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军 《科协论坛》2008,(9):47-47
山东省安丘市白芬子镇大姜协会自2004年6月成立以来,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科技兴农,为农服务”的宗旨,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走出了一条“协会+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到2006年底,协会拥有固定资产216万元,发展会员600余户。  相似文献   

2.
李盛根 《软科学》1998,(3):53-54
一、乐山市农业产业化现状近几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乐山市蓬勃兴起,“企业+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涌现,广大农民从分散的小生产逐步进入有组织、有规模、有效益的专业化生产,农产品商品率逐步提高,农民从农业...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将乐县食用菌协会是由5家农业龙头企业发起、广大农户参与的全县食用菌服务的非盈利性群众团体。协会成立于2005年,现有会员156人,带动农户6520户。2010年全县食用菌生产7826.1万袋,产量1.02吨,产值3.83亿元;2011年全县食用菌栽培量计划9000万袋,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当阳市坝陵蔬菜产销者协会,是在原“慈化镇蔬菜协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1995年成立以来,协会按照“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走“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道路,使协会组织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截止到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358人,拥有1个蔬菜经销公司,1个蔬菜批发市场,一座蔬菜贮藏冷库,3个蔬菜加工厂,固定资产达620万元。  相似文献   

5.
刘世林  邢君 《科协论坛》2009,(10):12-12
近年来,湖北省房县中药材协会积极探索创办龙头企业改革之路,为协会发展与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形成“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推进地方优势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地处“中华药库”鄂西北腹地的房县,介于大巴山脉与武当山脉之间。据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分布该县境内的药材有178科628种,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是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大幅增加,龙头企业队伍迅速壮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由自发分散逐渐向有计划有组织的订单生产转变。2010年,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40%以上;全国龙头企业9万多家,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在江西,龙头企业加入产业链竞争,并借...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三种经营载体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升华,是我国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机制,对新阶段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当中,存在着三种极为重要的经营载体,即“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十农户”。  相似文献   

8.
余卫东 《科协论坛》2010,(4):47-47,F0003
陕西省洋县位居秦岭“秦巴生物基因库”的中心,称为“朱口之乡”,平均海拔700~1200米,拥有优越的绿色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各种中药材的生长。2006年6月成立的洋县现代中药产业厚朴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各级科协的具体指导下,借力“协会+公司+基地+科研+农户”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简讯     
《科协论坛》2013,(11):48-48
10月25日.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张晓军一行深入牟定县农民合作组织、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基地调研指导工作。调研组深入基层,对牟定县农民合作组织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公司+合作社+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四位一体发展农业产业创新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希望进一步把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去年底,江苏省张家港市将新建一批规模型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将积极发展"协会+园区+农户"产业化模式,培育园区农民经纪人,在包装印制、品牌宣传、市场营销等方面均要体现园区特色,充分发挥园区的龙头带动战略实在各镇(区)全覆盖。  相似文献   

11.
罗桂香 《科协论坛》2006,21(10):46-46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农业种植协会是由永清县科协直接组织筹建,并以合作形式共同经营管理,是采取以会养会、面对农村农民低价有偿服务,兼有科技普及推广职能的专业技术组织。协会建成后,立即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为农业发展“把脉”。两年多来,他们先后为种植户检测土样10000多份,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40000多亩,覆盖了全县14个乡镇、300多个村街、8000多农户。目前,协会已建立了由24名农业专家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兼职服务队伍,并发展会员近500人。  相似文献   

12.
王恩耀 《科协论坛》2012,(12):40-41
云南省楚雄州精品果蔬产业协会成立于2007年3月,是在元谋县精品瓜开发协会的基础上,依托元谋县顶瓜瓜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壮大起来的楚雄彝州第一个州属农民专业协会。协会以精品西瓜、哈密瓜、甜椒、葡萄等优质果蔬的研究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带动农户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会员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大力组织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协会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姜广有 《科协论坛》2007,(12):41-42
黑龙江省肇东市向阳瓜菜协会成立于2000年1月,现有会员2586人。协会下设银针蘑、反季节蔬菜、拱棚香瓜、西瓜4个联合体,一个农科所、一处科普示范基地、一处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和一个农技推广综合服务部。辐射带动全乡及周边8个乡镇近3万农民参与瓜菜生产,瓜菜面积已发展到6.6YY亩,引带服务农户1.5万户,年创产值9800万元,户均增收4500元,已成为全省闻名的瓜菜主产区。  相似文献   

14.
周晶 《科教文汇》2008,(23):212-213
本文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分为五种不同模式,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它们各自的重要程度,认为应该以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模式为主导,综合运用各种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科研单位”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作用,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为农村网络信息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王剑 《科协论坛》2008,10(5):47-48
北山果业协会位于陕西成阳北部山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中国苹果之乡旬邑县。2001年成立,经过几年的运作,已发展成为集标准化种植、果品收购、冷藏保鲜、深加工、商品化处理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公司+协会+基地的经营模式,打造安全食品有机苹果产业链,以工业化方式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问题,以订单农业组成水果规模生产,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目标,发展有机苹果专业生产农场,建立苹果大型GAP基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临沂市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关注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自2004年3月,临沂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同时确定将该项工程15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十万亩优质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具体由市科技局承担实施。  相似文献   

17.
张英 《华夏星火》2000,(3):10-11
享有“鱼米之乡”的皖东天长市,近年来农业一直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这一包袱所困惑,如何变包袱压力为兴农动力?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减粮扩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口号,并始终围绕“大农业、大市场、大调整、大开发”这一中心,着力抓市场、龙头、基地、农户四要素,重点发挥科技园区的示地辐射功能、特色园区及基地的规模效益,促进科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黄河全蝎养殖协会成立于2003年12月。协会自成立以来,在省、市、县3级科协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实施科普惠农示范工程为战略,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产业化为重点,以“协会+企业十基地+农户”为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全蝎养殖业,实现了年年有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元江县由花卉企业牵头成立了“云南元江花卉协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花卉产业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资中县力争三年建成“年生产2万吨、原料基地10万亩”规模的冬尖项目建设工程已初见成效。去年以来,全县已建成2万亩生产基地,年产腌冬尖6000吨,实现农业产值624万元;企业新增加产值3360万元,创税利190万元。资中冬尖开始成为县域经济一大支柱产业。 资中冬尖早在1687年间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历三百余年而不衰,享誉海内外。为了充分发挥 保护好这一著名品牌,该县大胆实施“科技兴菜”战略,于去年初开始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之路,把冬尖产业化经营当作经济工作重头戏来抓,做到了组织领导、项目资金、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四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