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2.
孟其银 《现代语文》2009,(11):62-63
"教课文"与"教语文"差不多,平时我们老师所说的"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也就是"教课文",能把课文教好,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了。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语文书“教课文”,其实就是传统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与数学课打了近20年的交道,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却也让我过了一把“作文课瘾”。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年,我教三年级数学,教同一个班语文课的王老师家里有事,请假一周。当时因为学校人手紧张,没有办法安排代课老师,只好我一个人“包班”。说是“包班”,其实是把语文课也上成了数学课,原因有两点:一是“隔行如隔山”,数学老师上语文课,那时感觉就如同在迷宫中探路,学科特点不一样,要研究大纲,要研究教材,怎么备课,怎样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怎样设计作业题,想起来就怕,一句话,不会备语文课,也不会上语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怎样教?语文教师怎么讲?这一直是大家争论的话题。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苏氏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的教学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课堂上,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对文章的内容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对文章表达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满人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叶圣陶说过:"语言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列伟。"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爱里有教育     
张学翠 《生活教育》2012,(17):37-38
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我坐在办公室里,刚刚批改完作业,又在考虑一会儿的主题班会如何开好。说是主题班会,其实是语文课的延伸。为了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作为班主任的我尝试在班会或者自习课时间,让孩子们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今天的话题是"我爱爸爸妈妈"。我正在考虑的就是如何切入话题,如何让有"小皇帝"、"小公主"之称的学生们意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对于孩子来说,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爱。  相似文献   

7.
在一般人看来,语文课是最好教的。他们认为,教语文简单到只要认得字就可以;当然也有人认为语文课最难教,因为有时候费尽周折也不见得成绩能提高,甚至有时教与不教都是一样的。由此,许多人认为教语文没有什么法则!其实,这些看法都是极端错误的,这都是教得不够得法的表现,也正是目前所说的没有打造出高效课堂导致的结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我想并不是说不用多媒体了,不要过多花哨的教学环节了,一支粉笔一本书就是简单。简单不等于随意和平庸,它是扎实的专业素养、厚重的知识积淀,是返璞归真,是教学机智,是大巧若拙。蜂采百花酿成蜜,厚积之后而薄发。我想这"简单"的背后应是老师的"不简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到"不简单",我认为就是:多读书。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要教阅读、教语文,而不能只是教课文。 何为教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只教课文内容,研究课文写了什么。何为教阅读、教语文?就是老师备课时就要思考这篇课文提供了哪些语文材料,写法有何特点,语言表达有何独特之处,我将采用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文本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颁布让我们的语文看到了春天,语文课改的反思已然启动。我们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到底是什么,怎样教学语文?这简单素朴的话题反复强调语文的本真属性,反复提醒我们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成长之路,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语文再热闹也离不开语言的品味与涵咏。  相似文献   

11.
李文 《青海教育》2010,(3):27-27
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说:“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众所周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2.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搞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想得最多的无非就是怎样教好中学语文课.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课,除了要有先进的正确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外,还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搞关系,理内容,说方法,做榜样.  相似文献   

13.
我从不反对一些名师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后,给“语文”二字加个定语,强调也好,凸显也罢,但决不能因为“风格的锻铸”而忘却“语文的根本”。换言之,无论语文课的外在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必须完成自己的“独担之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只要我们吃透课改的精神实质,牢牢地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遵循语文“教”与“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曾在不同时期间过几个在校大学生同样的问题:“你希望语文老师怎样教语文?”回答几乎一致:“让我热爱(喜欢)语文!”听完他们的回答,我在想:难道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合理的要求我们都没有满足学生吗?为此,我观察过,反省过,探索过。当然,我看过许多名师的课.学生的表现足以表明他们热爱着语文。就在最近,我就看到了这么一篇课堂实录——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的语文课——盛新凤老师执教的《如梦令》。  相似文献   

15.
周素文 《考试周刊》2011,(55):44-44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长期以来答案不一。我认为一堂好课就是就是效率高,质量好,真正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初中语文课?我从教语文教学多年,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简简单单教语文"已经是时下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和模式。"简简单单"其实并不简单,它是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与思考之后才能形成的对语文教学的深刻认识,是高度凝练的教学思想,是超越语文教学技术所步入的教学艺术境界。“简简单单教语文”,重点应落实在“简”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17.
毛前 《学语文》2008,(5):26-26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大本营,课堂教学艺术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之路上永恒的话题。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是语文教育的保证。每一节语文课其实就是一次充实的情感旅程,在这旅途中,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可以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8.
近日重读张志公先生《怎样过语文关》一文,很有感触。于是也想谈谈语文怎么教这一老话题。怎么教,应该说这是每一个语文老  相似文献   

19.
窦老师的课,总让人想起语文课程的话题。曾几何时,我们认为教语文就是教教材,语文书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所以,当上个世纪窦老师带着强烈的课程意识,亮出语文课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的旗帜,无疑是惊动天下的。新世纪出台语文课标,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其实是汲取了国内外众多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的。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离语文太远”、“没有语文味”、“把语文过滤掉了”,这种现象似乎有铺展漫延之势。这三位老师的文章是不是对大家有所提醒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话题作文,将中学写作教育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