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赤字财政引致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立桥 《预测》2008,27(3):13-16
持久的赤字财政会引发通货膨胀。我国已持续执行了近30年的赤字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迅速上升,本文从赤字财政影响货币供给的角度,实证了赤字财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赤字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理论分析来识别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并运用动态计量模型检验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财政风险的动态影响效应和程度.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风险增加,货币政策将会使财政风险部分降低;从影响的强度上来说,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能引起财政风险的变动,但二者都不是财政风险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成功的拉动了国内需求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财政的职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如何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成为本文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作为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其应用效果的好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财政风险概述出发,在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的防范策略,对推动我国财政政策在财政风险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建构“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26个地区已出台的“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相关政策进行文本编码。结果发现:东、中部地区的政策工具结构为“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西部地区则是“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目标侧重点不同且东、西部对部分目标存在明显偏好;东、中、西部存在相同的“工具-目标”主要政策工具贡献结构,即“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环境型-供给型”。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需要财政政策予以指导、配合。综观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体系,只有德国和日本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其他大部分OECD国家只是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由此财政政策较为凌乱。本文通过对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的分析与比较,从中发现当前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异同,为我国财政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罗斯福新政中的公共工程投资能够为中国提供什么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外部性和市场供给的失灵性,公共工程一般由政府出面举办.公共工程既能增加有效需求,又能增加长期供给,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工具和财政政策的重要实现载体。目前,我国的公共工程建设存在盲目决策、重复投资、资金浪费、效益不高等严重问题。罗斯福新政中的公共工程投资实践至今仍能为我国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及政策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软科学》2000,(8):114-120
本文介绍了我们所建立的以需求导向为主、将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模型中利用价格调整议程(菲利普斯曲线)作为需求和供给的结合点,将反映总供给能力的潜在生产能力和菲利普斯曲线引入宏观经济模型,模型侧重对财政、货币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引入了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重要性,利用2005年7月汇改后至2014年2月共104个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和方差分解效应.结果表明: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均会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但财政政策的冲击较小且持续时间也较短;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波动有显著影响.同时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得出,财政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比例更小.最后在对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新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横向维度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化模式,并将商业化模式的实践分为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两种类型的应用路径,其中供给导向型路径是由政府主导的技术的商业化过程,而需求导向型路径则是由产业主导的商业化技术的过程。通过比较两种实践路径阐述商业化模式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1.
物业税、供求弹性与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住房流量-存量模型基础上,考察了物业税、供求弹性对房价的影响.本文理论模型表明,当需求弹性小于零时,提高物业税将导致房价下降;当需求弹性大于零时,若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提高物业税将导致房价下降;若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提高物业税将导致房价上升.通过对1996-2008年全国33个大中城市住房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物业税对房价影响为负,对房价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供给对房价的影响大于物业税和需求,在开征物业税和调控需求特别是控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的同时,应更注重增加供给;经济增长对房价影响显著,表明房价随经济增长具有上涨趋势,要加强时经济增长较快城市房价的调控;地理位置对房价变动影响显著,政府更应关注东部和中部城市房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12.
郎宏文 《今日科苑》2006,(5):I0017-I0017
一、问题的提出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制定财政工作指导方针、原则、制度和措施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对财政分配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用以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健全和完善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促进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我国财政理论界各个流派对财政政策理论依据的认识是不同的。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从理论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其重要途径.财政要着力于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税收制度、整合税收优惠政策等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由于网络经济中的梅特卡夫法则以及网络经济的外部性,使得网络经济中的需求和供给分析不同于传统经济学.通过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分析网络经济中需求和供给函数的自变量、函数图形以及网络产品的消费者均衡.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政策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我国连续几年采取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取得了成效。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有效增加了国内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巨大成绩是举世公认的。这是我国主动、自觉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的一次成功尝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于妨碍市场化改革进程,淡化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因为政府宏观调控具有扩大经济职能和活动范围的冲动和需求.另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刘小川先生的专著《中国财政改革新论》从宏、中、微观三大类分别研讨了我国财政问题,并专篇论述预算外资金。 作者首先从宏观财政的方针入手,从财政政策的目标、手段、实践等方面逐步深入进行了正反分析对比,反映了财政政策对宏观财政的重大指导意义,并强调提高财政效率,实行彻底分税制。周密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出的社会经济影响,就微  相似文献   

17.
戴力箴  肖葱 《软科学》2000,14(1):1-3
一、供给低效是中国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199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通货紧缩。国内经济学者对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解释时,一般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治理通货紧缩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实施结果表明,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低靡,物价下跌,经济增幅回落的状况没有大的改观,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治理通货紧缩的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中国通货紧缩的发生机制和发达国家不同,不是由于需求不足,而是由于供给低效。中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税率和资金利税率从1990年的1352%、122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定量分析探究财政货币政策联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支持政策、货币支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张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然而市场化因素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却不十分显著。由此认为,扶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而且还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动;既需要市场与政策双向驱动,又需要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同时发力,并以此提出简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健康领域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对药学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作为需求侧的医药单位对创新应用型人才求贤若渴.而我国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作为供给侧的高等院校还难以满足需求侧医药单位的要求.因此,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出发,探究药学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进而在课程建设、专业实践、校园文化3个...  相似文献   

20.
国债运行的两部分(国债收入的取得和利用与国债认购人投资利益的实现)是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作为财政货币政策的结合点,财政政策主要在前一过程中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主要在后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将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角度讨论国债市场功能发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