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官府藏书体系起始于周商。成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及宋朝,鼎盛于明清。本就汉王清代重要官府藏书机构择要作一概述,以期理清古代官府藏书机构产生、发展、消亡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2.
北宋官府藏书的机构众多,按藏书性质大致可分为朝廷藏书机构、皇室藏书机构、其他藏书机构三类.其中皇室藏书机构多达十余处,为历朝官府藏书机构之最.其官职设置也很繁杂,等级繁多,任职条件近于严苛,是升任高官大员的必经资历,"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这些为造就北宋在藏书文化史上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北宋官府藏书的机构众多,按藏书性质大致可分为朝廷藏书机构、皇室藏书机构、其他藏书机构三类。其中皇室藏书机构多达十余处,为历朝官府藏书机构之最。其官职设置也很繁杂,等级繁多,任职条件近于严苛,是升任高官大员的必经资历,“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这些为造就北宋在藏书文化史上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东汉的藏书机构很多,有东观、兰台、仁寿阁、石室、宣明殿、鸿都门等,但自东汉章和之后,东观超越其他台阁,成为东汉最重要的官府藏书机构.东观集藏书、校正、著书、育人等功能于一身,对巩固东汉的统治,促进文化交流,保存古代典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焦山书藏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之藏书机构,除官方和私家藏书外,尚有书院与寺院藏书。藏书于名山古刹者,可谓代有。其人。唐白居易分藏其集于庐山东林寺,孙珠得(古文苑)于佛龛等等,此之谓也。然向来研究官方藏书和私家藏书者多,而探讨寺院与书院藏书者少。本文旨在通过对焦山藏书的考述,以求抛砖引玉。1焦山书藏之缘起焦山书藏乃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所创建。他在嘉庆10年(1810年)于杭州灵隐寺设立灵隐书藏后,就设想在镇江焦山再建焦山书藏,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嘉庆18年(181年),阮元任漕运总督,在瓜洲与焦山诗僧借庵、翠屏洲诗人王柳村“论诗之暇,…  相似文献   

6.
国家藏书机构不断完善,私家藏书兴盛,并与官家藏书相互融合;佛经翻译促进寺庙藏书发展;纸张书本正式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佛经翻译和道教思想的兴盛等成为魏晋南北朝的藏书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藏书机构及职位、官府藏书史实两大方面简要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府藏书史进行阐述,指出该时期官府藏书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往复的过程,是官府藏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8.
宋太宗即位后北宋统治得到巩固,新建"三馆"、创立秘阁、创设新职,贮藏了庞大的官方藏书,实现了官方藏书机构有效地运行。从藏书机构的职官设置、相关官员的选拔和任命到种种保护措施,都能体现出宋太宗对图书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朝时期的梁朝,官府藏书事业兴旺发达,藏书数量巨大,藏书处所众多,所编新型图籍颇具影响,为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通过考论这些藏书机构,不仅可以感知萧梁政府对藏书之重视,而且还能明了其重视之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试论明代书院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也是重要的藏书之所。从书院藏书的发展轨迹、书院的藏书特点、书院藏书的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对明代书院藏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元代秘书监是元朝中央政府掌管图书收藏的重要机构。文章论述了秘书监藏书的主要来源,秘书监藏书的内容,同时还探讨了秘书监对藏书的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汉代官府藏书,设有专门的藏书机构和管理官员,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藏书管理制度,奠定了官府藏书的基础,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图书馆学的发展,确立了我国图书分类的基本体系,编制出世界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相似文献   

13.
日本侵华期间,基于奴化民众,在占领地区设立新民藏书机构。文章以河南为视角,分析新民藏书机构的滋生及分布,揭示其“强迫”“反共”两大特征,清算其文化罪恶。  相似文献   

14.
藏书是一个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基础,而采访又是藏书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寻求科学的采访模式是图书馆界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市场经济以及改革开放的良好契机,我馆在工作中独辟蹊径,勇于创新,于1992年创办了隶属图书馆的一个经济实体--财经书店,实现了我馆"一馆两业"--抓"副业"养"主业"的构想.七年来,我们依托财经书店来开展我馆的藏书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书采访模式,使图书馆的整体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差不多我一生的历史都和书分不开,书为我所钟爱,书也成了我不可须臾离开的友人,不知不觉我又成了个藏书的人。我藏书可以分几个时期:少年时的藏书毁于虫鼠之灾,在香港和重庆的藏书则毁于战乱的流亡,第三次藏书则毁于革文化命的时候。那时节今日不知明日事,遑论藏书!毁损之余,我还散了一批:第一次是将一批外文书捐赠给了外文出版社的资料室,第二次将一批多余的中文书赠给北京市的一家残疾人工厂。这样藏书散书,至今都令我梦魂萦绕。革文化命后,我曾经立誓不再藏书,但旧习难改,到今天屋子里除了吃饭睡觉的地方,又成了满坑满谷的藏书之所。我的婶母曾经笑我是个「书痴」,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身外别无长物,所引以自豪的就是那些中外文书籍。新买的书飘散  相似文献   

16.
南开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古籍中很多来源于历代著名藏书家,在这些古籍的书页上钤盖了丰富的藏书印。古代藏书印的内容类型可分为私人藏书印和机构藏书印两大类,其中私人藏书印又可分为记人、记事、记言等三种类型,每类以若干小类分别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古籍藏书印在版本鉴定和考察古籍递藏源流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介绍了清末明初我国学者及清政府官员对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的藏书及其藏书机构的考察情况,并简要论述了其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8.
来函照登     
《图书馆界》编辑部: 我的拙作《古代藏书事业一瞥》(又名《中国古代藏书事业漫话》)同时分别发表在贵刊86年第1期和《赣图通讯》86年第1期。造成一稿两发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于一九八五年六月初,托人转交《中国古代藏书事业漫话》的稿件给《赣图通讯》编辑部,并说明,如不用,请退还原稿。稿件寄去半年,没有任何消息,我以为不会发表这篇稿件了,又将此稿更名为《古代藏书事业一瞥》投寄贵刊。你们八六年元月来函,将在86年第1期发表此稿。我当时疏忽大意,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科研机构和宣传教育机构.由于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藏书建设问题很少有人关注,致使其不能适应文博事业本身的发展需要.为此,就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藏书建设问题,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汪冰 《图书馆》1995,(3):1-6
作者通过对我国三大文献机构的抽样调研,发现我国图书情报界至今仍没有藏书发展政策,指出应该充分重视和正确理解藏书发展工作,可以设立藏书发展与管理部取代采访部,应在有关条文和有关部门的约束指导下,加强藏书发展政策的制定、组织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