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崔炳俭  董卫红  崔灿  冯静  张大宽 《大众科技》2010,(4):101-102,81
L波段探空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气象仪器装备,由数字探空仪和L波段雷达配合,可探测0~30千米高空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要素,具有探测精度高、采样速率快、使用方便等特点,是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新型雷达。文章通过对L波段探空雷达的日常维护方法和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及经验总结,提出多种L波段雷达维护维修方法和技能。  相似文献   

2.
浅谈L波段探空雷达故障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波段雷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L波段探空系统,由数字探空仪和L波段雷达配合,可探测高空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要素,它具有探测精度高、采样速率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实现了我国高空探测仪器的数字化和自动化.通过对L波段探空雷达的日常维护方法.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其检修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判断维修,可以节省排除故...  相似文献   

3.
自L波段探空雷达系统在吉林延吉市建立以来,每天能够定时的对温度、湿度及气压等气象要素及风向风速等高空空气状态进行探测、整理与收集。本文结合该地区使用L波段雷达的实际经验,首先对L波段雷达进行了简要分析,再针对L波段探空雷达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日常维护维修对策,以确保L波段高空雷达的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罗显发  刘延锦 《青海科技》2009,16(4):130-131
本文以德令哈市X波段天气雷达为例,介绍了X波段天气雷达体扫模式基数据文件的结构及读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磁波经过降水区时,电磁波会出现衰减并且衰减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加,对于X波段(频率约为9400MHz)雷达资料而言,电磁波经过降水区域的衰减是其数据应用的主要障碍。X波段双偏振雷达有其优越性,差分相移率KDP不受衰减影响并且衰减率AH与KDP呈近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衰减订正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便携式雷达维修测试系统开展了方舱式X波段天气雷达主要性能参数测试、组件测试及故障诊断工作。得到如下结论:通过主要性能参数对比测试结果来看,该测试系统具备开展X波段天气雷达维修测试的能力,并且在波形测量、功率测量、信号产生方面的能力与独立仪表较为一致,但在频谱分析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利用测试系统的故障诊断功能可快速定位故障,提高故障解决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根据海面镜面散射理论和海面斜率分布理论,将海面斜率的Gram-Charlier分布应用于海面镜面散射建模,建立了以海面上10m高度风速为基准的、基于Gram-Charlier分布的海面镜面散射模型的雷达后向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通过与实测数据的比较,验证了基于Gram-Charlier分布的海面镜面散射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通过仿真研究,系统总结了在不同风速、风向、极化、波段、入射角、方位向等条件下海面镜面散射的变化规律,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2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气象服务精确度要求是越来越高。通过L波段雷达应用,可以更好地对气象进行探测,提升气象服务质量。L波段雷达具有操作方便和精确度高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对L波段雷达进行应用,需要对L波段雷达常见故障分析,保证L波段雷达能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影响地物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因素的分析,结合影响雷达图像色调的表面粗糙度,复介电常数、波长、入射角,极化方式、亚表面粗糙度和体散射、角反射器等主要因素,对雷达图像灰度的变化情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L波段二次探空雷达是我国一种体质较新、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雷达。这个雷达在数据的采集、检测方面都有较高的精度,但是在运行中故障时有发生,本文就针对L波段探空雷达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故障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在黄河上游人工增雨工作中应用传统天气雷达711(X波段)与新一代天气雷达3830J(C波段)在监测和预报局地对流天气及估测降水方面的优势对比。对比在评分系统中的命中率(POD)、误警率(FAR)和临界成功指数(CSI)三项指标中进行,结果表明3830J雷达较711雷达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专家档案姚振东1964年4月生于广西。1987年毕业于成都气象学院探测系探测专业,在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和成都气象学院(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探测系、科研所从事天气雷达地物杂波抑制器及数据处理、传输系统的研制工作。1991年起,承担X波段数字化雷达、X波段双极化雷达的研制以及成果转化和全国推广工作;承担微机、DSP等课程的教学任务。1998年后,主持了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等多个项目。2000年,5cm常规天气雷达多参数化改造的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2003年调电子系,从事气象雷达、信号与信  相似文献   

13.
从雷达作为干扰源的角度分析C波段天气雷达的电磁辐射。介绍了电磁辐射相关的评价标准,给出C波段天气雷达相应的安全辐射距离,分析了它对敏感设备干扰的典型例子。比较了工程中常用的几种电磁辐射防护措施在C波段天气雷达电磁防护中的作用,指明通过科学防护C波段天气雷达的电磁辐射是可以达到电磁兼容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目前高空气象探测的主要设备,L波段电子雷达探空仪以其在工作效率、数据质量以及探测精度等方面的优势,已在全国大多数台站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L波段高空实际气象探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导致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的数据质量等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X波段雷达具有全天候和准确度高的特点,是监测海洋溢油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雷达溢油监测系统的原理、工作流程和系统组成,和其在海洋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光谱遥感数据解译的最佳波段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分析了遥感图像解译中多光谱遥感数据选择最佳波段组合所用信息量诸方法的内在联系,说明了信息量方法用于高光谱遥感数据最佳波段选择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类间可分性的最佳波段选择原则和方法.通过试验,说明了各种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局限性和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人工增雨工程X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射机系统的概况及其工作原理;阐述了雷达发射机的检测方法和步骤,给出了理论波形。重点对果洛雷达发射机系统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射机故障的维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王天正  刘宏  芦山  张建昌 《科技通报》2019,35(10):46-53
利用"华南季风降水试验"联合观测资料,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非降水云和降水云宏观结构的观测结果,定量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C波段连续波雷达、Ku波段微降水雷达和雨滴谱仪的探测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对比分析了Ka波段云雷达和Ku波段微降水雷达云-降水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得到了如下结论:(1) 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不同类型云的探测结果在回波整体的形状、高度及随时间演变上是一致的,云雷达对云的探测灵敏度要略高,对云边缘、云底和云顶的弱回波探测能力更强,但云雷达探测积云和降水云时稍微回波强中心偏弱,两部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和谱宽较为一致;(2)弱降水条件下,Ku波段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雨滴谱仪偏弱,但偏弱的最大平均误差在-2. 84d BZ,微降水雷达的探测结果基本可靠;(3)弱降水条件下,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微降水雷达分别偏弱4. 81 d BZ和3. 01 d BZ,三者回波强度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2、0. 887和0. 920 (Ka-Ku,C-Ku,Ka-C),在考虑衰减、雷达采样体积差异、雷达灵敏度和天线积水等因素后认为3种雷达回波强度探测结果均较为可靠;(4)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分别比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偏小0. 59m/s和1. 02m/s,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35、0. 690和0. 9442 (Ku-Ka,Ku-C,Ka-C),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结果较为一致,造成微降水雷达径向速度偏小的原因与多普勒速度谱偏移和多普勒速度谱速度模糊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石哈河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遥感找矿前提。文章以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首先对影像数据进行Flash大气校正等预处理操作,根据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以蚀变围岩的光谱异常为理论依据,结合波段比值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相应蚀变矿物的主分量图像,再结合密度分割对主分量图像划分蚀变等级,将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与地质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研究区内的蚀变信息与已知矿点基本吻合,提取铁染蚀变精度为68.75%,效果较好,对以后地质人员的矿产勘查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雷达作用距离与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密切相关,而作用距离是雷达对海试飞中重要的评估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配试目标船RCS工程评估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配试目标船和靶船的雷达回波数据,确定了配试目标船的RCS,使得试飞评估结论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