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现在,有人说克娄巴特拉事实上并非绝代佳人,但她的确无愧于历史上最迷人的女子这一称号。  相似文献   

2.
颜坤琰 《世界文化》2007,(10):44-45
据传说,古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曾用畜奶洗澡;19世纪,法国巴黎的贵妇人喜欢用香槟酒沐浴;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发明了清酒浴。日本医学专家认为,酒浴能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进而可有效地调节和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及神经传导,并对一些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烫发的历史     
克娄巴特拉是使多少英雄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两千年前古埃及的一位美女。据说她那时已经使头发带上波纹了。克娄巴特拉烫发的方法是:往头发上抹上稀泥之后,卷在小棍子上,利用太阳热烘干,然后把泥土弄掉。这可以说是水烫发的起源。以后又发明了把烫发的钳子烧热,放在头发上烫出卷儿来。可是这种方法依然不能使发型持久,很快又恢复成原来的直发了。尽管如此,妇女想使美丽的发型持久的愿望始终未泯灭。但发明出好的烫发方法来的,已是二十世纪的事了。 1905年德国人内斯拉发明用碱液洗头,使头发变软之后,再缠在小棍子上,然后烘干。这方  相似文献   

4.
麝香     
麝香据说麝香曾是唐朝杨贵妃和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爱用的香料,即使在今天它也是高级香水的重要成分。那么麝香是什么呢?它是由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分泌出来的。这种小型鹿分布于西伯利亚和喜马拉雅山一带的山区。据说雄麝用此物发出的香味来引诱雌麝。中国早...  相似文献   

5.
翻译可畏     
凯撒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热恋,还生了个孩子,这是尽人皆知的。可是,这两个人究竟用什么语言交谈呢?出乎意料,他们用的竟是希腊语,说得准确些,是古希腊语中一种叫做会话体的语言。约在公元前200年,罗马帝国隔着地中海与南面的迦太基争霸,这便是布匿战争。据文献记载,这次战争的主角罗马名将西比奥与敌将汉尼拔会面的时候,也是用希腊语交谈的。公元前的地中海一带,完全是希腊语的世界。《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的。在当时的罗马,不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都竞相学习希腊语。其后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拉丁语普及整个西欧。后来,又相继出现了西班牙语的时代、法  相似文献   

6.
英国演员伯顿逝世英国演员理查德·伯顿于1984年8月5日在瑞士病逝,终年五十八岁。伯顿在日内瓦附近的赛利涅自己的别墅里病倒后,被送往日内瓦湖畔靠近尼翁的一家医院。据医院一位负责人说,他在那里经医生检查后,旋即转往日内瓦的州立医院,在该院去世。他的姐姐凯瑟琳·托马斯夫人在她南威尔士的家中说,伯顿先生死于脑溢血。伯顿是南威尔士的一个矿工的儿子,他的很多影片享有国际声誉,如《克娄巴特拉》(一译《埃及艳后》)、《喜剧演员》、《马》、《悍妇驯服记》(一译《驯悍记》)、《从寒冷中来的间谍》、《贝克特》、《巨蜥之  相似文献   

7.
巴尔米拉是一座曾经辉煌显赫一时、但现在却只在叙利亚沙漠中留下依稀残迹的城市。它曾是历史上一位罕见的女统治者的首都。这位女统治者名叫芝诺比阿,自号“东方女王”。芝诺比阿于公元220年生于东叙利亚沙漠。其父扎拜是一位贝都因人部落的酋长,其母莎伊是一位美丽的希腊埃及混血女人,其先祖中有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在少女时代,芝诺比阿的家是那种时而扎在滚滚黄沙的荒漠,时而迁到棕榈遮掩的绿洲中的羊皮帐篷。芝诺比阿很小时,父母亲就认定她是神灵恩宠的人儿,对她百般疼爱。扎拜部落的子民们则认为她是最美丽的女孩。除了漂亮的外貌之外,她还聪颖过人,精力充沛。12岁  相似文献   

8.
鏖战娄山关     
娄山关,位于遵义县北大娄山脉中段的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北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19日,红军分三路离开遵义北上。2月24日,红一军团前锋一师一团攻占了桐梓县城。2月25日晨,中央军委发出”应乘虚占领娄山关”的指示,命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负责指挥一、三团及干部团进攻娄山关。  相似文献   

9.
佛典初入中土,先是经由西域僧人如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鸠摩罗什等人东行传法而得以广泛传播;再是由于我国僧人之西行求法而得以弘扬光大。前者对佛典在中国的传播固然起着先入为主的重要作用,但后  相似文献   

10.
李跃娄·林贝·布昂加(LIYOOLIMBMPUANGA)是扎伊尔最负盛名的雕塑家,他不断探索用卓越的现代技法表现非洲的文化传统并取得可喜成就,在扎伊尔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变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于他主要以金属,尤其是以铜为媒介在艺术世界驰骋,人们通常称他为铜雕大师。李跃娄1945年5月生于班顿杜省波洛波(BOLOBO)一个象牙雕刻匠人家庭,从小酷爱造型艺术。1958年过扎伊尔美术学院雕塑系,1963年考入奥地利格拉茨应用艺术学校,由于他超群的艺术天赋,旋即转入了维也纳美术学院,师从著名雕塑家贝尔多尼(BEILI…  相似文献   

11.
丰家骅 《寻根》2008,(6):59-63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洗澡是个人卫生的日常小事,或是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活动。但是在古代则不然。洗澡不仅具有礼仪上的功用,而且还包含道德层面上的意义。古人洗澡叫沐浴。沐,是洗发,浴,是洗身。那时无论上朝或祭祀,都必须先洗澡,所谓“沐浴而朝”(《论语·宪问》),“斋戒沐浴则祭上帝”(《孟子,离娄》),十分庄重严肃;个人平日洗澡,也要求不只洗去身垢,而且要除去心垢——澡身而浴德,这就是《汤盘铭文》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所以直到清代,故宫的浴室仍叫“浴德堂”。  相似文献   

12.
在柬埔寨语中,三轮车被称为"西克娄",是引用的法语词汇"CYCLO"的音译。柬埔寨的三轮车与北京的三轮车不同,北京的三轮车是前面一个轮后面两个轮,车夫坐在前面蹬车拉乘客;而柬埔寨的三轮车是前面两轮后面一轮,乘客坐在前面,车夫则坐在高高的后座上蹬车,推着前面的乘客前行。20世纪90年代初,据说金边的三轮车多达两万余辆。  相似文献   

13.
大禹所出举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先秦人士认为禹出西方大禹出自何方?古老的.《尚书》没有说。我国第一部正史作者司马迁为了论证东方是“物所始生”,西方是“物之成熟”,“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一条规律,在《史记·六国年表·序》中举出出自西方的大禹、成汤、周文王三位古哲为证。关于大禹所出之地,司马迁明确指出:禹兴于西羌。《史记集解》引皇甫溢的见解,而皇甫曾引用猛子》的两句: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今本《孟子》无此二语,只在《离娄》章提到舜是‘陈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古书里常有多几句或少几句的情况,近年出土的竹简书…  相似文献   

14.
《儒林外史》中吴王和娄公子访贤的叙写,强化了吴敬梓塑造的理想人物王冕的正面形象,揭示了八股取士制这一"荣身之路"利用功名富贵对读书人的残害,导致他们"把文行出处都看轻了"。楔子里明太祖征聘王冕、正文中明世宗征聘杜少卿和庄绍光以及幽榜中明神宗下诏旌贤,揭示了"一代文人有厄"的知识分子遭际和时代悲剧。整个求贤情节前呼后应、回环兜锁,对小说结构的构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地处中国的东北边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中原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骨肉关系。历史上的肃慎、东胡、夫余、指娄、沃沮、鲜卑、高句丽、韩路、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等许多民族,既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她们留下的丰富多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生动地记录着这一地区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搜集、保藏、研究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典型遗物,1951年夏,在吉林市筹建了…  相似文献   

16.
两会上,上海自贸区成为热门话题。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此前,上海自贸区的可复制、可推广已经迈出第一步。3月1日起,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在全国推广,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向全国推广的首个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餄餎考     
餄餎考王至堂,王冠英引言在辽阔的中国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华东的部分省份,无论在百姓家中还是在餐馆食肆,都可见到一种利用杠杆原理轧制的类似面条的快餐食品,其特点是:可冷可热,可荤可素,可软可硬。其最大的优点是可连续作业,省时省力,老少皆...  相似文献   

18.
缠足别议     
苏全有  王申 《寻根》2009,(6):37-40
缠足,学界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是将之与男权压迫相等同。然而,考究缠足历史则可发现,尽管男权社会的威势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对缠足或有推波助澜之影响,可心理上对美的追求及从众心态,才是驱动缠足的根。  相似文献   

19.
缠足别议     
苏全有  王申 《寻根》2008,(6):37-40
缠足,学界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是将之与男权压迫相等同。然而,考究缠足历史则可发现,尽管男权社会的威势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对缠足或有推波助澜之影响,可心理上对美的追求及从众心态,才是驱动缠足的根。  相似文献   

20.
吴正格 《寻根》2012,(4):44-47
“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张抗抗:《稀粥南北味》)此喻并非夸张。中国自有五谷,长江之南出粳稻,可煮白粥泡饭;黄河以北产粟黍,可熬黄馇玉糊。历朝历代的中国人于斯求存,冀为生命之源泉,锅镬相传,钵碗相袭,一勺一匙,从中吮吸精力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