客家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二十年了,内心始终装着一份“我是客家人”的光荣感与使命感。从教以来,我就“如何传承、发展、创新客家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针对客家话助推语文教学的多元发展进行了长期有效的实践。在客家地区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遵循以普通话为主,客家话为辅,两者并行不悖的原则;把普通话和客家话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双语”教学,用客家话助推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让语文教学在多元化的21世纪绽放出绚烂之花。  相似文献   

13.
客家民间美术是反映客家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客家地区高校中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从民间美术视角进行客家地区高校美术课程改革,是保护多元文化特色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历来把烹饪当做一种艺术,讲究色、香、味俱佳,由此,也创造了食文化.西洋人则把"食"当成一种科学和一种营养学,那么东洋人日本的宫廷菜肴又属于哪一类呢?  相似文献   

15.
客家民间美术是反映客家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客家地区高校中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从民间美术视角进行客家地区高校美术课程改革,是保护多元文化特色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16.
寻找野牛     
自古以来,闽西客家流传着有关野牛的千百种传说--能攀岩走壁,疾走如飞;它不惧虎狼,造化万物.总之,这是一种瑞兽.但是,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野牛的影子只出现在客家人的传说里,它们在森林中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张海华  白丽平 《科教文汇》2007,(10Z):129-130
客家民间美术是反映客家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客家地区高校中没有给予她应有的重视。从民间美术视角进行客家地区高校美术课程改革,是保护多元文化特色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18.
闽西连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每逢春节元霄,异彩纷呈的罗坊走古事、姑田游大龙、新泉烧炮、北团游大粽、芷溪花灯及城乡上下的舞龙、舞狮等20几项民俗文化活动独具风姿,目不暇接。连城的客家民俗民风以其内容多样、场面大气和制作精良而闻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19.
对广东粤北山区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广东粤北山区经济的几点建议:整合区域优势,充分发挥山区县(市)资源;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及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和产业转移企业发展;完善山区扶贫和产业发展相联系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20)
"客家文化融合了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特征,既体现出华夏正统文化,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神。客家文化极具丰富性和多样性,丰富了艺术设计教学的视野,能够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本文从书法绘画、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方面来探讨客家文化文化特色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