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刘琼 《华夏文化》2012,(4):37-38
“美育”即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由蔡元培先生带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审美教育不仅在理论上不断深人,而且在实践方向上也趋向多元化。“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美育思想,滕守尧先生在其2008年出版的《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2.
侯敏 《华夏文化》2004,(2):36-37
中国书院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孔墨的讲塾,就是一种区别于“官学”的“私学”。但真正把讲塾推进到书院,还是秦汉以后的事情。两汉后以至隋唐,官学以外,名师大儒都聚徒讲学,传授结业。宋代学者在寺院教育的启发下,将唐代藏书、校书乃至研究学术的书院改造成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对中国教育和学术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教育功臣”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表彰在教育系统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而设立的一种荣誉称号。“上海市教育功臣”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重大创造、创新,作出卓越贡献,并在全市、全国乃至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在职人员中遴选产生。“上海市教育功臣”每5年评选1次,每次10名,其中普教系统、高教系统各5名。2008年经报市政府同意,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第2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评选表彰工作。经报市政府批准,10位教育功臣是:上海七宝中学仇忠海、普陀区教育学院叶佩玉、  相似文献   

4.
邓新文 《中国文化》2014,(2):115-122
一当前通识教育之问题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5.
书院师道     
许刚 《寻根》2012,(1):15-17
书院是古代极富“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机构与制度,其教育宗旨、理念、旨趣、形式、方法等均有值得今Et大学所宜思味、汲取者。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     
《上海市高等学校设置“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上海市中小学从良好的班级人际环境、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健康的自身心理环境、舒心的物质环境等4个方面切实加强“温馨教室”建设,使学校成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把“温馨教室”建设纳入《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作为“人生指导工程”中重点实施项目。2008年度,还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市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温馨教室”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论明代蜀学家任瀚的学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明代任瀚的学术、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任瀚学术由博采百家到学宗程朱,最后“反求六经”,作为一种学术实践则由任瀚开其端。晚年尤精研易学,深有所得,为明代易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任瀚工诗,诸体兼备,言必有物,体现其政治、史学等思想;其教育思想因人造就,注重实用。由此可见,任瀚是明代中期“蜀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提出“性善”论,并从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主张,如肯定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教育必须“正身”、“善言”、“善道”、“多术”,教育必须以“明人伦”为目的,学习方法上提倡自求自得等。这些主张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肇庆市首届“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虽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那隆重的场面、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毕竟这是端砚问世一千多年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化节,我作为“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自然是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妇女没有与男子同等的教育权利,但这不是说古代忽视女子教育,恰恰相反,中国自古便极为重视教育妇女,只是目的不在于让她们学习知识,开发智力,而是要让她们知晓礼法、妇道,成为最符合男权社会要求的淑女贞妇。由于这种观念,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发达的“女教”“女学”。  相似文献   

12.
老年教育     
《上海文化年鉴》2012,(1):98-99
2011年上海大力推进老年教育工作,取得5方面新的进展。一是召开第3次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回顾总结了上海市老年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全面部署了“十二五”期间的上海老年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辟雍"考     
王军花 《寻根》2007,(3):59-61
“辟雍”一词,亦作“鐾雍”,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辟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而设立的大学,是“天子之学”的场地,是“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古代重视教育,把老师列于“天地君亲”之后,天子亲临太学讲学行礼,叫临雍,表示关切。  相似文献   

14.
“5·1”限烟;“6.1”限塑。俩月启动两项措施,虽说都为环保,但毕竟直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限烟”暂且不提,专说“限塑”,百姓们因此再度拾起菜篮子,厂家商家重新洗起包装袋的牌。崇尚绿色消费,将环保理念化作实际行动,好事!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92-93
“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活动”(简称“比武”)自2011年起连续进行5年,意在把专业建设的计划方案、实施举措落实到每一个教师,推进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培养知识型发展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单滨新 《寻根》2012,(3):100-105
以“敬老慈幼”为核心的慈孝文化是中华儒学的精髓。冯友兰认为,蔡元培的人格“是儒家教育理想的最高表现”。傅斯年在《我所景仰的蔡元培之风格》中说:“蔡元培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思想。”蔡元培的儒家人格和圣贤修养的重要体现,就是传承中华慈孝文化。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脂粉     
陈建生 《寻根》2001,(2):96-99
杜牧《阿房宫赋》云:“渭流涨腻,弃脂水也。”虽说夸张,但也多少反映了古代妇女,尤其是上层社会的妇女使用脂粉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许多怀念“过去美好时光”的美国人都在抱怨国家的教育制度,不只他们,移民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特别是在和他们近期的本国教育制度作出比较之后怨气就更大。最近,我听说一个波兰难民忧心忡忡,因为他女儿的中学没有告诉她如何区分贝尔格莱德和布拉格。一位德国朋友则  相似文献   

19.
重视素质教育,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人文科学最早出自拉丁文“huamnitn”,包括哲学、史学、文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其核心是哲学教育,它和艺术科学教育共同构成人文素质教育。各国教育部门面对自己的人文科学教育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94-94
2011年,上海市各中小学围绕“红色旗帜·时代风采”主题,结合“两纲”重点内容,设计了“红色英烈”、“红色寻根”、“红色传情”、“红色记忆”、“红色一课”、“红色情怀”、“红色经典”等七大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班会、征文演讲、课本剧汇演、电影配音、微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学校、社区、社会基地等场所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