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投掷项目的技术特点是以速度为核心、以力量为基础、以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为方向、以适应个人身体条件为准则。技术训练是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最主要因素。在技术训练中要根据项目技术特点,不断改进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各投掷项目技术训练手段简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卉  于冰 《体育科研》2020,(5):65-71
动作技术生物力学分析是竞技体育科技助力和全民健身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目标为导向,以模型为方法,合理采用恰当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动作技术生物力学分析的主要思路。本文的目的是针对竞技体育动作技术分析与诊断的实际需要,以田径和游泳项目为例,介绍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的动作技术分析的模型建立步骤和数据分析方法,并提出进行动作技术生物力学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借鉴,更准确高效地为运动训练提供科技助力。  相似文献   

3.
汪凌 《体育师友》2011,34(2):63-64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学习目标是由教师预测和制定的,然后指导学生去达成它。单单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掌握,注重技术的构造,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于是教学过程也就成为一种“为教技术而教技术,”“以掌握技术为前提,以形成记忆和重复练习为手段”的教学过程,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自由体操中技巧动作的不断发展,更全面剖析影响自由体操中技巧动作发展的因素,从体育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以技术文化的构成要素为分析框架,对自由体操中技巧动作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自由体操中技巧动作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技术器物的革新和技术制度的完善,并受到技术观念三者的影响;技术器物、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相互作用,技术观念通过技术制度对技术器物产生影响;技术器物、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共同推动着自由体操中技巧动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速度滑冰技术能力决定因素由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个主要因素构成。主体因素从决定速度滑冰运动员自身的技术能力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涉及专项动作结构、运动感知觉、运动员个性心理、不同阶段训练内容。客体因素从影响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涉及竞赛规则、技术环境、器材设备和场地三个方面。通过对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决定因素的分析,为完善和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为我国速度滑冰训练指导和运动员的技术完善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22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53kg级银牌得主左菊在本次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提高我国女子跆拳道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左菊在本次比赛中运用了七种技术,横踢和侧踢使用率最高,但直拳为成功率最高的技术;该运动员单一技术的运用效果较组合技术高;在战术的使用上左菊进攻战术和迎击战术运用次数最多,但其成功次数最多和得分数最多的均为近身战术;左菊以中位技术为主导辅以高位技术,其旋转技术运用较少。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63-166
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决赛阶段后踢技术的运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在本次比赛中后踢技术的使用次数为41次,使用率为8.49%,而其成功率为9.76%。同时,后踢技术的得分率13.19%;其中进攻后踢的得分率为20%,而反击后踢的得分率为13.19%;并且使用闭式站架的后踢技术的得分率为13.79%,而开式站架的后踢技术的得分率为0。根据以上总结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时机把握和比赛实战站架影响后踢技术的运用,并结合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旨在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跆拳道后踢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外青少年足球技术测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青少年足球技术测试分为球性球感、运球变向、传球、射门和组合技术测试五类。多数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和影响足球技术的研究较少。拉夫堡短传和射门测试可以有效区分优秀与普通青少年球员的专项技术水平。未来应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足球技术测试方法,并对青少年足球技术的发展规律、影响因素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羽毛球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是羽毛球技术中的核心,文中对羽毛球技术课程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创新、尝试和改革,将传统的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顺向的教学顺序,改变为反常规的逆向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10.
《路由与交换技术》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以网络通信为主轴,以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管理块、系统管理三大模块为核心,整体性地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综合能力,为其毕业后从事网络管理员、集成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介绍了《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的定位和性质,设计了基于项目化模式的《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总结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