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王金伟  陈凤贞 《科教文汇》2021,(13):110-111,126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专业教育发展要求、深化口腔医学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是构建口腔技术专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关键举措,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该文从"口腔修复CAD/CAM"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该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能够实现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多重效果,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有着重大意义。而"航空维修工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必须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该文分析了"航空维修工程"课程思政的现状,探寻授课要点与思政的融入点,利用实例分析,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程教学,从而真正地使思政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实现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上融入育人元素,在专业基础课教育课程领域,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探索。分析了专业老师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讨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中的融入方法,促进教学方式和期末评价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为前提,发掘工程测量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效融入当代大学生专业教育,并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全方位育人"思想指导下,结合金融专业特点,努力让思政教育贯穿金融专业学生学习全过程,挖掘金融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隐性思政资源,将思政的育人元素与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本文以"Python语言应用"课程为例,分析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金融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形式与路径,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培养具备道德涵养与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6)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专业基础课"测量学"课程思政建设应明确教学专业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完善教学大纲,不断挖掘思政元素映射和融入点,利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边设计边教学,通过多周期、多专业、多课堂的不断建设和融入,努力完成德才兼备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7.
何冬琼 《科教文汇》2023,(12):110-113
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文章着眼于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对思政元素融入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着手点,并从四个方面示例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探析,旨在为进一步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课程协同育人功效。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育人成效,是"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核心要素。而育人理念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思政素养不高、育人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了专业教师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挑战。为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立德树人理念,增强使命担当、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强化研究学习,提升课程育人能力等方面入手,培育提升"课程思政"素养,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3)
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德育元素,合理寻找切入点,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本文基于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入思政教育,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并付诸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也为其它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课程协同育人功效。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育人成效,是"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核心要素。而育人理念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思政素养不高、育人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了专业教师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挑战。为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立德树人理念,增强使命担当,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强化研究学习,提升课程育人能力等方面入手,培育提升"课程思政"素养,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工程化学》是工科院校非化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开设专业广泛,是一门很好的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文章以此课程为依托,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挖掘不同的思政元素,融入不同的教学手法,对《工程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来对思政内容融入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在该课程中融入人文思政元素的可行性,从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出发,分析把人文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路和途径,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一种尝试和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3.
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有着重大意义。而“航空维修工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必须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该文分析了“航空维修工程”课程思政的现状,探寻授课要点与思政的融入点,利用实例分析,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程教学,从而真正地使思政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实现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各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教改的重要方向,只有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全方位渗透。高校经济数学课程中包含了丰富了思政元素,所以本文对经济数学的"课程思政"改革做了一系列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最优化方法与理论”是国内外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设计相应案例,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中级德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重点阐述了在"中级德语"课程的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政元素的具体内容。高校外语教学同样要顺应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将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要义融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高校在提高德语专业学生外语知识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真善美的人生追求和思想政治意识,从而充分发挥"中级德语"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是实现高校化学、材料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化、生动化的重要契机。本文分析了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与化学、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性及对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以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讨论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化学、材料类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效果,进而提出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此类课程,提升思政教学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耿剑亮 《科教文汇》2023,(17):148-15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中药炮制学作为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蕴含了大量的思政资源。该文从中药炮制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浅析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汽车营销礼仪》课程特点,重点分析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把思政教育从专门的思政课程扩展到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的一个趋势。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课程特点,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探索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以及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授课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案例的设计,通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得学生在接收专业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