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昱 《广西教育》2008,(16):24-24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素,校领导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正确认识每位教师的长处和短处,充分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教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位教师身上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如果校领导时时处处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教师,只看到教师的短处,那么就会与教师产生磨擦,就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写期终评语期终评语是教师给学生在一学期中劳动的总评价。它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而高兴,进一步认识和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也使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它也是学校对家长的一次交代,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长处与短处,与学校教  相似文献   

3.
《骆驼和羊》一课的最后一句是:“你们俩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这句话是全文中心的点睛处,也是课文的重点,更是理解的难点。教学时,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长处”和“短处”的意思后,出示了三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长处”和“短处”两个词分别填在相应的空  相似文献   

4.
长处与短处     
你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 ?我班的孩子就刚听过。通过故事,孩子们明白了: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而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是不对的。   活动后,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说一下自己身边的小伙伴都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孩子们兴趣可高了,摩拳擦掌,振振有词,很有点评论家的味道呢 !而被评论的孩子面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点头称是,坦诚相认。   一时间,班里兴起了“长处与短处”热,小朋友间常用这两个词互相提醒,互相学习。那么老师在孩子的眼中,会有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我们的学生被老师这样要求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一定要“取长补短”(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诚然,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们如果反过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也许会有另一番结果:一定要取长补短吗?我们认为的“长处”和“短处”就一定是学生的“长短”和“短处”吗?即使取了别人的长处就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短处吗?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中自己会失去些什么?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更多?脑科学和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6.
题目设计一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价值。如果经营的是自己的长处 ,就会使自己升值 ;而如果经营的是自己的短处 ,就会使自己贬值。请以“价值”为话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 ,写一篇不少于 60 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思路设计一有的人善于做学问 ,有的人善于经商 ,有的人善于搞运动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通过记叙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的人 ,领悟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思路设计二以童话或寓言的形式 ,诸如写长颈鹿与小山羊、啄木鸟与猫头鹰等动物的长处与短处 ,从中体现“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育教学中,教师的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特别当短处成为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障碍时,更应当着力在"补短"上下工夫.善于"补短",是一个教师具有谦虚品格的体现.然而,课程改革后,仅仅重视"补短"是不够的,在"补短"的同时还应该"补长".因为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注意"补短",就会永远处于劣势;如果不重视"补长",长处就会"昙花一现".因此,从一定角度看,长处需要"补","补长"对教师的持续发展很重要.要真正让教师在"补长"中获得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再优秀的人也有短处,再卑微的人也有长处。一个人,就是一个长处和短处共存的"共同体"。对己,优秀的人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卑微的人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对人,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妒忌;要容忍他人的短处,不计较。再优秀的人也有短处,所以优秀的人不必自傲;再卑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中,教师的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特别当短处成为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障碍时,更应当着力在“补短”上下工夫。善于“补短”,是一个教师具有谦虚品格的体现。然而,课程改革后,仅仅重视“补短”是不够的,在“补短”的同时还应该“补长”。因为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注意“补短”,就会永远处于劣势;如果不重视“补长”,长处就会“昙花一现”。因此,从一定角度看,长处需要“补”,“补长”对教师的持续发展很重要。要真正让教师在“补长”中获得自主发展。“补长”,顾名思义,就是补充教师已有的…  相似文献   

10.
一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无疑是一个杰出的人才,但在其他方面,他可能与一般人无多大差别。因为他是犹太人,以色列刚建国时,就想利用他在世界上的崇高威望,恳请他出任第一任总统。爱因斯坦很有自知之明,他谦虚地说:“我在物理学上也不过是一知半解,在治国上更是一窍不通。”也就是说,这位科学巨匠婉言谢绝了要他出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恳请。这给予校长的启示是: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使用教师时务必要了解清楚其长处和短处,以便能够扬长避短地使用之。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什么是垃圾?或许有人会…  相似文献   

11.
我的     
人各有自己的长处或短处,请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写出自己的一个长处或短处。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指点] 这是北京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写这个题目,应先把握两点:①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②写出自己的一个长处或短处。其中,要特别注意“自己”、“一个”、“或”等词语,它限定了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只能写一个长处或者短处。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我这一辈子始终握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比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短处。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总能学到别人的优点。"通常情况下,不少人也会准备"两把尺子",只是总用一把尺子去比别人的短处,用另一把尺子来量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学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我让学生说说对小红马的看法.学生们一致认为:小红马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却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对!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正确认识自己.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有哪些长处,还有哪些短处,好吗?"  相似文献   

14.
人生增值的诀窍就是发现自已的优势经营自已的长处。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会异常艰难甚至是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人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在《飞向成功》一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15.
我们谁都希望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是一个充实、畅达、适应环境、富有成就和有益于社会的人。那么,应当怎样才能真正使自己人格健康呢?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加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外,笔者以为,还有赖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我观”。所谓“我观”,在行为学上,又称自我概念,是人们以自己作为认识客体和反映对象、通过对其长处和短处的了解、比较和评价而形成的关于自己的印象、看法和观念。正确的“我观”,是对自己长处和短处实事求是的反映,与真实自我相一致、相吻合。而错误的“我观”,或夸大长处缩小短处,或夸大短处缩小长处,是对真实…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个体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会喜欢和欣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接受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与短处。一个人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与短处,就会处于紧张状态,行动上小心翼翼,随时害怕暴露自己的短处,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智障学生的自我意识与普通学生相比更为薄弱,他们往往对自己不能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教育、监督和控制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17.
漫画格言     
《小读者》2006,(1)
世间的一切都是你先去种下,才会收获的,这机遇原来也是可以自己去创造的。善用自己的长处就能给你原本平凡的人生增值,而使用你的短处则会使你可能辉煌人生贬值。如果人们能够抛开自卑心理的限制,敢于突破自己,开发自己,那么你的潜能就会像山泉一样喷涌而出,就有可能创造出连自己都吃惊的辉煌事。人生不能因为有过失误而浑浑噩噩,也不能因有所成就而沾沾自喜。江苏省宿迁市郭德鑫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漫画格言  相似文献   

18.
师生在彼此的欣赏和赞美中营造着宽松快愉的教学氛围,构建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懂得欣赏和尊重他们的长处,改正他们的短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9.
用人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只问人的长处而去经营他,另一种是注意人的短处,用人求全。前一种思维方式能使学校取得绩效,而后一种思维方式,只会使学校弱化。近几年来,我们把“发现并经营教师的长处”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尝试与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不足,如果针对自己的弱点“对症下药”,许多遗憾就可以避免。那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吗?你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