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毋忧案记载西汉初年蛮夷男子毋忧因徭屯问题受到起诉并因乏军兴被腰斩。西汉初"徭"是不包括屯戍在内的狭义徭役,仅指劳役而言,屯戍是兵役。服兵役者统称为正卒,"一岁屯戍"即"一岁以为卫士","一岁力役"即"一岁而以为材官骑士";普通劳役者为更卒,其中践更指亲自服役,包括在本县服役与到外地服役两类,过更是出钱雇人代自己服役。如淳所言更三品"卒更"、"践更"、"过更"实际上只有两品——"践更"与"过更"。西汉初无爵士伍傅籍年龄为二十岁,二十三岁转入正卒,只至免老才能免于徭役和兵役。  相似文献   

2.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毋忧案记载西汉初年蛮夷男子毋忧因徭屯问题受到起诉并因乏军兴被腰斩。西汉初"徭"是不包括屯戍在内的狭义徭役,仅指劳役而言,屯戍是兵役。服兵役者统称为正卒,"一岁屯戍"即"一岁以为卫士","一岁力役"即"一岁而以为材官骑士";普通劳役者为更卒,其中践更指亲自服役,包括在本县服役与到外地服役两类,过更是出钱雇人代自己服役。如淳所言更三品"卒更"、"践更"、"过更"实际上只有两品——"践更"与"过更"。西汉初无爵士伍傅籍年龄为二十岁,二十三岁转入正卒,只至免老才能免于徭役和兵役。  相似文献   

3.
汉代更赋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汉代更赋的认识颇多分歧,影响较大的有“月为更卒”代役钱说,“三日戍边”代役钱说,“月为更卒”和“三日戍边”代没钱统称说。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认为更赋的性质是固定征收的赋税,而不是代役钱。“月为更卒”的代役钱是当直者直接把钱交给受雇者,而不交给政府,不可能成为更赋。更赋实为封建政府以“三日戍边”的名义征收的一项赋税。征收更赋是汉代戍边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征收时间当是从汉文帝十三年以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卒更、践更和过更这三个名词在史记、汉书和后汉书的注里分别可以看到。汉书里昭帝纪元凤四年(公元前七十七年)诏云“三年以前逋更赋未人者皆勿收”,即凡在三年以前未缴到的代役费都不再补收。在这下面,如淳的注说“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谓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前,次值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谓过更也。”史记吴王(?)传“卒践更,輙与平贾”,即吴王对于应值徭役的人,往往给以相当的工资,以示恩惠。  相似文献   

5.
长沙走马楼吴简中,“右某家口食”类户籍簿的里计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统计一里的现有户数和男女口数,再按照人户身分,分门别类地统计该里人户。官府编制此类籍簿的目的是著录并统计一里的所有户口,而非记载役龄男子的服役情况,其性质与派役簿无关。从东汉同类户口簿标有“卒”、“甲卒”等注记以及孙吴时期仍保留征收“更”钱的记载看,孙吴“凡口若干”类户籍簿具有征发口算赋与徭役的功能。与“凡口若干”类户籍簿相比,“右某家口食”类户籍簿更具有基础台帐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指出:"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加搜校,粗为区目。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闲情赋》是否真如萧统所言"卒无讽谏",抑或是有"讽谏"意味?本文试就其文本所提示的内容和陶渊明本人的作品风格两方面加以考察,浅析《闲情赋》之"讽谏"思想。  相似文献   

7.
陕西人民出版社版傅光《杜甫研究》(卒葬卷)一书,其问题之多,错误之夥,质量之次,文风之差,均堪称千年杜甫研究史之第一。本文以条陈式的方法,就其中"立"与"破"两方面所存在的若干问题,择其要者,进行了考辨与商榷,有利于复原杜甫"卒"与"葬"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8.
《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中语文)一文注解"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时,将"卒葬之"三字解释为"死后葬在那里",可见教材将"卒"解释为"死"。但是凤凰出版集团出版的《王安石集》(2006年),却将"卒"解释为"最终"。远方出版社《唐宋名家古文精选》(2005年)将"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翻译为:  相似文献   

9.
刘宋以后,寒人兴起。寒人之所以能挤进士族队伍,在沈约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凭借"一万许钱",即更改籍注,"冒籍"成了法定的士人;但是在徭役的重压下,极端困窘的小民大多无力做到这一点。不过这种凋零、残破的情形却未在时人作品中留下印记,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也在某些方面说明了南朝社会的弊病。  相似文献   

10.
卒史本秦官。汉承秦制,中央及郡县属吏中皆有卒史,其秩有百石者,亦有二百石者。卒史有定员,其人数不可任意增减。卒史之职的取得盖有三途:一通过考试录用,二为长吏所辟除,三通过入钱谷获取。郡太守之卒史虽小吏,却有相当的政治活动能量,甚为人所重。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村19号汉墓出土的木牍中有一批书信,其中的"绶急"一词当释为"缓急",为汉代习语,多表示危急之事或发生变故之时的意思,木牍中的"缓急毋恙"、"毋缓急"等语,与汉简中常见的书信结尾"善毋恙"、"万年毋恙"等成语一样,是一种书信结尾的祝愿吉祥语。  相似文献   

12.
一、"象喻思维"的内涵(一)"象"字的源起及含义"象"的原意是动物界中的大象,在早年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此字的记载。后来"象"逐渐成为了一种思维形式,《易经》中关于"象"的含义有三层:第一层是"知感之象",即天、地、人等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象;第二层是"卦象",即占星类书中用于占卜未知的具有特定寓意的线条符号;第三层是"取象",含有联想之意,即一个事物的外部表征。"象"作为元范畴是人们探索人文现象缘起的工具和认识世界的切入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更路簿》作为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对三沙等海域拥有主权的重要佐证,其历史文献价值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其保护的模式还相对比较单一,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其保护的模式还需要深入研究探讨,需要采用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保护。以方式手段的多样,扩大传播范围,达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力主罗贯中籍贯"东原说"的学者根据东晋时期在今山东设立的"东太原"郡,认定《录鬼簿续编》之"罗贯中太原人"之"太原"即指"东太原"。实际"东太原"只是东晋南北朝时期设立的众多侨置"太原郡"中的一个,其目的是安置来自祖籍太原的侨民。它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地名,不可能成为"罗贯中太原人"的依据。与"太原"地名的唯一性形成对照的是,"东原"作为地名反倒不止一处,魏晋南北朝时也曾设立过众多的"东平郡",这些侨置东平郡同样不能作为"东原罗贯中"的籍贯根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类观点显得十分荒谬。我们除对这些学者历史常识的严重缺失感到意外外,更对他们为成就己说不顾正常的逻辑思维而生拉硬扯的所谓学术研究行为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华佗的卒年下限,一般认为是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但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三国志》卷二九《魏书·华佗传》言:“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即华佗死于曹冲之前。所以要弄清华佗卒年的下限,首先就要清楚曹冲的卒年。关于曹冲的卒年,大致有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罗贯中之籍贯,以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之争论最为激烈。主山西太原说者,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主山东东平说者,依据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又有学者提出"东太原说",致使罗贯中籍贯的争论更加复杂化。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山西太原说"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山东东平说"则至今未发现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山东之"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众说纷纭,其思考背后蕴含两个维度:一是"涵义"维度,二是"意义"维度。前者代表观点如"工具性",后者如"人文性",各类观点体现在教材中。课程性质思考中,既应该明确此课程独特的"质",即"涵义"维度,又要有超越性,突出终极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即"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是同光体代表诗人、近代著名诗论家陈衍的重要诗学观点,也被认为是同光体在诗学理论方面的标志性创见。但是,过去学者对此解读多有分歧。通过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内涵进行深入细微的分析,可以明晰陈衍提出此诗学观点的真实意图。同时,同光体作为近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在学宋的大纛之下,其重要诗人诗学的具体路径,也各有差异,反映在"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上,其不相合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汉寿亭侯"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汉寿"为地名说;另一种是"汉"为朝代名说。我们对"汉"为朝代名说的依据一一辩驳后,认可"汉寿"为地名说。关于"汉寿"位处何地,大致有三种观点:一为"武陵说",二为"蜀地说",三为"两地说"。而我们经过考证后提出第四种观点"两地皆非说"。因为据汉制,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而武陵之汉寿与蜀地之汉寿皆为县名,故两地皆非,汉寿当为"亭名",即"亭名说"。  相似文献   

20.
董旭午 《学子》2012,(11):4-6
编写语文教材就是为了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洪宗礼先生常这样讲,他的"三一"教材观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理性追求。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领略一番洪先生的"三一"教材观。所谓"三一",即"一本书""一串珠"和"一条线"。"一本书",是说语文教材不按读、写、知分编课本,每学期只用一用教材,而全套教材是一个整体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