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实现创新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论,以创新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为实践教学改革目标,在分析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创新观念塑造、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过程监控、"软"能力培养、考核方法创新等方面对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工业工程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其核心教育理念包含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基于产出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四个方面。其中,通用标准12条毕业要求,明确要求本科工程教育要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而实践教学则是实现这一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结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对生产实习理念、实践内容优化、多样化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工程实践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并希望能够为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兄弟院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飞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包含素质、能力和知识三方面,尤其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虚拟仿真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作为专业建设重点,在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尝试,从而提高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从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阐述食品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充分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实现“专创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5.
工程造价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建设实训基地有利于促进技能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从目前中国工程管理专业学科设置的模式来看,工程管理主要是以土木工程知识为主,培养方案中,与建造技术、土木工程相关的课程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工程造价方向的学生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造价师应该获得的专业基础。增加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对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对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9)
本文结合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从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三个方面,对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26)
本文以洛阳理工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从教育理念的融合、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实践平台的搭建四方面展开研究,对促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有着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地方高校借助"互联网+"模式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将"互联网+"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教学运行中。本文根据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分别从教学平台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考核质量评价建设等方面对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这些措施的实践将对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效落实工程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高质量、突出特色的重要保证,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科学发展的生命线。要使得工程实践能够得以有效落实,首先要提高工程教育的社会地位,加强对工程实践的重视;其次是调动企业积极性,拓宽合作层面,全方位推动实践基地建设;第三是通过加强教师评聘、考核制度的工程导向,建立导师代表常驻制度,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素质;第四是规范实践管理,建立跟踪、评价体系,创新管理模式,使工程实践得以充分、高效落实。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积极开展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本文结合宿迁学院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阐述土木工程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创新平台、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可为同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国家工业化进步的源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水平是国家工业化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电子工艺作为电子信息科学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目前存在扼制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突出问题。本文旨在探索电子工艺课程的工程化教育教学创新模式,采用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学的基础课程与电子工艺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完整电路系统的方案设计、电路板绘制、电路的焊接与调试等一系列工程实践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电子制作的基本过程,以期大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管理能力,锤炼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有效落实工程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高质量、突出特色的重要保证,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科学发展的生命线。要使得工程实践能够得以有效落实,首先要提高工程教育的社会地位,加强对工程实践的重视;其次是调动企业积极性,拓宽合作层面,全方位推动实践基地建设;第三是通过加强教师评聘、考核制度的工程导向,建立导师代表常驻制度,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素质;第四是规范实践管理,建立跟踪、评价体系,创新管理模式,使工程实践得以充分、高效落实。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3)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转变,我国高等素质教育的改革,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育模式中,应当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此有效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志刚 《大众科技》2021,23(4):115-117
文章介绍了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特点和现状,构建了阶梯递进式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多维融合"创新创业人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阶梯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多维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有利于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大连工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表明,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轻化工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毕业设计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分析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校企合作及实践基地建设、毕业设计选题与实践相结合、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优化等方面着手,探索并实践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新模式,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玉新  戴晟 《科教文汇》2009,(16):170-171
专业建设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台州地方产业特色,提出了地方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思路,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教学体系、特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论述了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地方兄弟院校进行专业改革与创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和造就具有探究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科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强化科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训练,改革科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建设科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等实践教学改革,经过二年的试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技能及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9.
游赟  颜黎  丁忠佩  邱旭 《科技风》2023,(13):35-37
开展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源与环境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仍存在培养目标有待落实、工程创新实践有待突出的问题。结合该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以突出工程实践、强化创新培养为出发点,从思政教育、创新思维、学科融合、联合培养、导师引导等方面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探索,可为同类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莫靖林 《大众科技》2021,23(3):135-137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开展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实验室为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是专业认证的重要关注点.文章以学生为中心、目标为导向以及持续改进三个工程教育核心为根本,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应该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围绕持续改进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给出改变教育观念、创新实验教学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实验室管理新体系等方面的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