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较长历史过程,我们既需要立足当代中国国情,还需参考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才能有效探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经历逐步认识、逐步实践、逐步总结、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需要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在此过程中要做到"六个方面的统一",即坚持历史方法与现实逻辑相统一、精神追求和物质利益相统一、宣传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价值引领与制度规范相统一、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前行的道义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其培育是一个逐步积累、形成共识的过程。理性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文化人"的灵魂,是"以文化人"的核心内容。"以文化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本质上要坚持政治性与生命性的统筹、过程上要坚持目的性和过程性的统筹、方法上坚持灌输性与主体性的统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三个倡导"的提法,是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三个倡导"的提出,为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和战略任务,"如何培育和践行"则是这个课题的核心所在。从"培育和践行"这个重大任务的基本指向角度看,应该以实践为基本理念、以观念为基本向导、以核心为基本支撑、以融合为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以道德主体自觉养成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培育,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更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选择;坚持"依法治校"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构建良好的道德环境;加强"文以载道"校园道德文化建设,创新道德成长载体。  相似文献   

8.
蒋勇 《职教通讯》2015,(2):71-7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关键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要坚持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要坚持改进创新,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大学生友善品格。  相似文献   

9.
郑皓亮 《现代教学》2014,(6X):13-14
<正>站在一个班主任的立场,笔者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要以生为本、抓住核心、注重实际、共同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是学生,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以生为本"。理想信念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解决好了理想信念问题,就抓住了个体形成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重视实际与追求创  相似文献   

10.
职业生涯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提供有效的践行平台与载体。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培育中,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占主导,尽管对价值观的认同度有一定的提升,但缺乏有效的践行途径。本研究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职业生涯教育中,通过开展"读大学读什么"的专题讨论,宣读"我和大学有个约定",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践行书",开展"一对一职业生涯辅导",以及推行"职业认知成长小组"五大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与价值行动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每个青年大学生毕业后必须面对的考验,初次就业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他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对大学生就业观问题进行研究,能够让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观有所认识和了解,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这对于拓宽就业领域,实现个人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晓英 《中国教师》2010,(Z1):258-258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底蕴,既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更有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要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以研促教,以教促研,这已逐步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对于课题的承研单位,要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现结合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的经验,谈谈对课题的过程管理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文献中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三导向"即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牢固青年一代的精神命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提出,体现了网络空间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场域的重要性.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凝聚社会共识、坚持运用法律法规、坚持道德教化引导,培育正向的网络空间道德意识,建构他律的网络空间道德规范,践行自律的网络空间道德行为,针对网络道...  相似文献   

16.
正确的就业观,是指人们对选择职业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求职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帮助求职者走上合适的岗位,帮助求职者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大纲>在"教学目标"中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首先,逐步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继续强化法治保障,设计建立一套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各环节充分落实的制度规范。再次,支持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最后,从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入手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动形成社会全面参与和深度践行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生命延续的精神价值基础,文化认同的实质是对该民族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核心是一个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思想上达成共识,是产生认同的基础和前提。离开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没有根基的浮萍。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的"血液"中,在文化认同的视域下引导正确的文化观念,培育理性的文化思维方式,营造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文化的基本价值、文化符号、文化符号的意义促使人们消除差异和隔阂,能够共享文化和有效沟通,进而促成合作,逐步产生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才能真正从行动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新就业观的树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镇信息产业化的正确途径。当代大学生的新就业观从理论上要提高几个方面的认识,即选择新就业观的历史必然性;破除封建的陈旧腐败观念与传统就业观;懂得改变农业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质量的迫切性;认清建设新农村是新就业观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宗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