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放管服”改革,提出了对精简预算编制、下放调剂权、试行经费包干制、改进结余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建立统一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系统流程,实现对财政资金全流程监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在两项改革措施的推行中,出现了管理精细度、项目库、标准流程、业务规范和管理理念上的不一致,通过对高校现状分析,提出从创新完善科目设置、优化提升项目库管理、改善做好关键节点服务、切实下放调剂权限、提高预算管理意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而更好的服务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放管服"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提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优化策略:健全分级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优化经费预算管理,灵活使用经费;创新监管措施,以信任为前提,以监管为保障;构建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政府部门积极通过简政放权,改革和创新财政性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方式,旨在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高等学校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主体之一,该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过去经验,考虑将来需要,避免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过程中,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是对高等学校治理能力的又一次重大考验。为此,本文将尝试在“放管服”背景下,从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视角,对政府财政部门与高等学校间互动进行演化博弈分析,以求营造良性互动环境,有效降低全社会的监管成本,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助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模式分为预算制和包干制两种,其中包干制模式是科研经费“放管服”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在信任的前提下,赋予科研人员最大限度的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激发科研创新创造活力。本文结合具体管理实践工作,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例,从包干制改革以来的经费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从明确包干制概念内涵并建立配套制度细则、完善包干制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健全信誉管理机制、推进多位一体协同高效的监督检查、强化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效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校为案例着重分析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从简政放权、加强管理、优化服务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力求为提高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提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党江艳 《内江科技》2011,32(11):1-1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对策:重视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实行科研经费的全成本核算、做到财务管理与科研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科研项目结题后应及时结账  相似文献   

7.
加强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是推动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分析高校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从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改进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改进项目经费管理方式、加大项目经费监管力度、建立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高校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改革的思路与措施,探讨了高校规范科研行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教育部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三个文件同时发布,吹响了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科研项目管理及科研经费管理的总号角。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完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9.
宋光海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后插10-后插11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的本质就是对高校的行政权力进行重新配置,进而实现规范化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放管服"简政放权改革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庞大,这对于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推进"放管服"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与重要的意义.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王澜明等著的《"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一书从不同的主题切人,如购买服务、市场监管改、购买服务主题等,全面探讨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国家治理诸多层面的问题.笔者基于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的困惑和突破"(2017SJB1616)的研究结合该书内容认为,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要在科研领域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科研经费管理中,放是前提、是基础,管是关键、是必然,服是要务、是落脚点,有效把握工作方法的度,宽严相济,放管结合,真正处理好"放管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期出台的两个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的顶层设计、实践操作方面的部分问题,但在理论认识、实践操作层面上仍有较多有待深入改革和细化落实的地方。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认识和分析,提出从整体上重构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科研项目管理政策的几点建议,以作为国家未来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升贵州省纵向科研项目管理质量,增强科研单位及科研人员获得感,课题组梳理分析了贵州省纵向科研项目"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堵点,并有针对性地从加强政策解读、修订完善政策、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贵州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科技主管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两大主要任务,国家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呈不断增长趋势.本文认为,在高校科研经费规模扩大的同时,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对科研项目人力资本投入补偿的政策存在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革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增加专门的科研经费拨款;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重构人员经费开支范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小溪  唐福杰 《科研管理》2021,42(6):159-165
信用管理与间接费用挂钩是未来我国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落实“放管服”要求的重要政策工具,其根本目的是优化财政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激励约束框架,对美国、英国和中国财政科研项目间接费用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分别展开分析,并在三个国家对比的基础上,构建引入信用管理后我国财政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框架及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院校逐渐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各级单位对科研投资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与此同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预算管理粗放,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费使用与预算不符等现状。本人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日益增多,科研经费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合理有效地管理好科研经费,是保障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课题负责人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也是项目经费预算、报销审核的第一责任人,只有让课题负责人认识到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规范经费运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校科研项目取得良好绩效的重要保障。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科研经费,使之发挥节省资金、提高使用效益、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作用,成为我国高校有效开展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工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新时代要求,新疆在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成效明显。笔者在赴新疆北部地区调研过程中,针对"放管服"改革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研项目预算指标管理与财务核算系统整合平台的建设,可以解决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经费预算、指标管理相脱离问题,将科技人员信息系统,科技项目信息系统、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及财务信息系统等"信息孤岛"相互整合,形成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管理及财务核算,监督、分析、控制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科研项目综合信息报告的推送及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实时查询与汇总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归纳了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要求下预算执行及预算控制等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通过完善经费管理制度、进行现代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经费管理意识及实现有效控制监督等策略,以实现科研项目经费规范、合理使用,保障科研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