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敏 《现代教学》2014,(5X):69-71
<正>本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如下信息:一是在闵老师三令五申后班级仍有学生公然在自修时间用手机打游戏,可见有关使用手机的规定,在班级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要求。二是闵老师将小张说得"心服口服"后,其母以孩子情绪低落为由又向老师要回手机。从中看出,小张只是"口服",并没有"心服"。三是临近期末,学生行为涣散,教师三令五申的要求不起作用且玩手机人数还在增长,不正之风的蔓延也反映出班风、学风存在问题,缺乏积极进取的班级精神。四是闵老师暂时保管手机的决定只是通  相似文献   

2.
贾永春 《现代教学》2014,(5X):74-75
<正>本案例虽然是发生在小张同学身上的个案,反映出的却是目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逐渐走进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上海,保守估计80%以上高中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不管学校是严令禁止,还是尝试和学生达成"君子协议",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进课堂的现象依然是屡禁不止,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是广大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共同面临的难题。闵老师忧心忡忡,担心教育小张过程中家校教育举措的不一致,会对小张的教育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赞同闵老师的思考,教育有效性有赖于教育合力的形成。如何促使学校和家长在教育目的、原则和方法上达成一致,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伟 《现代教学》2014,(5X):77-78
<正>当教师将教育责任扛于一己之身时,也正是教师承担起莫大压力之时。从案例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及时处理了学生的问题,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与引导,并事后将情况告知家长。整个事件的处理似乎周密而妥当,其结果为什么事与愿违?教育目标有分歧吗?从案例中可以得知,老师要替学生保管手机的原因是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违反老师要求"以及"自制力差怕影响期末考试"。家长表示执意将手机要回的原因是"马上又要期末考试了,怕他情绪不好又要考不好"。显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为什么还会产生分歧呢?  相似文献   

4.
周芳 《教育》2012,(24):56
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不久,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那时笔者忙得不亦乐乎。很快,单元考试来了,考试成绩与其他几个班级比比,不差。笔者暗暗松了口气。不料,第二天就有家长来提"建议"了,说:"老师,怎么不排名次啊?"又问这次考试谁第一,自己的孩子是第几名。笔者当时一愣,心想:三年级的学生考试要排什么名次啊!但是家长的要求不容小视,只好说:"我来排一排。"家长满意地走了,但笔者心里却平静  相似文献   

5.
"请家长"是备受争议的一件事,但也是当今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家长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促使家长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但现在许多学生个性强,叛逆思想重,对于家长与教师的见面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当出现问题后,学生不会把真实情况告知家长,而家长也往往轻信孩子,心疼孩子,护着孩子,最终与教师产生误会,甚至矛盾。在实际操作中,"请家长"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会事与愿违。班主任在"请家长"时一定要掌握分寸,维护家长的尊严,与家长真诚交流,从而  相似文献   

6.
学生考试时用手机,监考老师将其暂作保管,老师的行为无可非议,手机物归原主就可以了;学生不辞而别,班主任和校领导驱车20余里动员他返校上课是应该的;但要“好说歹说才将其请到学校上课”却有点过头了,以后他还怎能听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今后又怎能对他进行教育和教导呢?如今学校就偏偏  相似文献   

7.
13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要了解学生、了解家庭、了解家长,对学生要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纽带,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 "崔老师,你今天有空吗?"星期天早上6点,还在梦中的我被闹醒了,我手机上收到一条学生发来的短消息. "什么事?有空."我一看可能学生遇到了麻烦,我及时地回了过去.  相似文献   

8.
作为班主任,我当然希望成为一名让学校和家长放心的严师,但我所希望的不是成为那种让学生或怨或怕或恨的厉害老师,而是希望成为那种对学生严而有理、严而有道的给力老师,希望在张弛之间展现出教育应有的那种魄力或魅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术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班主任老师的一种教育能力,更是凝聚班级力量的源泉。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父母离婚了,开始时是跟随父亲过,但父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学校高一国际班部分学生在学校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现象比较严重,任课教师反映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用手机看小说、联网打游戏。班主任非常焦急,在批评教育的同时也向家长通报了这一情况,引起多数家长的共鸣。于是该班家委会制订了一条新"班规":(1)对于我行我素将手机带来学校的学生,无论任何理由,只要被老师发现,无论在使用手机做什么,第一次由老师没收并请家长来学校认领。(2)对于屡教不改将手机  相似文献   

11.
[案例] 星期三下午放学后,A校长整理完工作笔记准备回家时,手机响了.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举报电话,反映四年级八班的班主任覃老师情况,家长说:"如果处理不好,我就向区教委反映."A校长感到这位家长肯定不是个省油的灯.于是便说:"我现在就来了解这个事情,不过,您也要给我时间,处理总得有个过程."挂断电话,A校长就在想:覃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有爱心和创新精神的班主任,从未听说他体罚过学生.于是,他马上拨通了覃老师的手机.从她口中得知,这个学生是个极其调皮的孩子,家长也挺惯着他.  相似文献   

12.
陈耀清 《现代教学》2014,(5X):68-69
<正>班主任没收学生手机,不仅是希望通过惩罚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期末复习中去,更主要的是希望学生能更加自主、自觉地管理自己的行为。该案例"手机"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一、实施个别化教育,化被动为主动小张玩手机不算大问题,大问题是手机被没收后,回家情绪低落,影响了学习。如何指导小张,就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的工作。首先要找出小张情绪低落的原因,充分了解小张的个性心理,以恰当  相似文献   

13.
一、千家万户班主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有的学生家长文化修养高,教子有方;有的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对孩子疏于管理;有的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溺爱子女;也有的家长文化修养不高,对子女简单粗暴。班主任要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进行指导和帮助。有的学生文静,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学生听话,有的学生莽撞,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掌握技巧。1.平易近人班主任教育学生要讲究谈话技巧,态度要平和,跟学生扯家庭、谈生活,以此消除学生的戒心,学生只有戒心消除了,才能从心底里…  相似文献   

14.
正但凡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一个班级好比一个家庭,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班主任的工作是极其平凡、极其琐碎的,没有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敬业精神是干不好的,班主任要时时处处给学生以良师益友的好形象,通过自己良好的教态、严谨的作风、慈母般的关怀和不辞辛苦的精神感染与诱导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上好每一节课、过好每一天。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笔者觉得要做好班级工作,要善于做个"四勤"班主任,即"勤了解"、"勤发现"、"勤解决"、"勤总结"。  相似文献   

15.
顾彩娟 《现代教学》2014,(5X):71-72
<正>学校能不能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至今为止还在争论。本案例中,显然学校规定是不能带手机的。既然学校有规定,那为什么学生依然在教室里玩手机,公然违反学校的规定?家长也不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反而以影响学生学习为由,将手机硬生生要回去?如果制定的规则无法得到很好的遵守,那这样的规则是毫无意义的。学校有没有必要制定这样的规则?规则如何来制定?制定之后该怎样执行?多方听证,建立家校教育的"缓冲"制度,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使规则为人所用,具有实效。一、"听证"定规则本案例中,家长不配合的理由是基于儿子考试的经验,但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也是家长不愿意看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今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凝聚家长的力量来教育学生,也是班主任的基本功。老师和家长配合密切,可以促使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常慧 《教书育人》2015,(8):41-42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感觉工作任务一直很重,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而不为其所困,那么,做好班主任工作,民主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要体贴和关爱学生"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这是班主任能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学初我就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每天至少要与一名学生谈心交流。平时,我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等,这样,孩子们觉得老  相似文献   

18.
段志东 《班主任》2007,(11):12-1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的老师们口耳相传着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某班经常有学生丢失文具、零花钱等,几乎每天都有孩子或家长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深感问题严重,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一直没有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19.
以前,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都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教鞭下面出能人"。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家长和老师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打骂孩子是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但很少有人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代替打骂才是科学的。记得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核心应该是真爱和唤醒……"作为教师,应该用积极的引导代替惩罚,用欣赏和鼓励去教育学生。这就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不断强化,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群家长:可能他们知识丰富,是深谙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可能他们握有一定的权力,是一方的父母官,或是主管某一部门的领导;可能他们支配一定的经济资源,是某个国企高管,或是一小有名气的民企老总……与班主任相比,他们是有着优势经济社会地位的强势家长。他们可能有的惯性的思维、说话和行为习惯,与学校、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理想相冲突,同时,班主任、学校也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而走入区别对待家长、学生的误区。在这些问题面前,学校、班主任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策略方法,去化解与这群家长的冲突与矛盾,从而走出教育误区,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强势家长"版块的推出,或许可以给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