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12)
以邵阳学院资产评估专业择心资产评估服务中心项目为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做法与经验,也对促进地方院校资产评估专业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专业教学师资与创业教育师资相融合、专业教育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相融合、专业教育方式与创业教育方式相融合、专业实习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双创")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对大学生的学术创新、实践操作与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文章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参与"双创"训练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能源互联网的风光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为例,对大学生参与项目过程中的心态变化过程与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大学生参与"双创"项目的实施效益.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为我国培养创新能力强、创业素质高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并且在几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从实际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角度,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以及现状,指出在省属高校创业训练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参与项目的动机不纯、学生自主科研能力与时间投入中的不足、创业训练项目考核体系需完善、指导老师不到位与越位,并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各高校开展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本文通过便利抽样调查我校文理类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类训练项目的认知情况,了解学生对该类项目的兴趣、积极性、参与情况及对自身能力的认识等,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文章以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能源互联网的风光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为例,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立项、项目管理、项目实施、项目考核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训练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效率.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成为各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转变成一种必然要求。但是创业课程项目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项目的实践效果是否以学生就业创新为导向,师资队伍建设也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将企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相结合,企业实践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的时效性,而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教育引导,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经验。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工程,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简称"双创")能力.为了满足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建设需要的"双创"型人才,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参与电力电子技术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 实际情况,文章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三个方面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时代的变化,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这让众多的大学生放弃寻找工作,选择自主创业这条道路。然而对于一个刚刚步入社会大门的大学生来说,这并非一件易事,在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挫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更为顺畅一些。本文将以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为例,通过分析探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将来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大志  赵志成 《科技风》2023,(36):143-145
本文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地方高校LDXY为例,探讨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返乡创业意愿的调研,并运用SPSS和AMO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从家庭因素、学校创业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与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独立、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有关;社会因素对高校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与测试样本所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理想、政府返乡创业政策有关;学校创业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高校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扶助工作是有成效的;家庭因素通过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因素间接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说明家庭因素会影响学生的高校选择,从而促进高校将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府和高校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基本目的,而将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获得社会经济效益,是项目开展的更高层次要求。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果的实用性,使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都能从中受益,推动项目的健康发展,业已成为该计划进一步深入开展所遇到的新问题。为此,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果转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项目成果的市场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颇多,但已有研究未针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考察。在回顾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理论研究构建了影响创业意愿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陕西省3所理工类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大学生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社会、高校和家庭提供建议,以提高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12.
"双创"背景下,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及创业实践均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力度,高校也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但从现阶段看,有积极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仍然较少,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创业意愿成为研究重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进行调查,并提供对策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创业投资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大创计划"专栏面向高等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刊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方面学术论文;文章需标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项目批准号)"。  相似文献   

14.
正"大创计划"专栏面向高等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刊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方面学术论文;文章需标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项目批准号)"。契合"大创计划"有关精神及要求,所刊登学术论文主要完成人(署名作者)可为项目组学生;文章篇幅可据"大创计划"年会学术论文遴选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业选择环保产业创业是很好的选择。本文概述了大学生创业与环保产业的内涵,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开展环保产业创业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4)
基于创业动机理论和西部某财经院校的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高,且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多元创业动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将之融入专业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以赛促创;应通过建设校内训练营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并最终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大创计划"专栏面向高等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刊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方面学术论文;文章需标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项目批准号)"。契合"大创计划"有关精神及要求,所刊登学术论文主要完成人(署名作者)可为项目组学生;文章篇幅可据"大创计划"年会学术论文遴选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大创计划"专栏面向高等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刊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方面学术论文;文章需标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项目批准号)"。契合"大创计划"有关精神及要求,所刊登学术论文主要完成人(署名作者)可为项目组学生;文章篇幅可据"大创计划"年会学术论文遴选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大创计划"专栏面向高等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刊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方面学术论文;文章需标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项目批准号)"。契合"大创计划"有关精神及要求,所刊登学术论文主要完成人(署名作者)可为项目组学生;文章篇幅可据"大创计划"年会学术论文遴选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研究家庭背景、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对就读于四川省的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为例,对157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家庭背景、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结果: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创业意愿明显相关。结论: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强弱与学校类型、性别、专业类别、性格有关,而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