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只有直面文本.直面语言.才能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以流传物形态存在的人的精神产品,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改变而经历了“客观对象”、“主观经验”和“存在理解本身”这些不同身份,从而也被相应地赋予永恒或历史等不同特性。在寻求对作为文本的传统的理解方法过程中,人们不断深化对文本意义存在方式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改变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理解,即人从纯粹的认识主体转交为被传统所决定的一种存在,在不可摆脱的“诠释学处境”中生存。于是,作为流传物的文本的意义与历史地存在的人都只能放弃形而上学诉求而不断寻找自己的历史性存在。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的“理解”观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哲学学说。现代解释学从人的语言、理解、历史、意义出发,其所主张的本体论的理解观,在不断加深我们对“理解”的认知的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看世界”的视域。对于我们理解教育问题,给予了很多启示。在现代解释学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就是理解关系。理解不仅告诉我们怎么想,而且还告诉我们怎样存在,理解活动是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模式。解释学的“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作为理解对象,既表现为符号系统,也表现为意义,理解的实质则是把握文本的意义。理解是意…  相似文献   

4.
跟往事干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重在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然而。这在解释学看来,理解就是一种“视野融合”。用这样的观点来把握文本.文本也就自然进入了理解的范畴。理解文本不是师生对外在的客体的把握,而是师生视野与文本视野的整合,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对话中.文本向师生开放,即文本要面对师生的追问不断提供新的答案;师生向文本开放.也就是师生在文本中理解自己、扩展自己、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5.
伍志斌 《广西教育》2005,(7A):59-59
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就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也就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叶谰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拨动“情趣”这根琴弦,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文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狄尔泰及其之前的解释学中,被解释的文本尽管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均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文本具有不可破坏的本意,这种本意是客观存在的;解释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获得文本的本意;要获得文本的本意,解释者必须放弃自己的主观理解。在上世纪,海德格尔实现了解释学的从认识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是人的文化生命的言说与传承的载体。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盈成生命的呼吸。阅读语言,就是要读出语言背后的生命力,感受语言中言说者的生命活力与激情,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生命的场景,发现文本的精神气象,从而唤醒阅读者的生命意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所谓“以人为本”即“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的总和。我们倡导用“人文精神”来做德育工作.就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理解、宽容、相侪、欣赏学生。这是创新教育中教育者应提倡的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9.
俞玲玲 《文教资料》2010,(26):73-74
生命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语文课本本身是一个载体,对文本的思考与理解融入了对生命的思考与理解,进而更加强语文学科具有生命教育的内涵.因此语文课堂应成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0.
对话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话不是指人类的语言交谈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融、沟通、理解。文本作为一种表现生命的形式和存在形式的主体,与学生对面,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对话关系。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是主体,而人的语言在历史传统中形成的种种文化如作家创作的各类文章也是主体。人与文章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理解、互相沟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孙剑 《学语文》2008,(4):40-4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读者求得对文本与作者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一种沟通与交流,其实质就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而此种对话应该是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是生命对生命的深层对话。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够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与现实     
《中文自修》2005,(7):4-4
西方的文艺理论中有一派叫“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人文化,社会他的产物。因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是人看不到的.是被写出来被阅读的.所以只存在于文本中。那些写历史的人.自然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和时代的局限,于是历史也就不是所谓的史料的堆积而是写历史的人对史料的分析了。  相似文献   

13.
哲学释义学(又称哲学解释学)是一种探索人与文本之间意义关联,关切人存在意义的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特殊课程文本,它强调对于人和自然、社会、他人及自我关系的理解,是对师生生命意义的探求。二者都是通过对文本意义的重构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彰显。哲学释义学的经典概念和命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产是他人生命的生产和自己生命的生产,自然生命的生产和社会生命的生产的统一;社会生命的生产是人的生命生产的本质,是科学地理解人的生产的关键。人的生产是历史存在的前提,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的生产的历史延续构成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的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的生命有两种类的存在形式:一种是整个人类发展中的类形式,所有有价值的生命或发出了生命之光的人都融入了这历史的汇流;另一种是生命存在领域中的类形式,是生命的临时性形式,是为了共同的生存原则而使生命处于机械性、被动性状态。艺术家创造的动因就是冲破这种临时性结构,而在对自身完美的寻求中将生命融入永久历史生命的汇流。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人类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因此.语文教学也应从有生命的个体出发。  相似文献   

17.
能否准确而深刻地探究文本,是阅读理解文本成败的关键。从理论上讲,探究文本可以分为浅层探究和深层探究两个层面:浅层探究就是指读懂文章所写的人、事、物、景、情等字面意思;深层探究就是透视文本,即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洞察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体味到作者通过文本所表达的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人生命的独特性着教育的特殊性,对人生命独特性的关照即生命观的存在,实为教育所必要。本文试图从对人生命的理解入手,以教育中的生命观作初步的阐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文本中一再重现的“永劫回归”哲学观进行探讨。在哲学层面上把永劫回归与生命意志看作是人的存在的一组哲学上的二元对立来理解,并推演出必然性与偶然性、重复性与一次性、轻与重、灵与肉等一系列西方精神发展史上的二元对立关系来,以此来探讨人的生存困境;在文本层面上则以这些二元对立来理解小说的存在观、人物的生存困境和现实行动,从而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邹一斌 《现代教学》2007,(12):22-22
在语文教育中所理解的生命,是处于社会和历史当中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摇生命意识的教育(从施教者的角度)和生命化的教育(从受教者的角度)。 语文生命化的教育是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以教师的倾心投入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世界来欣赏生命的美好,领悟生命的艰辛,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生命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