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科技风》2021,(16)
信息化的时代,MOOC教学成了热点话题,我们依托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MOOC有效地解决了课时少、知识点多的问题。课程校企合作构建知识体系,采用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了开放式教学特点。对课程的授课形式进行整体设计,分成"课前自学、课内深化、课后升华"三个阶段,将课程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懂原理,会连线,能编程"。多元化的动态跟踪考核方式贯穿整个教学,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动态跟踪考核系统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个时段,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和挑战,文中给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30)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越来越普遍,慕课回归校园做好SPOC教学给高校、教室和学生都带来了挑战。笔者以《现代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MOOC的"SPOC+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对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实施成效,做了教学反思,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8)
"金课"是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金课"建设是强化本科教育关键。本文以离散数学课程为例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出发,针对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学习兴趣培养、文化自信培养、信息化教学等问题,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方法,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5)
针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以蓝墨云班课为信息化教学媒介,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探究重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高职教学信息化进程,为高职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微课的起源、概念及特征,阐述了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引入微课资源的意义,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指导,以实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为目的,从微课的教学设计入手,构建了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SPOC教学理念,针对高职程序设计课程线下教学特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基于该模式,对"云班级"在线学习与管理、资源建设与使用等给出建设性意见,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达到线上线下课程教学高度融合,为高职程序设计课程在线教学流程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是中宣部、教育部"05方案"明确规定的专科院校必修的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由于"概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思想性等特征,以及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实效性不强。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在"概论"课程种,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探索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20,(1):146-147
针对当前《数据结构》教学过程存在着内容多而课时少,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不积极,上课低头玩手机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课程引入了"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每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手机成为课堂有益的辅助工具。进行教学改革后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能很快适应此教学模式,提升了《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3)
探索了"交互-自主"微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并在"城轨正线信号设备"课程的技能训练环节进行实践。结果表明,"交互-自主"微课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与自我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慕课视域下的信息类课程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导学案"内容为指导,把"慕课"作为一种"新概念"教材的引入,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重构课堂。借助"学案"和"慕课"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探索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最大程度的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就要求大学应该革新教育理念,利用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将最前沿的科研融贯到教学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运用慕课、微课或进行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便应用而生了,但完全以基于慕课微课或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课堂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则拟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来探索和构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许龙  陈亮 《科教文汇》2021,(13):136-137,140
新财经教育对本科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充分利用线上课程与线下授课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逐渐成为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尝试。该文基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风格与特征(碎片化、强刺激和娱乐化),整合案例教学法完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线上MOOC+线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具体任务和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3.
《机械制图》课程是学生掌握与发展机电类、机械类能力的重要课程,其理论性与实践性较为突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相对偏低,学习效率不高。为充分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引入"微课"教学模式。综合认知微课内涵及其属性特征,思考微课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课程设计与实现方式进行探究,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液压与气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需要建设大量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学习指南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学习视频、概念库、习题库等,运用该教学模式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中提出,需推进教育改革,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为适应目前教育信息化体系,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基于"OBE+行动学习"教学模式,借助蓝墨云课开展课程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随时随地学习,旨在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21,(1):146-147
无土栽培技术是高等学校应用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技术理论性较强、难理解,学生不易掌握。本文以无土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引入"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采用课前准备、课堂交互、课后提升的教学模式改革,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罗吉 《科技风》2022,(5):48-50
"公司治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基于对"公司治理"课程性质与特征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实践存在的不足,以教学过程的视角,提出了"公司治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课前要分析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课中要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运用;课后要强化全过程学...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27)
针对目前数字电路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以雨课堂教学平台为载体,探讨数字电路课程智慧教学的具体思路及实施方案。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尝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将雨课堂与PPT和微信等软件有机结合,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授课模式,课前阶段主要以收集学生学情数据为目的,课中阶段以针对性教学、师生互动为关键,课后阶段主要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差异化辅导。这种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线上线下全方位学习的新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手机APP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让学生作为课程主体,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而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手机APP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改中,让学生通过"线上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引导学习+线下课后互动学习+期末线上考试",参与到思政教学课程当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学习渠道,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7)
混合式教学作为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对打造高等学校课程"金课"、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构建以"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为教学目标、线上线下平台为教学双主线、信息化教学工具为手段,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和课终四个教学环节的混合式教学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