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容是作文的骨架,语言则是作文的外衣,文章的血肉。文章是否有光彩、有魅力,很大程度上要看语言。我们写文章,不仅要让语言简洁通顺流畅,也应当让它含蓄生动一点,这样的语言才会令人回味无穷。写作中,我们应该怎样激活语言呢?一、造幽默,寓庄于谐文章最忌板着脸孔说话。鲁迅的文章之所以犀利而有力度.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寓庄于谐,文句幽默。如果我们在写作中也能带点  相似文献   

2.
魅力课堂首先来源于教师的语言,一节好的语文课是否高效,不是看老师讲得有多精彩,课容量有多大,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有所获。主要讲述了如何让老师语言魅力在课堂上绽放异彩,以期对研究课堂上老师语言魅力绽放的学者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们的思想离不开语言,语文教学同样也离不开语言。大量教学实验证明:一名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是否赢得学生的喜爱,很大程度上与该教师的语言组织有莫大的关系。我们的教师要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不断追求较高的语言修养,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极具魅力。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携带的教学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魅力。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则更需要有魅力的教师。教师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个体,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火花。而语文教师的人格、学识、语言和爱心则是其魅力所在。在生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毛明 《成才之路》2013,(31):54-55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教师的语言面貌体现着一个教师的整体素养,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我们评价一堂课,乃至于评价一个教师,都要认真考察课堂教学语言这个元素,看它是否简练形象,是否生动活泼,是否具有情意、美感和感染力。如何提高语言修养,增强表达效果呢?愚以为,必须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正语言像一丛花,句子的结构像花丛中的枝条,单词就像枝条上的叶子,如果一丛花从发芽就不断落叶,这丛花肯定不能竞相开放。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就得坚持它的整体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易忘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词汇教学的整体教学呢?一、音不离词形和声一起学,不仅要教学生怎样发音,也要教它的拼音形式,看它是否符合拼读规则,注意是否与其他词音同形不同、形同音不同,这些词是否有反义词,它的词干是什么,词根是什么,词性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都希望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写作时应在文章的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开动脑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在提高语言能力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努力使自己文章的语言亮起来。语言有了光彩,才有魅力,才能吸引读者。让语言亮起来有许多方法,在这儿主要介绍三种。1.巧打比方打比方是最为常用的增强语言形象性的好方法,运用比喻可以使所描写的事物具体可感,栩栩如生。一个新颖而贴切的比喻往往能描绘出一幅鲜明的图画,能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他们带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境界中。请同学们来看下面这个片断:…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课堂魅力就大,语言表达能力弱的教师,课堂魅力就小。那么,教师的课堂语言魅力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相似文献   

9.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有声的英语口头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评价的合适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以培养他们对口语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尽情体会这门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知识理论性较强,相对乏味,若要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教师则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让政治学习更生动、活泼、有趣,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放飞思维,激活课堂。一、尽显语言魅力,吸引学生,提高讲课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最基本而用的信息传递工具,也是情感与思想的有效沟通桥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语言魅力。特别是高中政治课程,大多是理论性知识,本身缺少情趣,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语文课堂要突出语文味、人文性,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语言是否具有情感特征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从语文教育目的看,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思想情感教育基础课。  相似文献   

12.
黄兆统 《广西教育》2005,(1B):76-7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要想“讲出”数学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上数学课是一种享受,教师大致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有目标地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3.
葛新霞 《教师》2011,(32):39-39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有声的”英语口头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评价的合适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以培养他们对口语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尽情体会这门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叶石友 《成才之路》2011,(22):28-29
一篇文章读来是否能让人甘之若饴,回味悠长,除了选材立意等诸多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者的语言素养。同样,一堂语文课,听来是否能让人如坐春风,心情舒畅,也与其语文教师的口头功夫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成功的课堂语言不仅要有规范、简洁、严密等一般特质,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课堂教学语言美的途径多种多样,下面试举几点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教师的表达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运用教学语言,是否讲究语言科学和艺术。因此,对教师来说,加强教学语言训练,是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训练,就必须明确教学语言特有的性质:准确简洁性、生动启发性、适度幽默性和情感性。  相似文献   

16.
说起班主任工作,似乎是老生常谈,一个班级是否团结、和谐,是否有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成败,而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班级活动开展得如何。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寻找突破,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是一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师生的课堂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语言载体而显示其特有的魅力。教师的语言是教学过程得  相似文献   

18.
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看了名家、名篇,不知不觉会被作家光彩动人、意味绵长的语言深深折服.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自己也经常分析研究作家语言的运用技巧,可是一旦自己动手写起作文来,却常常是语言枯燥乏味,缺少韵味,没有魅力,少可观之处.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呢?这是很多同学困惑而又一直急于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从这样几个方面给同学们谈一谈如何装扮你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内容需要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需要语言来突出;文章的感情色彩需要语言来渲染。就是说,一篇文章的好与坏,一定要追求语言的艺术性,使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小学语文课中,老舍的文章语言艺术最为光彩绚丽。《风》、《林海》、《我们家的猫》、《草原》、《养花》等文章,无不激荡着美的施律,闪烁着美的光彩,充溢着美的人情味,下面就这几篇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应是看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讲究艺术性、是否有魅力。优美的语言给人以享受,呈现无穷的魅力。教师的课堂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能让自己的语言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应把对学生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溢于自己的言行;就像演员的台词一样,不但要符合剧情,更要能让人听懂,教师的语言应通俗而易懂;当课堂气氛不够热闹时,教师应学会幽默,幽默的教师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