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数学家查德于一九六五年创建的模糊集合,不仅开拓了数学新领域,而且对于语文教学改革也有积极意义。在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中,模糊概念比比皆是。下面概括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对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点滴浅见。模糊数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它是用模糊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具有许多组成因素的事物进行识别,不用数学的精确方法。语言文字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文章”,高中阶段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等,其中“一般的”、“熟练”、“浅易”都是模糊概念。所以,语文教学不但不能或不应该消除这种模糊性,而且还要利用这种模糊性,把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到一个崭新阶  相似文献   

2.
<正> 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提起数学,人们往往会将其与“精确”二字相联系。确实如此,在科学不够发达的时期,不仅是数学,其它学科也一样,只能研究现实世界中的较为精确的现象与事物,而对那些原本就大量存在着的定性定量都较困难的模糊现象与事物却无能为力。然而在当今世界,实践的需要迫使我们去着手研究这类对象。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深化,人们已能够开始对它们进行研究。但与精确对象不同,这类对象极为复杂,它们往往同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以致使人们很难甚至无法去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3.
修辞是语言手段之一 ,自然在说话和写作时运用它也有不精确的、含糊的一面 ,这种不精确的、含糊的一面也就是修辞的模糊性。修辞的模糊过程是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利用修辞模糊性可搜寻最准确的词语表达意义 ,也可对事物进行类比 ,而利用内部形式的模糊 ,还能产生新词根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育中 ,就学生学习语文过程而言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语文是被认识的客体 ,学生与语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和过程。学生对每一门学科知识的认识 ,必然有一个曲折的复杂的过程 ,必然存在一个模糊———精确———模糊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 ,可以说没有模糊就没有精确。在小学识字教学中 ,如果学生没有学龄前对相关汉字 ,如牛、羊、马、鸡、鸭、鱼 ,以及苹果、大米等的生活积累和模糊认识 ,那么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汉字的精确认读。在散文教学中 ,不少教师往往喜欢用“形散神聚”、“立意深远”、“诗情画意”、“结构严…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在典范公文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发现,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所使用的外延清晰、内涵确指的词语.大都概念具体.表达精确;又发现使用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词语,虽然意思模糊、抽象.表达印也准确恰当.这是为什么7事实k.‘“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客观【:本来就存在着很多模糊事物、模糊概念,反映到人的大脑里,就相产生了模糊性思维;作为人类思维信息载体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当然就有根有派了。应该说:“模糊性既是思维的自然属性,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美]查德《模糊集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正确使用精确语言或模糊语…  相似文献   

6.
模糊教学法与创造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创造教育,国外已有各种探索和实践,如布鲁纳的“发现教育法”,施瓦布的“探求学习法”,前苏联的“智力加速器计划”以及“定向学习法”、“问题学习法”等等。本文不揣浅陋,试述如何以“模糊教学法”来培养创造型人才。人们往往习惯于追求对事物的类属或量加以精确描述。但人们也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越向复杂系统深化就越难以精确化。精确性恰恰不能反映复杂系统非线性的模糊性,不能反映运动着的事物亦此亦被的不确定性。自从60年代美国的孔德创立了模糊数学后,一股模糊化的新思潮动摇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借助模糊…  相似文献   

7.
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学管理工作好坏对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似乎有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即偏重于“管”的一面,而忽略“理”的一面,使管理工作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实际上“管”与“理”是一事物的两方面,“管”是就制度...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进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同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伴随着模糊思维,运用模糊语言。这种模糊语言所收到的效果往往比精确语言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作用。正如康德所说:“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使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 模糊思维既然是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那么作为描写人表现人的文学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语言、情感、心理活动等也必然具有模糊性的一面。而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感情时必然运用模糊思维。就这一点来说,文学作品较之学术专著更偏爱和借重于模糊语言。本文试就鲁迅先生的《药》谈谈模糊思维和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借以抛砖引玉,就勤于大方。 在文学评论界,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对一部作品的评价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究其原因,这除了人们的生活阅历、鉴赏水平和着眼点不同外,恐怕和作者的模糊思维不无关  相似文献   

9.
人类思维模糊性和精确性并存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为,一方面人们需要对语言、文章的表层含义作出精确的分析和理解;另一方面,语言、文章还存在许多“不可言传”的“意蕴性”,需要通过意会,去领悟其言辞所未穷尽的那部分模糊内容。但是,在当今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或者强调语言的精确性,有意无意地夸大对语言、文章表层含义的精确理解,用讲解、分析、说明等为主的教学模式,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文章结构分析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列发挥;或者夸大语文学习模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里,许多事物除了具有清晰、明确的一面外,往往还有模糊、朦胧的另一面.明朗有明朗的特色,模糊也不乏模糊之美.作为现代快节奏生活反映的文学样式小小说,它在真实、生动、准确反映现实生活时也具有“朦朦胧胧”“只可意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基于研究者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理解。但是,科学的观察,并不是指人们对观察的一般理解,即不仅仅是“仔细察看”,而是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科学观察就是对观察对象的精确描述,观察能力就是能够对观察或研究对象从多方面感知并进行精确描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教学效果就越好。所以注意是搞好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把注意称之为“知识的门户”。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那就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学生假如在学习中失去了高度集中注意的品质,也就不可能获得应该掌握的知识了。这是因为:人在注意时,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优势兴奋中心,其余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对于一些事物注意越集中,对其它事物就觉察得越模糊,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的兴奋中心,神经细胞之间就会配合得很协调,对教师的要求留下的“痕迹”就会深刻;注意力不集中,大脑中有好几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就会互相“打架”,你干扰我,我干扰你。结果一堂课下来,大脑中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事物感兴趣,便会主动愉快地探究它。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人们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教师能否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存在着过渡的、不确定的状态,因而表达这种客观事物的概念也相应缺少明确的界限,我们把外延具有不确定性的语言称为模糊语言。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大特征。模糊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模糊语言尽管不精确,却有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形象性严密精确的语言具有科学性,模糊语言具有形象性。例如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  相似文献   

15.
略论模糊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思维除了要反映精确对象之外,还要反映那些界限不分明的模糊现象。模糊性思维是一种不易被人们觉察的潜在的思维形式,是对那些没有“绝对分明”界限的事物所作的整体抽象。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发散性、灵活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着综合识别作用、推导作用、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1.教给学生以意会 领悟法进行大量阅读,不必字字求解,句句求通。采用这种模糊化学习方法的原因是: (1)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但不是任何思想都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比如要求学生对很熟悉的“风格”、“精神”、“作风”等词语作出精确的解释,这种连专门编辑字典的同志都感到困难的解词工作,自然要难倒学生,学生只能以词解词,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其实,并不是真不懂,因为这些都是意义表达程度上引起的概念的模糊,看起来不明白,讲起来不清楚,但人们都能理解。因此,理解词语时,有必要运用模糊化手段,放手让学生去“意会”,这样,学生对词义的掌握就活了,阅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人们对模糊修辞的谈论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模糊修辞在语言学上的理论依据,模糊修辞的研究对象及范围等,却谈得不够,并有很大分歧,如有人指责说“有的甚至把模糊与歧义混同起来,这就未免过于浮浅、粗疏了。” (见《模糊语言与修辞格》,修辞学习88年1期)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 科学的界定与认知的模糊,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在具体学科上的运用。所谓模糊性就是事物在性态与类属上所具有的界限不确定、不清晰与不分明,从逻辑上来说,便是客观事物的内涵、外延现着“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模糊状态。事物中为什么会有这种模糊的现象呢?这是由于一切客观事物与思维现象本身就具有确定性与模糊性相统一的普遍特征,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  相似文献   

19.
客观世界存在着模糊现象,或称具有“模糊性”的现象。所谓模糊性,主要指客观事物的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例如,“高个与矮个”、“胖与瘦”、“教学水平高与低”等等……都没有确切的标准界限。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包括人脑的思维和控制作用,都具有模糊和非定量的特点。由于历史的局限,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对它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考察,仅仅用精确数学去研究它们又十分困难或陷入失败。 精确数学是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的,根据集合论的要求,任一元素对某一集会,要么属于,要么不属于,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心理特征。学习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学习的内在力量,有了兴趣就引起追求。而追求、研究、探索就能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扬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目前,高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必修教材知识层次要求较低,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增多,完全有条件使学生处于生动活泼的学习之中,寓教于乐。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