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确立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生活语文作为培智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是《方案》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按照《方案》要求,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努力开展四项工作,切实防止两种倾向,积极推动生活语文课程实践.  相似文献   

2.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设立了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生活语文作为一般性课程中的必修课,强化了培智教育要“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生活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周铭 《考试周刊》2011,(53):59-59
"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源自西方哲学,最早是由胡塞尔提出的。我国众多的教育家普遍认为:"当代教育应以人的生活为根本立足点,教育体系要回归生活世界。"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4.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体现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突出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不仅增加了劳动技能和生活适应的教学课时,同时把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学科都称之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  相似文献   

5.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培智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由于培智学生生理的缺陷导致其形象思维相对占优势,教学中努力开掘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情境的联系,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才能引导智障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掀起了培智学校生活教育的浪潮,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成为培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出台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要求,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1]。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并促进其他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培智教育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年春来早,倏忽间,我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经颁发一年了。回望一年来培智学校课程改革实验之路,一个理念越来越清晰:课程改革,成在教师。比之方案,比之标准,比之教材,全国380所培智学校几千名教师的躬身实践,他们的收与获,他们的思与索,他们的急和切最终才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乃至整个培智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核心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智障孩子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具备怎样的能力,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培智学校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一方案彰显着“让生活走进培智教育,让教育改变学生生活”的理念和精神。新的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课程内容等方面给培智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为智力残疾学生融入社会做准备。近年来,培智学校课程主要分为生活化课程和社区化课程两类,但现有的课程仅仅关注于学生自身自立能力的发展,对于融入社会的课程涉及较少。从现实环境出发为高年级智力残疾学生设置的实践课程能够消除学生、家长不自信心理,转变普通大众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观念,通过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社区活动日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等为智力残疾学生回归主流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事关培智学生学什么、培智学校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从我国培智学校课程的沿革来看,学生残疾程度加重、智力残疾人士生活质态低下导致生活化课程理念成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生活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中应该注意避免“唯生活化”和“低标准化”倾向,引领学生走向“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11.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培智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成功构建了以特需学生为中心的生活自理校本课程,通过按自理项目设置班级、依学生个性确定项目、同时间实施走班教学、定期与不定期转衔相结合,以及创设真实训练情境、实施个别训练、强化家校共育等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作为培智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从80年代的山东版到90年代的人教社版,再到2007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简称新《方案》)中的必修课“生活数学”,课程设置目标是延续的、一致的、相通的。新《方案》提出,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数学是培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2007年颁发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其解释为:"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以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内容实际相结合对智力落后儿童学习的重要性。根据这一理念,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选材,让学生乐于接触,并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笔者谨以《尺寸与鞋码》教学为例,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学校可根据地域特征、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设置和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着眼于智障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根据培智数学教育现状,我校培智数学组提出了"培智学校数学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规定:生活语文的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我们的智障学生学习、掌握生活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指导他们融入到文本里,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习得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学会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若能  相似文献   

16.
"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源自西方哲学,最早是胡塞尔提出的。而我国众多的教育家也普遍认为,"当代教育应以人的生活为根本立足点,教育体系要回归生活世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也指出:生活语文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初期,渐渐地有人使用生活质量的观点对残障人的问题进行分析,尽管在国际社会上,生活质量还得不到人们的一致认识,但是在中国已经颁发的一系列课程设置方案中都体现出了生活质量导向的课程观。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康复训练课程、生活适应课程、生活语文课程、校本课程、艺术休闲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六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生活质量导向课程观在培智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体现,紧接着简要论述了生活质量导向课程观给培智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经验启示,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新的课程方案吹响了培智教学新一轮改革的号角。本期“视点”所组织的新课程方案实践探索工作笔谈,反映了一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培智学校和广大特教工作者以传承既往成功经验为基石,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为关键,以发展特教事业为目标,围绕新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评价方法上所提出的新要求而开展的有益尝试和可贵经验。我们相信,这对解决种种与课程改革相伴的困难与困惑无疑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焦点。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特殊教育需要,在培智教育中,历来非常重视教育与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经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确立了生活在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但教育与生活联系的关键环节,还在于教学。探讨教学生活化的内涵、理论依据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为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明方向,也有助于分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20.
梁晓洋 《教师》2022,(5):66-68
培智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因此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按照同等普通学校的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活动.文章以培智学校美术教学活力的有效提升策略为主要探究对象,论述了提高培智学校美术教学活力的核心要点,并尝试从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引入生活教学素材等几个方面对提升培智学校美术教学活力的策略进行深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