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屯坚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族群,与少数民族、其他汉族群体的一个重要差别表现在妇女的服饰上.在汉族的传统服饰几乎消失殆尽的今天,安顺屯堡妇女默默地将其传承着,使得今天还能找子到明代历史的踪迹.屯堡妇女服饰以其独特性独树一帜,不仅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景观,本文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对屯堡服饰景观的构成、源流、变异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贵州军屯的制度背景使屯堡族群主动将国家意识与符号运用于族群身份的建构过程中,最终使国家的权威得以在地方社会中“驻扎”,充分利用国家符号更有效地支撑了屯堡族群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集中在黔中安顺一带的屯堡社区,源于明代卫所制度,形成独特的汉民族族群及其文化系统,也培育了勾连国家与社会的市场体系,双堡市场碑刻成为重要见证。不惟如此,该碑亦可管窥屯堡村落的起源、性质、规模、土地税赋等。  相似文献   

4.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族际通婚是最能直接反映两个民族之间交往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历史上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紧张,屯堡人基本上是族群内婚。从1980年开始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开始出现联姻的现象并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但通婚总量并不高。本文通过分析社区、族群特征及个人特征对族际通婚的影响,认为现代化进程中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是保持着良性的互动的,义务教育的普及、族际通婚态度的转变等因素是1980年以来族际通婚比率上升的原因;而民族间存在的文化边界、历史遗留的族群偏见及族群分层现象的存在是制约族际通婚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9.
追遡屯堡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佛头"作为屯堡村落中有特殊印记的人物,她们不但经历、参与了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的重要历程,还协助处理屯堡婚丧喜庆、家庭纠纷、宗祠祭祀敬神等事务,"老佛头"善良热心不求回报,在整个屯堡族群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引领凝聚全族的作用.她们用奉献精神树立起精神的权杖,让屯堡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0.
在黔中屯堡,清明祭祖具有次数之多、人员之众和规模之大的特点.作为宗族血亲的物化形式,清明祭祖在屯堡社区具有伦理道德教化、彰显历史记忆和增强族群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成为强化屯堡族群认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安顺地区,存在300多个自称为"南京族"或"老汉人"的村寨,他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在这些屯堡村寨,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社区的保护神。作者在对吉昌屯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吉昌屯"抬汪公"活动的仪式入手,展开对作为社会文化事象的"抬汪公"活动与屯堡社区稳定性的关系探讨。通过研究,认为其活动仪式对社区稳定性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安顺地区,存在300多个自称为"南京族"或"老汉人"的村寨,他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在这些屯堡村寨,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社区的保护神。作者在对吉昌屯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吉昌屯"抬汪公"活动的仪式入手,展开对作为社会文化事象的"抬汪公"活动与屯堡社区稳定性的关系探讨。通过研究,认为其活动仪式对社区稳定性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畲族是浙江省内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博大精深的畲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畲族历史积淀的产物,它对于畲族的生存和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然而受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汉族文化冲击以及地域、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古老的畲族文化渐渐遗失,以一种弱文化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生活的边缘。保护畲族文化、促进畲族经济发展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旅游情景下的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多维度的结构体系,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文化环境与内部族群认同成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搭建旅游情景下的族群认同测定模型解析这一动态系统。研究发现:旅游情景下的族群文化变迁是影响族群认同的重要考量因素,外来文化交互作用于本土族群文化在旅游社区中形成的旅游文化在族群认同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以大理双廊旅游发展中族群认同状况的实证调查为例,发现急速发展的旅游业正通过经济、文化的形式改变着本土族群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屯堡文化的形成及其状况,探讨屯堡魂在屯堡人生存中的精神作用和屯堡文化的军旅特色。作者认为对屯堡文化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屯堡风情的旅游开发尚有发掘潜力,对于屯堡文化的研究应忠于史实,推陈出新,才能促使屯堡文化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6.
浙西南是畲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浙西南民族地区对畲话的传承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畲汉双语教育、畲族文化工程和畲族居住格局对畲话传承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畲族文字是否需要创制,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畲汉双语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家屋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经典主题,但瑶族传统家屋却较少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江华瑶族传统家屋建筑形式、建造、使用、继承的分析,揭示了江华瑶族传统家屋既是瑶族同胞赖以安身立命的物质空间,也是独立的社会再生产空间,空间结构具有群聚式、社会性的特征。在江华瑶族社会中,他们将家屋视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重视次序结构,亲属关系和社会网络的建立和实践是以家屋为追溯原则。他们创造和延续家屋的方式,深刻影响着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口传的历史"文本"--黎族民间文学概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族有其自成体系的语言 ,但没有文字 ,在建国前 ,民间文学是其唯一的文学。黎族民间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存在 ,也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现实存在。本文主要从黎族民间文学的体裁形式和内容进行概述性评介。  相似文献   

19.
Methods of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are used to decompose data tables that portray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on the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SAT). These analyses show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among the ethnic groups studied, the nature of changes across time,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thnic group membership and time.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lear display of results from data in this form are made and illustrated.  相似文献   

20.
南涧县乐秋乡苗寨的丧葬仪礼较完整地保留了苗族丧葬习俗的原初风貌,具备个案研究的典型性。在对数次田野调查资料进行比对、抽离等技术处理之后,归纳出乐秋乡苗寨丧葬仪式的11个主要环节。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对乐秋乡苗寨丧葬习俗进行深描、阐释。以期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解读,揭示出苗族丧葬习俗中蕴含的生命图式、社会功能与多元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