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联理论是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此理论被公认为认知语用学这一领域的奠基石和主流理论.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汉语电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语言幽默的生成,发现此汉语小品幽默语言是由于认知中的最大关联和交际中的最佳关联不一致而产生的,此小品语言还通过适时的"明示",让观众无需付出较大努力便取得最佳关联,从而达到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88):15-16
幽默源于生活,幽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欢声笑语。当下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生活中人们渐渐失去笑容,而幽默总是让人们开怀一笑。幽默是赵本山喜剧小品的灵魂。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依据Grice的合作原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对赵本山小品中的部分对话进行语用分析,从中可以发现赵本山小品会话中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节选2018年央视春晚小品《真假老师》中部分对白为语料,以例证的方式对其幽默言语进行解读,从关联理论下的三个方面来诠释《真假老师》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以期抛砖引玉,引出更多对小品的认知解读,从而提高小品语言的幽默度,提升观赏者幽默语言的艺术修养,并为喜剧工作者创作小品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幽默形式,喜剧小品是当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文章从语用学的视角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2007年春晚小品《回家》的幽默语言,以萨克斯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和“相邻对”为依据,将小品中的语言划分成小的语言对话单位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结果表明:关联理论确实能够充分解释言语幽默现象。  相似文献   

5.
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使用现象,传统的合作理论、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缺乏对其生成机制的阐释力,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这一崭新的语用视角阐述小品中的言语幽默。基于所收集的小品会话语料,本文从突显与关联、意图与注意、前经验与当前经验的相互作用深入解析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社会—认知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幽默的分类、幽默的机制,从语用角度探讨了幽默小品文中的会话含义、关联、认知语境与幽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品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既包括剧中人物之间的交际,也包括剧中人物与观众的交际,利用关联理论等语用学原理创造小品幽默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小品《捐款》一方面要巧妙设计人物语境矛盾,另一方面要确保观众明了所有认知语境,以相关看无关,以会意看尴尬,幽默效应便产生于其中。  相似文献   

8.
幽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面部表情,身体移动等多种形式都能制造幽默。但最常见的的表现形式则是言语幽默。喜剧小品就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幽默的艺术形式。许多语言学家从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视角研究过小品中的言语幽默,但是以语用预设为理论框架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孙茂玲在《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中归纳的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框架,从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和单向性四个方面对小品"今天的幸福"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发现语用预设可以对中国喜剧小品中的幽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视角,通过明示-推理,最佳关联与最大关联阐释幽默效果生成的过程,促进读者对小品中幽默言语的欣赏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孙立春 《家教世界》2013,(12):272-273
幽默在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可以消除人们内心的疲惫和生活的烦恼。幽默的形式有好多种,通常人们会通过电视或网络看一些小品、相声或者搞笑视频来获取幽默的来源,这也是最常见的幽默方式—言语幽默。然而,现在有许多学者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始分析幽默的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本文也尝试这从关联的角度来分析小品《相亲2》言语幽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喜剧小品作为独有的艺术形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和表演者丰富的肢体动作,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本文拟从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出发,分析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的经典台词,阐释该小品取得幽默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小品《今天的幸福》中部分对话的幽默效果。经过研究发现,小品《今天的幸福》中幽默的产生与合作原则的违反有密切的关系,人们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合作原则,都有可能产生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小品的语言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其语言产生的幽默是由于会谈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听话人在幽默话语的解读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花园路径现象"。"花园路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听话人对幽默经过语用推理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由此,我们可以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小品语言产生的"花园路径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赵本山是著名小品演员。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联欢晚会上享有极高声望,被誉为"小品王",曾经连霸数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欢迎作品奖"得主。赵的小品如此受欢迎是和小品幽默的语言分不开的,幽默是赵小品的灵魂。本文将结合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对赵小品中的幽默话语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小品语言幽默产生中的语用因素,希望对幽默语言研究和实际交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小品的语言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其语言产生的幽默是由于会谈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听话人在幽默话语的解读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花园路径现象"。"花园路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听话人对幽默经过语用推理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由此,我们可以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小品语言产生的"花园路径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言语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本文对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断进行分析,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及veatch的背景与常规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小品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在概念合成理论四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合作原则与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赵本山喜剧小品的灵魂。运用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对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部分对话进行语用分析,可以见出赵本山喜剧小品会话中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同时,违反合作原则也是形成幽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幽默对白的运用对于表现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合作原则、语用预设和礼貌原则出发,对小品《婚姻介绍所》的对白进行了语用学层面的剖析,并分析在语用学观照下小品个性化对白的幽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小品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幽默是小品的生命.赵本山小品言语的幽默生成有其独特的偏离方式.本文尝试从语用学合作原则的角度,运用零度偏离理论,对其进行实例分析,探讨赵本山小品言语幽默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小品<捐款>为例,从小品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方法入手,分析所形成的超常规的语言组合形式,进而阐述<捐款>中的语言所产生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