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的别称     
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那么,表示第一的意思,除了“甲”和“第一”以外,还有哪些说法呢?下面就是一些第一的别称。在比赛中获第一名的人,称为“冠军”。这个称号的由来是这样的:战国时代的楚国有位大将军宋义,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列楚国诸将军之首,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冠军”。从魏晋到南北朝,冠军又成为将军的一种官衔,叫“冠军将军”。后来人们就称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我们常听到“摘取桂冠”这个说法,意思也是说得了第一。这也有个来历,古代希腊人认为月桂树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木,所以用月桂树叶编…  相似文献   

2.
郢书燕说     
有个郢(ying,楚国的都城)人给燕国宰相写信,由于灯火不够亮,他对侍从说:“举烛。”说完,他一不小心把“举烛”两字写进了书信里。  相似文献   

3.
冠军:源于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将宋义,此人骁勇善战,战功赫赫,为楚国诸将之冠,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将军”。魏晋以至南北朝,冠军形成了一种官衔,叫做“冠军将军”。唐代设冠军大将军,到了清朝,皇帝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冠军使”。后来人们称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  相似文献   

4.
鲁文 《现代语文》2005,(5):40-40
冠军:源于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将宋义,此人骁勇善战,战功赫赫,为楚国诸将之冠,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将军”。魏晋以至南北朝,冠军形成了一种官衔,叫做“冠军将军”。唐代设冠军大将军,到了清朝,皇帝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冠军伎”。后来人们称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  相似文献   

5.
《晏子使楚》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是历史故事。它以晏子“出使”楚国为线索,把晏子“初到楚国”、“见到楚王”、“在酒席上”同楚王三次斗争事件串联起来,构成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文章重点刻画晏子的非凡才智,突出他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于强者面前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文章首尾照应十分严密。教学中应注意理清线索,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突破文章重点;加强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6.
南辕北辙     
战国时期,有位牛人驾驶着“宝马”车出游。突然,牛人发现路边有一把红色的钳子。他赶忙刹车,跑过去想捡起来自己带走。等他到了那里才发现,那个大钳子长在一个怪物的身上。怪物主动跟他搭讪。怪物:“尊敬的牛人,您这是上哪儿啊?”牛人:“我要去楚国旅游。”怪物:“我也要去楚国,不过楚国在赵国的南面,你怎么往北走呢?”牛人:“没关系,我这车速度快。”怪物:“快也不行啊,你车越快不离楚国越远吗?”牛人:“没关系,我有战国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在各个国家都能使用。”怪物:“那还是到不了楚国啊!”牛人:“这你就傻了吧。我告诉你,地球是圆的,我…  相似文献   

7.
作为《九歌》中的第一篇,《东皇太一》所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应为楚国神祀系统中的元始天神,高于其他一切神祗。结合先秦传世文献和近年来出土文献的记载,“太一”其实是一个被神化的概念,他超越于天地,居于北方,能生水并藏于水,是至高无上的天神。而“东皇”之名与楚国祭祀的方位、氏族发展源流及择日有关。再联系楚国历史与屈赋文本,东皇太一实则应指楚之始祖天帝颛顼高阳氏。  相似文献   

8.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楚庄王,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二十二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  相似文献   

9.
小引这则小引是写完此文后加上的,或许已与此文无甚关系。之所以会在写完“小结”以后再写“小引”,是因为我一直想不出一个十分恰当的开篇词。一看史书便知,楚国的衰亡与屈原投河有着直接的关系:是那些逼屈原投河的人,那些逼屈原投河的原因,使得楚国衰落,而这些人与原因又都是因屈原而起;屈原因一次既偶然又必然的遭遇而加入的一场既偶然又必然的历史戏,使楚国屡屡失利,而每一次又都几乎是致命的。楚国因屈原而伟大,但也因屈原而衰亡。当然,屈原无过,有过的只是那几双看待学识的眼睛。历史中的相对是绝对的,这就是善恶是非的…  相似文献   

10.
对楚国的“柱国”官称进行了考辨,通过对传世文献的梳理,认为“柱国”就是“上柱国”,是对楚国“令尹”和“大司马”的代称,并非实际的官名。  相似文献   

11.
学过历史的同志,对李斯的名字是不陌生的,他一生中许多活动都与秦王朝的兴建和衰亡有密切关系。历代秦史的研究者们对该历史人物褒贬不一,评价各异,尤以对他在秦统一前后政治上、文化上的所作所为,誉毁悬殊,争议颇大。本文试在前人论著的基础上,简要地谈谈李斯其人在秦统一前后的历史作用。李斯(前281——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出生于“闾巷布衣”之家,年轻时做过管理文书的“郡小吏”,因不满自己“卑贱穷困”的社会地位,弃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他虽然在学术上对荀卿有所继承,“然旨趣与苟卿大异”,在思想体系上不尽相同。当时,七国争霸,战争不断。在七雄中,魏、韩、燕、齐、赵等诸侯国相继衰落。楚国虽大,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的“四公子”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并称“四公子”。他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四公子”的人。唐代“四公子”唐朝的“四公子”是姚檐、周曾、王玢、丰清志。他们都是唐德宗时期淮宁节度使李希...  相似文献   

13.
楚国是西周分封的吗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多次提到楚国。如春秋五霸中有楚国,战国七雄中有楚国,大诗人屈原也是楚国人。然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讲到西周的分封制度时,只是讲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没有提到楚国。那么楚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  相似文献   

14.
屈原作品中多次谈到他与楚王的“成言”。这应是屈原政治生涯和楚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更是屈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屈原作品研究的重要钥匙。遗憾的是,它为过去几乎所有《楚辞》专家所忽视。本文根据先秦历史文缺有关“成言”的性质,对屈原作品中有关“成言”的记述,进行综合考证,从而发现屈原与楚怀王“成言”的内容,主要是推行“奉先功以照下令,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的“变法”;屈原《九歌》是他“变法”中“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以“回到历史现场”为框架对《屈原列传》进行教学设计。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分析屈原除自沉外还可以选择随波逐流,选择离开楚国;但是因为屈原是楚王同族,因为他对楚国矢志不渝的爱,选择自沉具有必然性。第二课时探讨屈原精神的实质,讨论有关屈原爱国的争议,分析屈原精神之所以回响不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于小语第六册31课《南辕北辙》,我实在不敢苟同。这则寓言讽刺了一个“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魏国人。文末评道:“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离楚国也就越远了。”  相似文献   

17.
自相矛盾     
《中学生英语》2011,(9):15-15
一有一个楚国人在叫卖矛和盾。他自夸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任何矛能穿透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穿透。”有人反驳道:“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他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8.
楚国发祥于湖南。这可以从商周王朝对“楚”的别称中得到证实。先秦史籍中称楚国,有时义称“荆楚”,或称“荆”。其原因是什么?这是涉及楚国发祥地的历史重大问题,所以史家和注家众说纷纭。如:1、《说文》:“楚,丛木,一名荆也,从林,正声。2、杜预在《左传·僖公元年》“秋,楚人伐郑”后注:“荆始改号为楚。”3、孔颖达《左传正义》云:“荆楚,一木两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4、沈括《梦溪笔谈》曰:“荆州宜荆……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5、俞樾《释荆楚》说:“是荆楚为当时之通称。”上述说法,表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阳春白雪     
战国时,有一次楚襄王问宋玉:“先生莫非有什么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满意你呢?”宋玉从容地回答说:“是的,有这种情况。不过请大王暂时原谅我一下,让我把话讲完。”于是宋玉给楚王讲了下面的故事。楚国都城里有个人,很会唱歌。当他唱楚国民歌“下里巴人”时,有数千人和着他唱。接着他唱稍微高雅一点的“阳阿”“薤(xiè)露”时,随他  相似文献   

20.
在“齐桓公伐楚”这一历史事件中,楚国大夫屈完从容应对齐桓公的一番话语为人们所乐道。但对其话语中的“楚国方城以为城”之“方城”,自古及今,众说纷坛。章在列举诸家之说并进一步论证后,提出应从肖华锟先生之说:方城,春秋时期楚国所筑长城,北起今河南南召县,经今叶县、方城县、泌阳县境内,南至今唐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