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维坦"是理解霍布斯政治思想的重要概念。卡尔.施密特号称"20世纪的霍布斯",其思想受霍布斯影响颇深,他本人甚至还有一本讨论"利维坦"的专著———《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本文通过分析施密特对霍布斯"利维坦"观念的研究和批判,以及他对罗马天主教会基本架构的深入探讨,试图勾勒出施密特本人对自由法治的宪政国家的独特思想,及其理论中关于国家主权的发端、形成、构架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时变的大系统。当前,在我国研究这类大系统,对促进“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这类大系统的研究,迄今尚缺乏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和谐理论和战略》(席酉民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5)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该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对各种社会经济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整理总结而成的一本著作,为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作者在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和谐理论思想是在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战略实际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5)
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最小组成单位,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之一。本文通过对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进行分析,研究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演变。通过对一代思想大师的有关家庭的理论的研究和探析,分析社会上各种家庭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试论贝尔纳历史主义科学学理论构建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尔纳开创了科学学这一新兴学科,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学基本理论,他从科学史研究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作为社会历史的产物,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其他要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科学学理论应当立足于科学的社会历史性,将科学视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同形结构。这种科学学理论被称为历史主义科学学理论,而构建这一理论的基石则是科学的历史性、可调控性以及可预测性,即“科学三性”。对“科学三性”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质,也有助于当代中国科学学理论的建构,并为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我们的目标。“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人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细胞,婚姻家庭的和谐美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恋爱婚姻家庭教育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因为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婚恋观现状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多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盲区。  相似文献   

7.
方芳 《科教文汇》2014,(21):196-197
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细胞,婚姻家庭的和谐美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恋爱婚姻家庭教育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因为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婚恋观现状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多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盲区。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管理》2013,(5):3-8
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个以人机和谐为基础、以劳资和谐为灵魂、以社会和谐为终极追求、以科学方法为实现路径的、在内容上和谐统一的理论体系,对当今时代的组织管理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和谐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关系,试图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寻找答案。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得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不同于其他社会的和谐,它是一种在更高层次的和谐结论,从而证明了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应有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的《利维坦》中主要谈及自然法、社会契约和国家的产生以及主权者的权利和臣民的自由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其思想进行了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家园,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历史渊源,挖掘先人的和谐智慧,凝炼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和谐理念,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物理学的社会和谐方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和谐程度的测量和评价,无论对于研究者还是对于管理者都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社会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认为:社会的运动和变化取决于社会能量的强度、方向和组织性。作为社会平均动能标志的"社会温度",当其高于和谐状态下的数值时,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社会无序和劣质化,度量社会无序和劣质化的水平和趋势,就能对社会和谐的状态和走向做出判断和预测。本文通过对社会"活化能"与"社会温度"的理论分析,揭示了社会系统劣质化的过程和水平,在此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和谐方程,进一步完成了社会和谐指数的系统设计,从而把正向约束变量与负向痛苦变量之间差值的定量表达,以及社会心理状况和各类随机突发事件的多重订正,容纳于一个统一的理论范式之中。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的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社会和谐至关重要,但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问题却是社会和谐的根本难题。市场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手段,同时又是限制政府权力的有效机制,但“市场失灵”又是市场本身难以自愈的症结。本文通过对政府、市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论述,认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框架应该从政府与市场均衡的角度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4.
和谐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命题。目前在国内关于和谐教育的理论研究中,缺乏对和谐教育指标的研究。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尝试着构建和谐教育的指标体系,并阐述了该体系中各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新民 《科教文汇》2007,(9Z):219-220
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家园,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历史渊源,挖掘先人的和谐智慧,凝炼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和谐理念,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黑暗漫长的欧洲中世纪,皇权和教权残酷地统治着社会生活。古希腊时期所创设的公民议事制度和公众言说权均遭到了无情的践踏。公、私二元对立模式荡然无存。人民主权在近代的回复历程艰辛而漫长。近代学者对主权在民的论证以人性解放作为逻辑起点,倡导人的个性解放与个体权利,逐渐培育了一个与国家相对应的市民社会体系。在国家产生的问题上,他们主张社会契约,并找到了代议制这一实现全民参与的有效形式。此间有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和密尔。  相似文献   

17.
李江红 《科教文汇》2008,(24):189-189
坚定信仰并忠实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要继续解放恩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为了自我保存,一纸契约浩浩荡荡进入了社会状态,希冀以“自由”换取自由。然而,社会状态也不能令人安息,霍布斯造就的利维坦的幽灵时刻游荡在人类社会的上空,从此,人类开始了一场努力爬出自然状态却又避免再度陷入的永无休止的战斗,时刻警醒,时刻应战,至死亦不能休!不同于霍布斯的悲观,浪漫主义者卢梭诉诸“公意”成功造就其理想国,看似人类以“自由”换自由的行动宣告胜利,然而,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却使卢梭的理想国摇曳于风雨之中。当理想遭遇现实,人类面临的自由困境终将存在,而我们能做的唯有在理想与失意间游走,既要仰望星空、心存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善待现实。  相似文献   

19.
张德智 《科协论坛》2007,(3):100-101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校园。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这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保持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人的心理体现社会和文化属性。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心理和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必须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